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晶元巨頭高通是如何做到「躺著」掙錢的?

晶元巨頭高通是如何做到「躺著」掙錢的?

2015年2月10日,晶元巨頭高通公司宣布接受中國國家發改委9.75億美元的罰款,並將對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專利授權作出多項調整,包括專利費調整、取消專利反授權等。

在國際IT市場監管運行中,高通算是「老面孔」了,被處罰也不是第一次。此次在中國市場遭遇天價罰單之前,高通在其他經濟體曾遭遇過多次反壟斷調查。2005年,博通在美國起訴高通違反《反壟斷法》和專利侵權,高通最終扔下8.91億美元了結此案。2007年,歐盟收到愛立信、諾基亞、德州儀器、博通、NEC、松下投訴,對高通正式開展反壟斷調查,後因幾家原告撤訴而終止調查。2009年,韓國對高通「不公平」的商業行為罰款2.07億美元。同年,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要求高通糾正其壟斷行為。

高通曆經這麼多年、這麼多次反壟斷調查卻能屹立不倒,其技術優勢和在移動領域的江湖地位功不可沒。在當今全球移動終端晶元領域,無人能與高通比肩而立。高通建立了強大完整的CDMA技術生態系統,包攬了與全部CDMA無線通信標準相關的關鍵專利權,還自己做電信運營、基站以及手機終端。全球手機應用基帶晶元一年的產值為160億美元~190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份額為高通所佔有。而中國市場是高通的收入大戶,2013年高通晶元和專利許可費收入243億美元中,有近50%來自中國,許可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30%,但利潤佔比竟達到70%。此次國家發改委開出9.75億美元的罰單,對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高通來說,不過是毛毛雨。

高通的收益主要來自兩部分:專利授權和手機基帶晶元。手機製造商如果使用了高通晶元,則需要付晶元費用及專利費,其他製造晶元的公司如果使用了高通的專利,則需要支付專利費。高通的核心商業模式是專利收費計費基礎和較高的專利許可費。高通本質上,是一個典型的靠專利權許可費來盈利的公司。高通的計費方式是:晶元如果只賣10美元,把晶元用在iPhone裡面,最終手機賣出了600美元,那麼需要支付整個iPhone的5%作為專利費,即便蘋果手機還包括屏幕、攝像頭、內存、GPS等其他功能。

高通公司成立於1985年,起步是一家比較小的創業型科技公司,其研發了一套關鍵通信技術CDMA,由於技術先進,成為了全球三大3G標準基礎。這就像樹的主幹,生產手機的公司涉及到的CDMA技術猶如這個主幹上發出的枝葉,都必須給高通支付專利費。在中國,聯通使用的WCDMA、移動使用的TD-CDMA以及電信使用的CDMA3000都是CDMA的不同方式,均基於高通的CDMA技術。由於高通掌握了核心專利,高通因此蓬勃發展起來,處於通信領域非常強勢的地位。高通公司由於其完備的專利儲備,擁有大量的基礎專利和核心專利,因此其能在通信領域一枝獨秀,從一個小的創業公司發展到如今的晶元行業巨子。雖然4G通信標準採用了OFDM技術,但是高通羽翼已豐,即使不使用CDMA,其還是儲備了很多其他專利,並且在4G時代高通仍然擁有很多核心專利。

高通的成功不光讓我們看到技術創新性企業的發展,更讓我們看到專利儲備的重要性。在科技高速發展的21世紀,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創新能力決定了企業是否能走的更遠更穩,研究核心新技術並及時獲得專利保護使企業在滾滾發展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獲得競爭的主動權,甚至坐收漁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tecarve專利 的精彩文章:

TAG:Litecarve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