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澗意 II 江湖茶事,煙火人間

花澗意 II 江湖茶事,煙火人間

喝茶那些事兒

我的家鄉,在豫南的鄉下。那裡盛產一種茶,叫做:毛尖。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茶。

有的是成規模的包種茶山,更多的只是隨手在地里種上一兩棵供自家喝。

我的記憶里,茶樹長得類似四季青的模樣。茶葉採下來,在院子里曬上幾天,就可以喝了。

夏季的午後,蟬鳴,蛙叫,疲憊的農人們歇在自家門口,人人手裡都會捧一杯涼好的茶。

孩提時代,我偷喝過大人杯里的茶,覺得好苦好苦啊。嗔怪母親:為什麼不放糖呢?

當我長大後,離開家鄉,輾轉於五湖四海,體味了一些悲歡離合,驀然體會到:茶不苦,而,生而為人,愛別離、怨長久、捨不得、放不下,人生實苦啊。

三年前,我在昆明報了一家學校開始習茶。

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

茶樹不僅是我記憶里類似四季青的樣子,而是有許多許多種。茶的製作也分許多繁雜的工藝,不止是簡單曬一下即可。

喝茶,可以喝成一種藝術,是謂之:茶藝。

靜心,靜神,以茶修身。

精心布置一方茶席,燃起一爐香,薄霧濃雲,低頭淺啜,那一刻的儀式感令人沉醉.

茶。

俗,雅。

深,淺。

都是它。

可居江湖之遠,可居廟堂之高。

賣菜的小商販擺在攤子邊的是它,主席夫人展示給外賓的也是它。

我曾問過幾個人喝茶的心得。感悟頗多。

......

公司的門房張大爺,目不識丁,喝了四十多年的茶。

他告訴我:喝茶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就像吃飯那麼自然。

他不懂什麼是茶道。

可他經歲月洗禮的眉梢眼角中透露的平和卻告訴我,他心中有他自己領悟的茶道。

明代錢春年、顧元慶在《茶普》中記載:茶能「明目益思」。

張大爺六十多歲了,沒有像許多老年人有老花眼的困擾,焉知不是與茶結緣的饋贈?

GIF

貨車司機嚴大哥的大茶壺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茶壺是瓷質的,工藝粗糙,邊角有些碰掉的缺損,壺蓋上有常年積累的茶垢。然而,這些都不影響嚴大哥對這茶壺的喜愛,每次出車都帶著它。

嚴大哥說,經常會開夜車,隨身帶著茶壺,泡著濃茶,提神兒。

嚴大哥離不開茶。

風裡雨里,茶已經成了嚴大哥的「伴兒」。

GIF

物流公司的秦總,辦公室里掛著一幅字:寧靜致遠。

除了處理事務的辦公桌,還擺著一張大大的茶桌。早些年,談生意都喝酒。一番豪飲,給胃留下隱患。

現今,為了健康考慮,談生意從酒桌挪到了茶桌。

秦總說:雖然喝茶不如喝酒的氣氛那麼熱鬧,但更利於思考。雖然一開始令部分人抵觸,但以茶為媒,反倒篩選出志同道合的死忠客戶,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與茶相遇,相識,相知,相戀。

不拘泥於任何,它屬於每一個喜愛它的人。

初學茶時,格外會注意茶的價格。

每喝到價格昂貴的茶,必懷虔誠之心。而喝價格低的茶,就隨意敷衍。

時光荏苒,閱盡千帆,終於懂得了:無為貴賤,喜愛的就是最好的。

是的,喜愛的,就是最好的。

GIF

小編言:

梁秋實在散文《喝茶》里說:「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經,更不懂什麼茶道,也從無習習生風的經驗,但是,數十年來,喝過不少茶。」汪曾祺在《尋常茶話》中也說:「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情,便是坐水沏茶,但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

是的,茶對於咱們老百姓來講就是解渴的飲料,同時喝了對身體很好的液體,所以前幾天在外面做春茶推廣時拍到一組路人喝茶的真實照片時我真的很感動(上圖是部分照片),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杯茶就足夠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整天神清氣爽,也正是因為有一盅茶才讓你我的情誼更濃。咱江湖人喝茶就是這樣簡單方便。

圖:花澗意攝影

編輯:一木

文:陳小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奶茶妹妹去鄧文迪豪宅打牌可不簡單,一個細節揭露她的真實意圖!
冰綠茶+辣條=花露水?這24種混搭口味,嘗過5個算你會玩……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