擊垮你的身體,俘獲你的心靈
第22期 / 野蠻其體魄,強健其精神,鍛煉其靈魂 /
《羅納河上的星夜》梵高 / 法國 /
《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作者:紀伯倫
讀詩人:崔崔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
今天來說說我心中的演技之神
丹尼爾·戴·劉易斯又一力作,也是息影之作
《魅影縫匠》
「
復古的基調,唯美的畫面,
精湛的演技,生動的故事,
真實而凄美的情感糾結」
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原創配樂6項提名。
?演技篇
老戲骨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劉易斯)
唯一一位三次獲得奧斯影帝的超級演員
他說:演員永遠不應該接受採訪,如果觀眾知道你穿什麼顏色的襪子,下次再看你表演時,這個印象會跳出來干擾。
幾十年來,他極少暴露在公眾面前,是當世一個最低調的傳奇。
1989年,《My Left Foot》(我的左腳)
2007年,《There Will Be Blood》(血色將至)
2012年,《Lincoln》(林肯)
如此霸氣輝煌的傲人戰績,令人嘆為觀止。
此刻已抑制不住我對他的喜歡與崇拜。不禁多發幾張他主演別的電影的造型劇照。
?導演篇
(《電影文學》評)
美國新銳導演兼編劇、製片人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儘管拍攝的故事長片並不多,但是卻以一個獨立電影人的身份獲得了好萊塢新一代大師的美譽,安德森的電影也從來沒有被納入主流商業電影的行列之中,他更加類似於一名人文主義者,社會問題、人類的道德與本性等均是安德森電影關注的主題.
PaulThomas Anderson(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屢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多次斬獲柏林、戛納、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故事篇
《魅影縫匠》又名《霓虹魅影》故事背景設定在戰後倫敦,知名裁縫師Reynolds Woodcock與他的姐姐Cyril Woodcock身處英國時尚標杆潮流的中心,以獨特風格替皇室名流、電影明星、貴婦精英和社交名媛設計服裝。
這個獨身主義的單身漢偶然結識一位年輕普通而堅韌的女子Alma,她成為他不變的靈感繆思與情人。
電影以女主的口吻開始,以倒敘的形式娓娓道來他們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
他們認識之初,男主對婚姻不抱任何幻想,也許跟他的戀母情結有很大關係,受家庭和童年影響。
她成為了男主的模特和靈感繆斯。同時也打亂了他的節奏與生活,使他失去了對生活全盤的控制,他要找回屬於他自己的那份孤獨。
此刻愛情在他身上真正發生了,他性情古怪,她毫不知情,就這樣迎來了一頓大吵。
兩個人深深地愛著對方,但也進行著互相傷害。
相愛相殺的兩個人註定了都離不開對方。
一次有毒蘑菇的事件,再次拉近了倆人的關係。
「這樣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我的劇情已落幕,我的愛恨已入土」
——《征服》
愛,是飲鴆止渴
是個讓人眩暈的陷阱,也讓人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陷進去。
吃完毒蘑菇,男主需要女主的呵護,女主換來男主的愛護。
擊垮你的身體,俘獲你的心靈,讓你一次又一次的愛上我。
ending
-關於作者-
一個人有兩個我,
一個在黑暗中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
——紀伯倫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散文家、畫家;他在黎巴嫩接受了基礎教育,曾到法國學習繪畫。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位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詩集《先知》《淚與笑》《沙與沫》等;作品大多以「愛」與「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像和象徵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情感和高遠的理想。
-關於詩樂-
電影《勇敢的心》插曲《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為《燃情歲月》《勇敢的心》《阿波羅13號》《泰坦尼克號》創作音樂,以其唯美華麗、充滿詩意的配樂風格在樂壇獨樹一幟。
詩●意●人
一個熱愛生活,喜歡藝術,崇尚自由,真誠真實的人。
▼
圖片,音樂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期待有你,瑜你改變
瑜你共舞美好人生


TAG:瑜你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