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自衛隊近期的這個調整,需要高度警惕

日本自衛隊近期的這個調整,需要高度警惕

近日,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式設立「水陸機動團」。陸上自衛隊還新設指揮部門「陸上總隊」,「水陸機動團」納入其統籌管理。

資料圖

日本此舉,旨在強化自衛隊間及同美軍的合作及指揮信息共享,加強日美軍事一體化意圖。

中國《解放軍報》29日發文稱,長期以來,小開口、分步驟、玩文字,是日本軍事力量擴展的慣用伎倆。水陸機動團的建立,標誌著日本「專守防衛」政策的重大變化。自衛隊從單純的防禦力量搖身一變成具備進攻能力的正式軍隊,值得周邊國家的高度警惕。


樣式:日版海軍陸戰隊

2013年,安倍政府在修訂的《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要求日本組建「水陸機動團」。陸上自衛隊27日在長崎縣佐世保市的自衛隊相浦駐地舉行「水陸機動團」成立儀式。

日媒表示,防衛省設立這一部隊旨在強化西南島嶼的防衛能力。假設西南島嶼被進攻、佔領,「水陸機動團」將執行奪島登陸作戰任務。

「水陸機動團」也被稱為「日版海軍陸戰隊」,其初步規模為兩個聯隊,總人數預計為2100人左右。除水陸機動連隊、水陸兩棲戰車部隊等主力部隊之外,「水陸機動團」下還設有偵察部隊、通信部隊、教育部隊、設施部隊、後勤部隊等其他綜合作戰編製。

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舉行聯合訓練

在人員構成方面,「水陸機動團」以2002年成立的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普通科連隊」為基礎。「西部方面普通科連隊」曾是自衛隊中唯一一個水陸兩棲部隊,自2006年起便定期赴加利福尼亞州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鐵拳」聯合演練,學習美軍的兩棲作戰經驗。

在裝備方面,日本防衛省已決定為「水陸機動團」從美國購買17架「魚鷹」運輸機及52輛AAV7型兩棲突擊車以提升機動性和兩棲作戰能力,並為其配備類似美軍兩棲突擊艦的「大隅」級登陸艦。

可以說,「水陸機動團」在戰術、裝備、部隊編製等方面都基本仿照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做法。


動機:加速兩個「一體化」

繼海上自衛隊與航空自衛隊之後,日本陸上自衛隊也於27日正式進行改編,新設指揮司令部門「陸上總隊」,負責統籌原本指揮權分散的5個方面隊。「水陸機動團」則是一個與各方面隊平行的部隊,由「陸上總隊」直接指揮、管理。

日本國內一直有聲音反對將陸上自衛隊的指揮權一體化,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其出現失控風險。此外,「陸上總隊」中還設置可與美軍司令部共享情報的聯絡窗口,此次改編也被指存在加速日美軍事一體化的目的。

陸上自衛隊幕僚長山崎幸二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陸上自衛隊新設「水陸機動團」的目的之一就是強化與美軍及其他自衛隊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日本共產黨27日在機關報紙《赤旗新聞》網站批評在新安保法實施的背景之下,「水陸機動團」的設立將成為打造自衛隊與美軍在海外協同作戰體制中的一環。

現狀:實際運營仍有阻礙

「水陸機動團」的實際運作目前面臨一定困難:

裝備欠缺。「水陸機動團」目前裝備欠缺,還未形成足夠的海上運輸能力。防衛省從美國引進的AAV7型兩棲突擊車原計劃在去年11月底前到位30輛,但由於零部件短缺,交貨大幅推遲。新引進的兩棲突擊車在2018年3月底前只能交貨15輛,且首先需要進行必要改裝才能交付使用,而另外15輛需要到同年7月底才到位。

地位不定。共同社分析指出,冷戰之後,陸上自衛隊已喪失原本作戰核心地位,其人員、裝備規模在民主黨政權下遭到削減,主要作用也逐漸轉為災害救援。設立「水陸機動團」或為陸上自衛隊防止自身被邊緣化的嘗試。

民意反對。陸上自衛隊原計劃將能夠提高部隊機動性的「魚鷹」運輸機部署在距「水陸機動團」駐地僅60公里的佐賀機場,但因佐賀縣2月曾發生自衛隊直升機墜入民宅事件,部屬「魚鷹」運輸機遭到當地政府、民眾的強烈反對。《朝日新聞》報道稱,目前防衛省只得考慮將「魚鷹」運輸機暫時部署在千葉縣木更津陸上自衛隊駐地,正式的部署位置及時間目前仍未確定。

「水陸機動團」計劃未來增設第三個聯隊。由於日美此前同意沖繩的美軍海軍陸戰隊在2020年後將9000人遷至關島,第三個聯隊將有可能配置於沖繩美軍基地漢森營。一直以來,沖繩民眾對島內軍事基地導致的負擔過重及日美軍事一體化加劇存在強烈不滿。《東京新聞》指出,這一動向一旦被證實,將引發當地民眾的反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夜觀天下:辛巴威官員將公開財產 美國色魔隊醫被判死在監獄
朝鮮代表團奧運村升國旗運動員飆淚 美女拉拉隊奏《阿里郎》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