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時報》網站里的中國最強沙塵暴

《紐約時報》網站里的中國最強沙塵暴

虎嗅註:2018年3月28日這一天,北京遭遇沙塵暴突襲,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了500,算是重污染了。一般來說,國內媒體跟蹤報道沙塵暴、霧霾等事件,這再正常不過了。而今天這篇文章正好換了一個視角——當北京遭遇惡劣天氣時,外媒是怎麼報道的?對於中國環境問題,外媒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2017年5月4日起,我國北方地區遭遇了十分惡劣的強沙塵天氣,遮天蔽日的黃沙席捲了包括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在內的十餘省,影響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幾天之內,整個中國北方一片昏黃。

滾滾黃沙也進入了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的視線,該媒體撰文稱中國正在面臨「空氣末日」。事實上,早在幾天前,《紐約時報》就發表文章質疑中國誇大了植樹造林效果,1000多億美元投資並未收到顯著的成效。《紐約時報》一直以來是怎樣報道中國環境問題的呢?

「空氣末日」再臨北京,「中國的森林沒有想像的綠」

衛星雲圖上明顯的黃沙帶昭示著此次沙塵暴覆蓋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籠罩之處天空一片昏黃,能見度極低。沙塵暴過境時,北京城區PM10濃度突破2000,PM2.5濃度623,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級別。《紐約時報》稱,生活在中國北方的人正在度過一個艱難的時期,漫漫黃沙中裹挾的病菌會對身處其中的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還可能散播可能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病毒及真菌孢子,而產生致命流行病。在報道中,《紐約時報》將沙塵問題與森林過度砍伐和快速的城市化腳步聯繫起來,質疑花費巨大的植樹造林並未阻止沙漠化的腳步。

圖片截取自《紐約時報》官方網站

幾天前,《紐約時報》引用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中國過去十年間投資1000多億美元進行的植樹造林運動,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收效顯著。一些專家認為,中國錯誤地把灌木當作了森林,對植樹造林面積的估算誇大了它的成功。研究發現中國在這段時期新增了大約12741平方英里的森林,這個面積和馬里蘭州大致相當,然而其中的大部分新森林,實際上都是灌木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建初說:「中國的森林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綠。」中國的森林資源事實上沒有明顯的增長,對防風固沙的作用也未見顯著成效。

圖片截取自《紐約時報》官方網站

《紐約時報》如何是報道中國環境問題的

從議題分布上看,《紐約時報》48篇有關中國環境問題的報道中,14篇介紹中國嚴重的霧霾情況及其危害;8篇批評中國在生物資源保護方面的缺失和正在做出的努力;7篇介紹中國土地沙漠化現象及治理不利;6篇涉及中國能源結構不合理,鋼鐵、煤炭產業不健康,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6篇諷刺中國未在環保方面做出表率,卻試圖成為環境變化的監督者,承擔美國的角色;3篇介紹中國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的舉措;1篇稱特朗普表示氣候變化是中國騙局;1篇報道了一個環保主義者的死亡;1篇報道的是中國一淡水湖萎縮的解決方案遭詬病;另有1篇介紹印度空氣污染對中國的影響。

《紐約時報》涉華環境報道具有明顯的傾向性,絕大部分報道都是負面性的呈現。《紐約時報》多次描述了中國嚴重的環境污染,稱霧霾會導致「老年痴呆增加」「致病菌株散播」……營造出令人恐懼、不安的氛圍。《紐約時報》多採取諷刺的態度批評中國在環境問題上應對不利。

《紐約時報》稱中國作為世界污染第一大國,雖然宣稱著力整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狀況,實則沒有做到排放透明,未對履行氣候協議做出表率,對中國政府對待環境問題的舉措表示質疑。另外,《紐約時報》還指出中國在環境改善方面或許有些過於樂觀。而全部48篇報道中僅有4篇為正面性的報道,肯定了中國在改善環境問題上做出的努力。

從報道立場上看,《紐約時報》多站在美國立場進行報道,將美國定義為世界環境保護的監督者和維護者形象,對中國環境現狀和舉措進行評價和指責。此外,有6篇文章站在中國環境問題受害國的立場進行報道,另有3篇站在中國立場進行報道。

從關注地域上看,《紐約時報》對北京地區環境狀況最為重視,共有9篇報道體現北京地區霧霾現象和污染治理,此外它還對河北、山西、內蒙古等環境矛盾突出的地區表現出格外的關注。

