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常見野花野草
歷代諸家本草或圖經記錄植物大致不過數百種(《本草綱目》記錄植物葯計有1094種),即使神農本草經亦才記載365種藥材,植物葯252種。平潭常見野花野草系列十期共記120種植物,亦算不太少。若能學以致用,對於一般的愛好者來說,夠用。(偶爾偶爾也可以顯擺啦!據我所知,有位朋友對照著照片實地考察,再問詢確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認識了幾十種了。人貴在好學、堅持!)
認識植物是一件好事,試問周邊有幾人有此雅號,對萬物皆能格物致知?但筆者要說的是,凡事皆有道,對植物、對自然界、對萬物均需有一顆敬畏之心。即使是以採藥為生之人亦有其道其德,當我們領受大自然的饋贈時,不求對大自然涕零不盡,但求心中無愧,以一顆感恩之心去珍愛它,保護它。只取所需,方為正道。
認識植物,造福大眾,用好它,保護好它,是我們共同的宗旨。
這是平潭植物的最後一期。希望能讓植物愛好者少走彎路,多學習些植物知識(呵呵,咱們老祖宗但凡有點成就的沒有不懂植物或者草藥,到了咱這幾代可不能就這麼隨隨便便斷脈了),走上真正的植物愛好者之路,愉己娛人。
特別提醒,大家相互學習是好事,特別是能知道自己的家鄉原來珍藏著這麼多「寶貝」,更是好事,但一定要記得保護好植物,特別是瀕臨絕種的野生植物,植物具體位置一定不隨便告訴非特別信任的人(只要知道咱平潭有就好),周邊的環境也不隨便拍攝暴露(有心人只要根據周邊環境也能判斷出大體位置),防止居心叵測之人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名義搞破壞,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1.地錦,又稱鋪地錦,平潭方言紅草子,常用於小兒痢疾(平潭方言拉痢)。中藥地錦草是植物地錦和斑地錦的合稱,二者外觀相仿,斑地錦葉片中央有一紫色斑塊,易辯識。
地錦與大飛揚的區別不但在植株的高矮,葉片、花序的大小上,最重要的是它整棵草均帶紫紅色,以莖花為甚(這是紅草子的命名緣由?),且匍匐在地上,分支多。
地錦還亦應注意與通奶草(又名小飛揚)相區別(雖然其稱小飛揚,實際上水分充足時小飛揚比大飛揚高大)。三者均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地錦1
地錦2
2.牽牛
很多人管花型是喇叭狀的叫喇叭花,包括牽牛花。但更多人把所有喇叭樣花隨便都叫做牽牛花,這是不對的(也許從來無意花草的人永遠也不知道牽牛花是什麼樣的)。
牽牛也叫朝顏花,多美的意境,自己好好領會。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牽牛屬。牽牛屬是旋花科下的一個屬,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該屬約24種,廣佈於溫帶和亞熱帶。我國有3種,牽牛、變色牽牛、圓葉牽牛,南北均產。筆者恰好這三種都見過,今天就一起拿出來學習學習。
先說說牽牛,它的葉子是三個爪子的(專業術語是葉子三裂,基部心形),常見紫藍色或紫紅色,花冠長5~8(~10)厘米(所以我們常見的小朵喇叭花可不是牽牛哦)。
牽牛1
牽牛2
3.變色牽牛
顧名思義,會變色。剛開出來的花是藍紫色,以後逐漸變紅紫色或紅色,因此,有時我們會看到同一株牽牛上會有不同顏色(特別是中午時分)。
變色牽牛1
變色牽牛2
4.圓葉牽牛
圓葉牽牛的葉片圓心形或寬卵狀心形,花冠顏色與牽牛差不多,但如果撇開葉子上的區別,花萼也是重要鑒別點:圓葉牽牛的萼片較短,一般不超過花筒的一半;牽牛的萼片較長,甚至超過花筒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圓葉牽牛1
圓葉牽牛2
5.五爪金龍
旋花科番薯屬纏繞植物。
