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獲得完整的幸福?即使是在疾病中

如何獲得完整的幸福?即使是在疾病中

幸福,一部分源自於正面的快樂感覺。

想要快樂,你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為別人買禮物,或者做慈善事業。

研究表明,個人消費的多少和他的快樂程度沒有明顯的關聯。但如果你在禮物和慈善事業上花的錢越多,你往往就能獲得越多的快樂。

僅僅每天在別人身上花30元,就能獲得足夠的快樂體驗。[1]

想要快樂,你可以進行慈愛冥想——找一個位置靜坐,設置一個15分鐘的鬧鐘;閉上雙眼,想像那些讓你溫暖的人,比如你的孩子或你愛的人。接著,想像這種溫暖包圍著你,再擴散開來,包圍著你所愛的人。

研究表明,慈愛冥想能促進長期的積極情緒,並減少疼痛的癥狀和虛弱的感覺。[2]

想要快樂,你可以設定一個半年後的目標——這個目標既要有趣又要符合你的個人價值,比如學習一門編程語言並做出一款產品,或者讀30本心理學的書籍並整理出50000字的讀書筆記。

研究表明,當人們擁有了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快樂,也能擁有更好的身體狀況。[3]

毫無疑問,保持快樂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它能幫助一個人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獲得更高的收入,達到更好的身體狀況,以及擁有更長的壽命。[2]

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你也應該將這些獲得快樂的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不過,有一個事實我們都需要承認,積極情緒的力量永遠都比消極情緒的力量要弱。

快樂的感覺總是短暫的;而在焦慮、抑鬱、悔恨的感覺卻往往能長時間地佔據我們的注意力。

因此,在你患有慢性疾病時,幸福並不僅僅意味著追求快樂,還包括保持完整。

為了保持完整,我們已經學會了

但到目前為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依舊沒有回答。

那就是:為什麼會是我?

為什麼會是我?

我聽過乳糜瀉的患者說:

」我常常看到身邊的人在大口大口地吃麵包,但我卻一口都不能吃,為什麼偏偏就是我?「

我聽過克羅恩病的患者說:

「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各種住院,各種治療。每次好轉,又是複發——腹痛、疲勞、腹瀉不止。男兒雄心壯志,卻被現實擊碎。為什麼會是我?」

……

為什麼會是你?

簡單的答案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並不特殊。

我們都沒有主角光環——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苦難。每一個人都可能像《冰與火之歌》里的看似主角的角色那樣——隨時犧牲。

但其實,當人們說「為什麼會是我」的時候,一層重要的含義是「為什麼我要經歷這些?」。

更準確地說:經歷疾病的苦難有什麼意義嗎?

疾病的意義

有人說,苦難就是苦難,其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如果從整體上看,你會發現,苦難屬於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苦難沒有意義,那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人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一旦意義不復存在,人的生命完整性就將崩塌。

尋求意義,不僅僅關乎著我們的幸福。在當人的生命面臨著極端的挑戰時,意義往往決定著生與死。

維克多·弗蘭克在《活出生命的意義》就對此進行過描述:

在二戰集中營中,囚徒們每天都眼睜睜地看到身邊的人被送進毒氣室或焚屍爐

——上一分鐘還在和你說話,下一分鐘已經成為了一具屍體。

囚徒們缺少食物、受到鞭打——每個人每天也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在這種境況下,許多人已經麻木。

很多人想過自殺,覺得生活沒有指望了——但自殺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

那些失去生活意義的人,開始落魄潦倒;他們成為了那些看起來無法工作的人,最終被送進毒氣室。

這些人的死亡不是因為食物或藥品的匱乏,而恰恰是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而倖存下來的人,都是知道經歷這些事情的意義的人。

比如作者弗蘭克。他一直保有希望,他活下去的意義就是為了能再見到他的妻子。此外,他還夢想著能在戰後去各地舉辦心理方面的講座——向世人講述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種種遭遇。

因為幸運,更因為找到了意義,他最終倖存了下來。

所以,意義是個寶貴的東西。

以至於人們經常會問:」做這件事有什麼用?經歷這些有什麼用?擁有這些有什麼用?「

不難看出,我們一生都在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

那麼,經歷疾病究竟對你有什麼意義?

