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清明將近,看這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收拾好行李,攜密友一同出遊,正是賞江南美景的好時光。而我江南之行的第一站,就是蘇州。

姑蘇,一個承載著千百年故事,黛瓦青牆、小橋人家、碧玉玲瓏的城市。她的厚重優雅,她的清新淡泊,一磚一瓦地,築成一座博物館,落在每個來欣賞他的遊人的心中。在這座城裡,隨手拾起的一片落葉,都爬滿了歷史的紋路。任歲月流轉,世事變遷,蘇州,擷取著一代又一代的歷史精華,構築出她曼妙的風姿。在歷經兩千多年時光流水的沖刷,留下的那些亭台樓館、曲徑斜廊,彷彿是從一蓬蓬花草、一片片山石中生長出來的。

街 巷

蘇州的老街老巷頗有名氣,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那一磚一瓦的古風街道也是蘇城的名片之一。在這裡,哪怕是在看起來早已被一波又一波的人流淹沒的平江路,拐進一條小巷,你依舊能看見高低錯落,斑駁蒼古的老牆。踏著小路,撫著古牆一路走過去,你能感受到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斑駁,光陰在這寸寸青瓦白牆上留下了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夜色闌珊時,小巷裡漸漸閃亮起萬家燈火,在溫暖輝煌的映照下,夜幕下的小巷愈發顯得恬靜、柔媚而嬌慵,在城市清晰的脈絡里低低流淌出一曲委婉的古典韻律。那黑壓壓的連綿不斷的屋脊,就象古城裡星空下緩緩流動的河水,細細低訴著古城往事中有關才子與佳人的篇章。

溪 水

水,將蘇州城劃為曼妙的棋盤,也融進了蘇州人的骨子裡。浸潤出蘇州人溫文爾雅的性格,也浸潤出蘇州的柔情萬種。蘇州橋多,有橋的地方必有水。每一座橋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池水也有它的風情。這裡有花窗照影的滄浪亭,有夏日臨荷的拙政園,有江風漁火的《楓橋夜泊》……姑蘇的水,是一種富饒與歷史,她的悠久造就了底蘊深厚的吳文明和吳文化,造就了姑蘇「可以復衣天下」的絲錦之饒。姑蘇的水,是蒼瓦粉牆的農舍間折射出的一閃波光,靈靈躍動。這樣的水,或撐一葉小舟泛到中央,靜靜坐在船頭,享受繚繞的霧氣穿梭於身體時那份不易察覺的溫柔;或是臨水而坐,品一杯茶,捧一本書,任身邊何人腳步匆匆,只沉浸在有水、有茶、有書的世界。兩邊臨水而建的青牆黛瓦,,像是這幅水墨畫里突然跳出的色彩。水邊石階上洗衣服的人們,聊著家長里短,有說有笑……這是蘇州生活的一角,是一種可以讓人娓娓道來的蘇式情懷。

古 鎮

周庄、同里、甪直,木瀆,這些小鎮,或端莊、或淳樸、或清麗、汁或蒼古,無一不死死守護著她們原始的江南水鄉風貌。可我依舊會幻想,總想穿越時空去感受古鎮那最原始的風韻,看看時光是否還帶著久遠的淡淡的金黃色,浸染著那些白牆黛瓦的古宅與厚重的城牆。

在有限的時間中,我最終選擇前往同里。身處古鎮,儘管滄桑歲月鐫刻在舊房屋上的老時光正慢慢消失。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古樸風韻,但令人欣慰,她依舊保持著一份有別於商業化都市的單純與熱情。這裡很多店鋪還保留著傳統的店鋪門板,沒有了稜角,沒有了油漆的光澤,那一片片窄而長的疊靠在牆柱邊的門板,留住了舊日的時光,給人很多回望歷史的懷舊遐想;還有同里人,不少數都是鎮中的原住居民,雖然多少依舊受到了商業化氣息的影響,但他們親切而熱情,把自己的傳統真實的展示給了四面八方的遊客,讓我第一次在旅遊景點有了溫馨的感覺。

古 韻

小樓、小院、黛瓦人家,幽深弄堂。崑曲、評彈、依依呀呀的曲調,讓人回味無窮。待靜坐後,清茶入喉、看萬里江南,很多老蘇州的這一天就這麼過了。黃昏後,路燈灑在了弄堂中,青石牆、老木板,訴說著古老江南的曲調。「扁舟卻趁寒潮去,夢裡應聞夜半鍾。」多少年過去了,寒山寺的鐘聲依然在響,一聲一聲地,在寒夜裡靜靜地書寫著自己的故事。

選一處風景,依山傍水,草長鶯飛,靜心修性,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擇一城終老,宜人氣靈,雲淡風輕,坐談杯盞,享年華而吾心不華。「鳳泊鸞漂別有愁,三生花草夢蘇州」,對於蘇州,我們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朗讀,為我們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靜雅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南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小南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