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能大敗匈奴,這個人功不可沒,不是衛青也不是霍去病

西漢能大敗匈奴,這個人功不可沒,不是衛青也不是霍去病

漢朝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源遠流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漢朝太強大了,不僅打敗了強悍的匈奴,奠定了中國的最大版圖範圍,還霸氣的回應全世界「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幾千年來漢朝的事迹,一直讓數以萬計的中國人為之驕傲。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時期,為了抵禦強大的匈奴,不惜全國的勞動力建造了萬里長城。到了漢朝,又出了一大批英勇的武將,例如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在大敗匈奴的戰爭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功不可沒,他不會舞刀弄槍,也沒有上過戰場,這人就是一屆文官——晁錯。

為什麼說晁錯在大敗匈奴的戰爭中功不可沒呢。

雖然晁錯是文官,可是在邊疆禦敵和建設上毫不遜色,他早就就分析了秦王朝戍邊政策的失誤所在,他向文帝提出"以蠻夷攻蠻夷",被文帝拒絕。不過晁錯並沒有氣餒,僅接著改進方法,又提出了

"徙民實邊"的主張,也就是將移民安置到邊疆,並將它們按照軍事建制嚴格的組織起來。

晁錯對漢朝軍隊建設的貢獻有兩點。

第一是軍事制度上,晁錯可以說是「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第一人。在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就預言,大漢與匈奴遲早會有一場惡戰,大漢要為此早做準備。於是,他在整頓軍務之急,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漢朝的義務兵改成職業兵。他安排健壯的農家子弟,長期在邊境生活,這樣不僅對匈奴的戰略戰術了如指掌,邊境人民長期受到匈奴的騷擾也恨之入骨,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就是騎兵建設。匈奴一直是在馬背上打仗的,而這一點恰恰是漢軍的劣勢所在,中原馬匹少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晁錯這時提出鼓勵民間養馬的方法,為騎兵準備了充足的馬匹,而且還用大量的金錢和土地,招募匈奴牧民到中原馴馬。這一方法,給了大漢騎兵天翻地覆的變化,漢朝也因為有了騎兵而如虎添翼。

晁錯的主張和措施,為漢朝的軍師穩固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在以晁錯為首的一批漢朝戰略家的努力下,漢朝建立了可以與匈奴抗衡的強大騎兵部隊,在與匈奴的抗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感謝您百忙之中的閱讀!歡迎評論、點贊、收藏、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天說史 的精彩文章:

泰山異象,漢武帝大赦天下,所放男孩為中國收復了170萬平方公里
明朝發生大爆炸,衣服全部破損,人卻毫髮無傷,到底怎麼回事?

TAG:談天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