不認識牽牛的人也常把五爪金龍叫做牽牛,實際上二者是花型確實非常相像,但葉片明顯不同,牽牛的葉片剛剛說過,呈「三爪」,而五爪金龍肯定是「五爪」了(儘管不全然,但大多數是這樣),也就是說葉片呈掌狀五裂。五爪金龍花冠也較大,約長5-7厘米。
五爪金龍
6.馬鞍藤
和五爪金龍很像,和五爪金龍同屬旋花科番薯屬,但葉片呈馬鞍狀,革質,較厚,故又稱厚藤。馬鞍藤海灘、沙丘常見。馬鞍藤平潭方言沙母林(方言粗大的沙粒又叫沙母),據此推測,古代的平潭馬鞍藤在沙地里應該是成片的。
馬鞍藤1
馬鞍藤2
7.野葛
野葛平潭山坡上常見。豆科葛屬植物。野葛全身都是寶。葛花解酒,葛根去熱解毒(葛根粉女性豐胸),葛葉是古代葛衣葛麻的原材料,葛根與梔子一起燒湯當涼茶也是治療痛風的一劑良藥。
野葛1
野葛2
8.牛膝
莧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莖常和蓼屬植物一樣,莖節膨大如牛的膝蓋。(青色按:陶弘景曰:「其莖有節,象牛膝」,故名)。
平潭人不懂何時興起一個風俗習慣,用牛膝草作為基督教祈禱用具,稱之為「手膜草」。牛膝活血通經,可治跌打損傷,常用於治療老年人腰膝酸痛。
牛膝
9.大薊
菊科植物。平潭方言六月霜、雞姆刺、公雞冠。有清熱涼血之功效,可治療瘡瘍腫痛。平潭老家用根治療肝炎。
大薊與小薊區別較易,更容易與飛廉混淆,大薊葉片開裂深,飛廉的莖上密布小刺,大薊則是白毛,可區別。
大薊1
大薊2
10.馬鞭草
馬鞭草科的「科長」。常見於路邊、山坡。又要念起小時候了!這是小時候女孩子最喜歡戴在發梢上的野花。
馬鞭草
11.羊蹄
平潭方言土大黃。土大黃也是羊蹄的俗稱。同屬植物相似,酸模屬也不例外。區別羊蹄的重要特徵是它的葉脈——側脈經常迂迴互連,不像其它酸模的側脈徑直通往葉緣。因此,它的側脈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羊蹄。
土大黃以根入葯,有清熱涼血之功效。
羊蹄
12.截葉鐵掃帚
平潭山坡上常見的小灌木,豆科胡枝子屬植物,中藥名夜關門,根及全株均可藥用,有明目益肝,活血清熱的功效。植株民間常用作掃帚,故有「鐵掃帚"之稱。
截葉鐵掃帚1
截葉鐵掃帚2
13.沙地柏
耐燒,是小時候供應土灶常用的「伙草」。沙地柏常與鋪地柏混淆。二者均為圓柏屬的匍匐灌木,筆者早先也分不清,直至一日發現了沙地柏的二型葉(同一種植物有兩種完全不同形狀的葉片),才確認這是沙地柏。二者主要區別:鋪地柏全為刺葉;沙地柏幼樹刺葉,壯年鱗葉。
沙地柏1
沙地柏2
14.小巢菜
豆科野豌豆屬植物。這個小巢菜是相對於大巢菜(正名大野豌豆)而言的。豌豆屬的葉片都差不多,大巢菜在平潭未發現,救荒野豌豆相對較多,可與其相區別——葉片相似,但花小得多,甚至看不清它的花冠。
小巢菜1
小巢菜2
15.臭雞矢藤
很多人把它叫做臭雞屎藤 。雞矢藤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
《綱目拾遺》雲:"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雞屎藤及諸"臭"、諸"屎"之名皆的義於其臭氣。
真的是有點臭,但實際上剛摘下來時是清香的,只是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開始有些臭味。
臭雞矢藤注意與雞矢藤相區別,二者不是同一種植物,形態極為相似,即使知道了二者區別專業人士亦容易看走眼,不說也罷。反正記住類似的是雞矢藤或臭雞矢藤就好。(雞矢藤屬都叫雞矢藤也未嘗不可)
臭雞矢藤(閩潭滋補品批發商行供圖)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
致謝:本文個別植物方言名由朋友美好提供,特此致謝!
歡迎掃一掃加入微信植物愛好者群交流!


TAG:踏花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