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華鵬跨界重組屢戰屢敗

山東華鵬跨界重組屢戰屢敗

近兩年山東華鵬(603021)寄希望於跨界重組來謀變,不過公司的資本運作卻並不順利。近日山東華鵬擬收購安徽滬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寧智能」)的計劃也落空,在業績承壓的背景下,對於跨界重組屢戰屢敗的山東華鵬而言,未來公司如何破解業績承壓難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01

收購滬寧智能計劃止步

在籌劃近三個月後,山東華鵬收購滬寧智能的計劃最終以失敗收場。

3月27日,山東華鵬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宜。通過山東華鵬公開披露的信息了解到,因籌劃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公司於2017年12月29日開市起停牌,於2018年1月12日轉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並繼續停牌。在停牌2個月後,山東華鵬擬併購標的正式浮出水面。據山東華鵬在3月1日披露的重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擬併購的標的為滬寧智能。山東華鵬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方式為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山東華鵬的上述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因此不構成重組上市。

不過山東華鵬並未在公告中透露擬購標的具體交易作價、標的經營狀況等市場更為關注的信息。山東華鵬在公告稱,截止3月1日,公司就資產範圍、估值、交易價格等具體細節內容尚未最終確定,公司與交易對方尚未簽署與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有關的正式文件。

通過天眼查查詢顯示,滬寧智能成立於2014年,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智能消防機器人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劉志豪持有滬寧智能73.5%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談及此次重組的原因時,山東華鵬表示,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是為了收購符合公司發展的優質標的資產,進一步拓展公司發展空間,增強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而在2月28日,山東華鵬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的議案》,公司股票自3月1日起繼續停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

然而,在眾多投資者苦苦等待之際,山東華鵬卻宣布終止重組事宜。對於終止的原因,山東華鵬給出的解釋為「經與交

易對方充分溝通和論證,由於交易各方對此次交易的標的資產的估值、交易方式等核心條款未能最終達成一致,使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無法按計劃繼續推進實施」,這意味著山東華鵬籌划了3個月的重組事宜就此止步。

02

控股巨擘億網閃電告吹

籌劃收購滬寧智能之前,山東華鵬還曾擬斥資逾6億元控股上海巨擘億網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擘億網」),不過山東華鵬此次收購計劃也並未如願。

山東華鵬在去年11月1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在11月16日與巨擘億網主要股東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爾威」)簽訂了《關於上海巨擘億網實業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意向協議》,山東華鵬擬收購達爾威持有的巨擘億網51%股權,收購價格不超過6.5億元。

據了解,巨擘億網主要從事化妝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以及食品和其他日用品銷售服務業務,巨擘億網產品主要在股東達爾威的平台上進行銷售。巨擘億網的主要的收入來源為化妝品生產銷售業務,截止2017年10月31日,巨擘億網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91億元,凈利潤約7451.42萬元。山東華鵬稱,前述收購是為了公司轉型升級大局,從而打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華鵬收購巨擘億網曾引起交易所的關注。2017年11月18日,上交所對山東華鵬的併購事宜下發問詢函。上交所認為山東華鵬此次收購涉及跨行業經營,上市公司與標的資產主營業務存在較大差異,上交所要求山東華鵬結合公司應對跨行業經營風險的具體措施,對跨行業經營的相關風險做充分分析和提示、以及此次收購目的為「發揮雙方公司協同效應、疊加效應」的具體含義和所指、如何實現協同效應和疊加效應等作出說明。上交所還要求山東華鵬說明收購資金的具體來源,是否涉及槓桿融資以及標的公司的歷史沿革情況,包括股本變化情況等作出解釋。

在監管層的問詢以及外界的關注下,山東華鵬擬控股巨擘億網僅僅籌劃一周便「閃電」告吹。「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公司對達爾威展開盡職調查,鑒於達爾威與巨擘億網之間資產存在重疊與交叉,難以有效區分,且巨擘億網業務對達爾威存在重大依賴,因此終止此次擬收購事宜」,山東華鵬在公告中如是說。

03

跨界併購的背後

山東華鵬跨界併購可謂是屢戰屢敗,而在山東華鵬急於轉型擴張的背後是公司業績承壓的尷尬。

山東華鵬於2015年4月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後山東華鵬交出的首份年報成績單就不理想。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山東華鵬實現的營業收入約7.26億元,同比增長2.95%,對應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5008.64萬元,同比下降13.46%。2016年山東華鵬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6.96億元,同比下降4.08%,對應的歸屬凈利潤約為5136.1萬元,山東華鵬2016年實現的扣非後凈利潤同比下降超兩成。

在公司業績承壓的背景下,山東華鵬試圖通過跨界併購來謀求新的盈利增長點,卻屢屢受挫。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很多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偏傳統,行業前景黯淡,通過跨界併購進行業務轉型有它的必要性所在,不過跨界併購轉型是一把「雙刃劍」。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對於產業併購,跨界併購的難度更大,首先是併購不熟悉領域裡的資產,對於價值判斷不一定特別准。同時在整合上要依賴於原有的管理團隊,整合的難度要更大,或許只是短期的效應。

多次跨界併購未果的山東華鵬,2017年經營業績並未有所好轉。據山東華鵬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85億元,同比增長12.66%,而報告期內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2636.47萬元,較2016年同比下降48.67%,期間實現的扣非後凈利潤更是虧損約764.84萬元,同比下降126.25%。對於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山東華鵬表示主要因營業成本增加,同時引進的器皿進口設備正處於消化、改造和逐步提高的過程中,生產成本所增加等因素所致。數據顯示,山東華鵬2017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約7.6億元,營業成本約5.68億元,營業成本較2016年增加18.42%。山東華鵬2017年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約25.24%,同比減少4.64個百分點。按產品劃分,山東華鵬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瓶罐、器皿和玻璃棉,其中瓶罐產品是山東華鵬的重要營收來源,該產品在2017年實現的營收約5.95億元,該產品的營業成本約4.73億元,同比增加22.71%,該產品的毛利率在2017年減少5.17個百分點。

針對公司業績承壓如何應對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以發採訪函的形式對山東華鵬進行採訪,而截止記者發稿,對方並未作出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劇透達沃斯:「美國優先」還是「全球優先」
收入差距矛盾激化,英國大學養老金改革博弈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