從報道形式上看,除文字報道外,《紐約時報》官方網站還採用了數據圖、漫畫、圖集、視頻等形式進行報道,文末設有相關環境報道的鏈接地址,並開展互動話題供受眾討論。如2016年12月23日,《紐約時報》推出了一段時長12秒的延時視頻,它顯示了有毒霧霾在20分鐘里降臨建築物的過程,「霧霾使路邊的建築物變得幾乎無法辨認」。

2017年1月9日,《紐約時報》又發表了名為《霧霾中的舞蹈》的新聞圖集,盤點了中國各個城市霧霾下人們的生活狀態。《紐約時報》鼓勵生活在中國霧霾嚴重地區的讀者參與互動,隨手拍攝照片、視頻,創作漫畫、插畫上傳到Twitter,成為《紐約時報》的報道素材。

圖片截取自《紐約時報》官方網站

《紐約時報》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報道含有大量的圖片、視頻等可視化的內容,這些內容除了來自《紐約時報》派駐中國的記者,還有很一大部分來自中國讀者和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他們隨手拍下照片、視頻,發表到Twitter上,@紐約時報的官方賬戶或是記者們,這些素材經過篩選後,會進入《紐約時報》的報道文章。除這種自發的形式外,《紐約時報》還發表推文鼓勵身處霧霾嚴重區的讀者將身邊的霧霾照片發給它,表明時間、地點,製成圖集,在《紐約時報》官網上放送。

圖片截取自《紐約時報》Twitter賬戶

《紐約時報》對中國環境形象的建構

從總體上看,《紐約時報》通過一系列報道建構了中國負面環境形象,集中塑造了一個污染嚴重、環境問題突出、不承擔環境責任的大國形象,試圖將一個飽受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困擾的中國呈現在它的受眾面前。

通過對《紐約時報》涉華環境報道進行框架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紐約時報》在報道時多選取負面信息和觀點,而對有利於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信息予以忽略,從而有立場指責中國在環境治理尚存在較大缺失。《紐約時報》涉華環境報道議題看似多樣,實則採用單一性的報道框架,用一致的批評論調指責中國,抹殺中國為改善環境所做出的努力。在報道中反覆強調中國未兌現其在氣候問題上做出的承諾,對其他國家的環境造成威脅,放大了中國的環境危機,甚至扭曲了中國的環境形象。

實際上,《紐約時報》對中國環境治理的諸多質疑並非能站得住腳。對於中國環境治理的成果和進展,《紐約時報》常常在報道中忽略。另外,統計數據表明美國現有汽車總量、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標均遠遠高於中國,更是遠遠沒有實現其減排承諾。然而,《紐約時報》在報道時卻存在「避而不報」的現象,刻意忽略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環境保護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通過話題置換,把環境污染責任轉嫁給中國,將中國變成質疑美國話語的「擋箭牌」,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中國橫加指責,以達到抹黑中國環境形象的目的。

視頻、圖片、漫畫等多元化的呈現方式更加劇了讀者對於中國嚴重環境污染形勢的恐懼,直觀的、視覺化的表現形式十分富有衝擊力和震撼力,凸顯了中國環境危機的嚴重性,而對於非極端天氣則完全沒有展現,幫助《紐約時報》強化負面框架,將中國的環境風險放大。這些可視化的報道元素已經成為《紐約時報》建構中國環境形象的重要新聞形式與語言。

來自Twitter的中國聲音並不意味著《紐約時報》立場的公正,Twitter上照片、視頻的發布者常常出於自嘲和獵奇心理,將自己所能獲得的最凸顯污染情形嚴重的圖片發布到網上,《紐約時報》則利用這一點,誇大中國環境之病。表面上看,來自受眾的內容生產為《紐約時報》報道的說服力添磚加瓦,tweet下中國網友的積極響應更給國外受眾帶來中國環境形勢確如此嚴酷的印象。然而,以Twitter作為信息收集和發布渠道,並未改變《紐約時報》的報道框架,而是利用受眾自發形成的框架,響應了《紐約時報》的報道立場。

《紐約時報》報道中國環境問題的立場和態度,投射出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經濟崛起的焦慮和敵視,試圖從媒體話語上將中國環境問題妖魔化,迎合美國一貫聲稱的「中國威脅論」,凸顯了其國家主義立場,對受眾理解中國環境形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導。

受政治、文化等方面訴求的驅使,《紐約時報》通過強化美國話語、弱化中國聲音以及環境風險話語置換的敘事策略,完成對中國「環境問題突出、不承擔環境責任」負面形象的建構,並通過長期、反覆的強調,使中國環境形象標籤化,在受眾心目中形成刻板印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AI晶元,站在機遇與泡沫的十字路口

TAG:虎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