對大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而言,疾病可以是一種「提醒」。

它提醒你去糾正過去所做的不足,幫助你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習慣。

為了疾病的恢復,你開始只吃健康的食物,開始早睡早起,開始堅持運動……

可能你會懊悔:「為什麼我不早一點這樣做?」

但其實人類就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經歷「危機」,才能獲取經驗。

基金經理,往往只有經歷過金融危機,才會真正學會把控風險。

而很多時候,往往是經歷過健康危機的人才真正學會健康地生活。

在我因疾病而極度焦慮的那段時間,我的母親給我講過一個事情。

在她們村的村頭有一位老奶奶,

在老奶奶60多歲的時候,她的身體狀況就不太好,還總是被她的身強體壯的丈夫嫌棄。

但因為自己生病,老奶奶注意自己的飲食。

現在,老奶奶活到90多歲了,而她的丈夫卻已經過世多年

……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把疾病看成是一種「體驗」。

只有你歷經過疾病,你才能真正理解疾病帶來的痛苦。

就像一位從事癌症治療的專家在自己患上胃癌時所說的:

「我從前做了那麼多手術,但對術後病人的痛苦體會不深。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沒想到病人會這麼痛苦……」

而在你親身體驗後,你會成為一個更有同理心的人——能理解他人,能感同身受。你不會再說「你就是腦子裡想太多」這類充滿傷害和不理解的言語。

而更為重要的是,所有的苦難本身就是一種「經歷」,它屬於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當我們回望過去,我們的經歷最終都會是我們的故事。

那些讓你哭的事情,最終都會被你笑著講出來。

而這關鍵,就是你要如何講好你的故事。

那些故事

Either write something worthreading, or do something worth writing.

要麼寫一些值得閱讀的東西,要麼做一些值得被寫的東西。

當你把自己的苦難變成了一段值得被講述的故事,那麼這本身就已經具有了意義。

就像弗蘭克那樣——他經歷了集中營的煉獄般的痛苦,但從集中營倖存後,他將自己的經歷與學術結合,寫下了《活出生命的意義》。

他開創了意義療法, 幫助無數處於絕境的人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他一直對生活充滿熱情,在67歲那年學會了駕駛飛機,並取得了飛機的駕照……

而許多參與疾病當中的人,也都不僅將自己的經歷變成了故事,還因為故事的講述而創造了價值。

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叫朱蒂的小女孩患上了潰瘍性結腸炎,即將面臨著腸道的切除手術。

在各種治療無效後,朱蒂的母親戈特莎了解到了SCD飲食,並讓朱蒂開始嘗試。在進行膳食的一年後,朱蒂的癥狀完全消失。

隨後,戈特莎重返校園,成為了一名生物化學家。

在1994年,她出版了《打破惡性循環》。自此,許多人因為戈特莎了解到了SCD飲食,並從SCD飲食中獲益。

在二十多年前,一位叫做查理的小男孩不幸患上了難治性癲癇。

在嘗試無數的藥物無果後,作為最後的希望,他的父母轉向了生酮飲食。

最後,生酮飲食起效了——查理也不再受到癲癇的困擾。

在1994年,他的父母以查理的名字建立了「查理基金會」,開始為大眾提供生酮治療方面的資訊,為許多受癲癇困擾的孩子帶來了希望

……

而我自己,木森,因多年常規醫療未解的消化問題,而走上營養醫學、腸道菌群、消化健康的研究道路。

在2015年創立公眾號木森說,開始進行營養、菌群、消化與健康的科普。隨後,他寫下了《無麩質飲食完全指南》,讓許多需要的人了解到了麩質的問題。

在一路上,他認識了許多麩質不耐受的患者。他希望能夠做更多的幫助,而不僅僅是在飲食方面——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在未來,我還會繼續講這個故事講下去。

所以,你賦予的意義會成為你的故事,而你的故事最終會塑造你自己。

在疾病中找到意義。有時,當你的故事延續,這個意義將成為你人生的意義。

木森說

追求積極的快樂情緒,我們可以嘗試對他人好——比如花錢在別人身上。

我們可以進行感恩的練習——比如進行療愈冥想。

我們還可以設定一個中長期的目標,讓自己保持在積極的狀態。

但如果正處於慢性疾病之中,為了達到真正的幸福,我們還需要追求生命的完整性。

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找到疾病的意義。

這個意義可以是一種「提醒」:疾病只是在提醒你有地方做得不夠好,還需要改進。

這個意義也可以是一種「體驗」:你能體驗到疾病的感覺,你會更加有同理心。

這個意義也可以是一種「經歷」,它屬於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可以,它也能成為你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那麼,你會怎樣講好這個故事?

-End-

參考文獻:

[1] Dunn, E. W., Aknin, L. B., & Norton, M. 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Science, 319(5870), 1687-1688.

[2] Fredrickson, B. L., Cohn, M. A., Coffey, K. A., Pek, J., & Finkel, S. (2008). Open Hearts Build Lives: Positive Emotions, Induced Through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Build Consequential Personal Resourc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5), 1045-1062.

[3]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 Schkade, D. A. (2005).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111-131.

[4]Frankl, V. 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Pocket Books,67(September), 671–67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森說 的精彩文章:

TAG:木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