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逃不開的生與死,如何和孩子談論?這部高分美劇做了好示範
文:白糖媽媽一起玩(白糖媽原創)
昨天,小白糖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以後活到90歲就可以了。
頓了頓,她又問我,媽媽,你想活到幾歲?
我說,那就80歲吧。
小小的人兒,已經對生死、年齡,有了自己的概念。
怎樣才能向孩子傳達足夠好的生死觀?
這個問題最難的地方在於,對於生死,成年人尚且不能坦然面對,更不知與孩子從何談起。
我和小白糖一起閱讀過和生死相關的一些繪本(文末推薦2本),也閱讀過相關的話題,也曾向大家分享過一些關於這個話題的原創文章(點擊這裡可閱讀)
而最近我正在看的一部美劇「我們這一天」,在這個問題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1-
關於失去和存在
小孫女發現罹患癌症的爺爺威廉在吃藥,就問爺爺,你會死嗎?
伯伯凱文把關於生死的問題解釋得亂七八糟。
重新思考過後,他帶著自己的一幅畫來到侄女的房間。
他告訴侄女們,我們的人生就像這一幅畫,布滿各種各樣的色彩。
我們的祖輩,父輩,還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幅畫上,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點。
當我們的祖輩去世以後,他們並沒有消失,他們依然是我們生活這幅畫上的一個點,一直都在那裡。
唯一的變化只是,我們不能再與他們對話了。
這個答覆讓子女們感到安心,也讓屏幕前的我們感到安寧。
因為它解釋了我們人生最重大的一個喪失——關於親人的失去,進而,將來關於自己生命的失去。
我想起三年前我看過的一本書,裡面有關於生命畫卷的一個說法。
書里說,生命就像一幅長長的畫卷。我們關於年齡的刻度,相當於是這畫卷的長度。
在我們的生命里出現過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沒有從我們的生命里消失。
它們一直存在於我們生命畫卷的某一部分。
是的,沒有失去,沒有消失不見。只是存在於屬於他的位置里。
前幾天和小白糖走在路上,她扭頭對我說,媽媽,你沒有奶奶。
以前我可能會回答,是的,媽媽沒有奶奶了。
可這一次,我對她說,媽媽有奶奶,只是已經去世了。但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她每天煮牛奶給我喝,叫我喝牛奶,還記得關於她的很多事情。她在我們的心裡,只是不能再和我們說話了。
-2-
關於承認和接納
三胞胎在十幾歲時失去了他們的爸爸。
這是一件讓人非常傷心的事,但青春期時的凱文卻選擇了痛恨、排斥和拒絕承認。
他痛恨拋下他們而離世的父親,扔掉與父親相關的一些東西,試圖把所有的痛苦感覺都推開。
作為一名演員,他無法演繹失去親人的悲痛。
他關閉了自己內心關於這一塊的悲痛通道,但這樣只是在表面上減輕了痛苦。
直到36歲的某一天,在一個陌生人的追思會上,他敞開心扉,痛痛快快地哭了一次。
工作搭檔的一句話,也讓他開始接納生活的真相:
「你為什麼要推開這些情緒呢?這些痛苦是你的一部分。」
關於失去,拒絕談論並不是一件好事。看起來很堅強,一滴眼淚都沒掉,也不是一件好事。
去談論,去哭泣,去承認自己失去的痛苦,慢慢接納這個事實,讓情緒自然流淌,才是面對失去應有的態度。
-3-
關於告別和紀念
爺爺威廉是癌症晚期,貝絲在想,應該怎樣讓孩子更好地接受這個事實,不至於在情感上遭受太大創傷。
她讓孩子給爺爺製作一個記憶盒,把和爺爺有關的記憶都裝進那個盒子里。
思念爺爺的時候,就可以拿出記憶盒,看到裡面的東西,回憶起和爺爺相處的時候。
我們需要有一個容器來安放我們的記憶和思念。
威廉去世之前,安排兒子與他來一次返鄉旅行,安排兩個孫女為他操辦一次慶祝這一生的追思會。
為他做一些事,完成一個儀式,有助於在心裡接受事實,真正與他告別。
這也是儀式感的重要性。
-4-
生命苦短,請別浪費
凱文的妹妹凱特在飛機上經歷了一次非常嚴重的顛簸。
那一刻,飛機上被嚇壞的每一個人,都覺得那可能是自己生命的終結。
不太友好的鄰座在那一刻握緊了凱特的手。
顛簸平息之後,鄰座女子立刻決定結束自己忍受多年的不幸婚姻。
她說,生命太短,隨時都可能結束,不能再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痛苦的婚姻當中。
凱特也立刻決定要做一個重大的改變。她不想要讓自己到老,依然是這個樣子。
罹患癌症的威廉,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凱文的搭檔問他,人之將死是什麼感覺?
威廉說,就像你生命中的所有美好畫面都在你身邊飄啊飄,你想要抓住他們,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抓不住。
威廉接著說,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年輕,變老、死亡是很遙遠的事。不是的。珍惜生命吧,變老可能是很突然的事。
想做的事就立刻去做,再等,可能就錯過了,再等,可能就是年老回憶往昔的時候了。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死亡是人類最好的發明。
死亡讓人傷心,但也正因為一切都會終結,促使我們珍惜生命,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珍惜孩子語無倫次地向我們講述她在學校一天的見聞。
珍惜孩子與我們玩樂時天真無邪的笑臉。
珍惜一家人在家裡各忙各的,卻知道彼此都在的安心。
珍惜父母歡迎我們歸家時在廚房忙碌的身影。
珍惜聽到樹葉沙沙作響時的那份寧靜。
……
關於放下和前進,以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探討。
推薦2本我和小白糖看過的關於死亡的繪本:
1. 獾的禮物
年老的獾去了長隧道,但它幫助大家做過的事,它對大家的好,大家都記著。
2. 活了100萬次的貓
傀儡一般地活一百萬次,都不如真正做自己,活一次。
當它最後真正遵從自己的內心,活一次之後,便坦然接受了死亡。
(關注微信公眾號「白糖媽媽一起玩」,ID: baitangmamayiqiwan


TAG:白糖媽媽一起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