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敘利亞難民在異國努力學習這門手藝,都想以後回國重建家鄉

敘利亞難民在異國努力學習這門手藝,都想以後回國重建家鄉

自2011年敘利亞戰亂以來,560萬敘利亞人離開家鄉,成為漂泊在國異他鄉的難民。僅在鄰國約旦的馬拉法克城,登記在冊的難民就有8萬人。這些難民中有醫生,有教師,有工程師,也有石刻師,石刻師在戰前人數本來就不多,復興敘利亞歷史建築的任務本來就難以完成,戰亂的破壞讓這一任務更加艱巨。

做石雕石刻是一門精細的手藝活,要求很高,再加上這是為了保護傳統文化,古建築的,石刻師的數量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過去黎巴嫩和伊拉克戰亂導致的古建築損毀問題已經引起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的關注,所以,這次,對於敘利亞的石刻藝術的保存,基金會是下了決心的。

在馬拉法克城的距離敘利亞國境僅僅12英里的的地方,基金會和Petra國民信託組織聯合開設了一個為期42周的項目,專門培訓更多的石刻師,為保留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力量。這一項目開始於去年九月,有很多人報名參加,目前已有28名難民參加,其中還有7名約旦人,他們想要幫助約旦人民克服對大量湧入的敘利亞難民的抵抗情緒。

該項目的參加者們有男有女,他們以前有的是軍隊的,有的是計程車司機,家庭主婦或者管道工人等,但他們以難民身份開始了石刻學習,都想以後回國重建家鄉。他們最早有早上五點就在院里敲敲打打了。在教室里學習理論,聽取地質學家的講課,以及學習如何用石頭做出裝飾性極強的作品。

其中一位參加者Mahmoud Rafeeq Al Qasem說:「未來,是有可能返回敘利亞的。許多建築都被戰爭毀了,許多歷史遺迹只剩殘垣斷壁,我認為重建我的國家是我的責任。」這一訓練項目的大多數課程是以戰前敘利亞的阿勒波城為藍本的,項目負責人說以一個城市的建築為模型,以後可以再其他的敘利亞城市上適用。就算他們不回去了,也可以在現代的建築工地上找到工作。

對於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來說,學習石刻不僅會提供一個重建國家的機會,也會重建他們的身份認知。28歲的Awaish Jumaa Al Jibra說:「我參加這個項目,受益匪淺,這個機會讓我看到我的使命,讓我知道我是誰。我會用這一技藝回到我自己的國家,回到阿勒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睹圖 的精彩文章:

年輕女子患罕見癌症離世,生前留下一封令人心酸的公開信
女孩的敞篷車被劫匪搶走,她為救小狗面部受傷嚴重需要整容

TAG:睹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