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奶山羊效益好 奶山羊高效養殖技術要點值得收藏
隨著國內羊奶消費時代的來臨,奶山羊已成為養殖致富的又一亮點。奶山羊對精料需求少,飼料來源廣,繁殖率高,適應性強,容易飼養。據研究試驗,用良種奶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雜一代種奶山羊年產奶期長達300天左右,可產鮮奶400~600公斤,有較高的經濟回報。現將奶山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做簡要介紹。
一、場地要求
場地要遠離廠礦、村莊、交通要道;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周邊有豐富的草地和農作物副產品資源;交通、通信、水電有保障;欄舍坐北朝南,冬暖夏涼,設有漏縫高床。
二、選擇良種
為提高母羊產奶量,選種時要挑選國外優質種公羊與本地良種母羊雜交,以期獲得高產奶性能的奶山羊雜交種。現推薦兩種可獲得奶山羊優良雜交品種方法。
1.薩能奶山羊。該羊原產瑞士,全身純白,被毛細短,有角或無角,有須,皮膚薄,頸側各有一肉垂,頭、頸、軀幹較長,胸部豐滿,腹部圓大,乳房發達。成年公羊80~90公斤,成年母羊50~64公斤,300天的產奶量一般在600~700公斤。
2.嶗山奶山羊。該羊為國內優良奶山羊品種之一,由薩能奶山羊與當地白山羊雜交培育而成。全身純白,一般無角,頸側各有一肉垂,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頸、身軀、腿均較長,乳房發育良好。成年公羊體重70~80公斤,體高70~80厘米。母羊一般小於公羊,但產奶能力強,泌乳期一般為240~250天,高產母羊可達300天,平均產奶量為450公斤。
以上品種,在廣西北海市郊區的養殖戶中有飼養,產奶性能達到中上水平。
三、管理要點
野草、樹葉、藤蔓、菜葉、麩皮、雜糧等均可作奶山羊飼料,但須根據各個生長階段合理搭配,科學飼養。
1.懷孕母羊。母羊懷孕後30天內,應避免飼料頻繁變化。經自然交配認為已經受胎的母山羊,交配後18~25天允許其和公羊接觸或隔一籬笆相望,以此判斷是否真正懷孕。懷孕期要供給適量營養豐富的飼料,使奶山羊保持良好體況,同時進行適當運動,使其處於活潑好動的狀態。懷孕最後1個月應緩慢地再次提高營養水平,貯積更多的營養為攻胎和產乳高峰做準備。但要防止懷孕後期奶山羊過肥,否則會降低產奶量。所以在此期間不能飼餵高能量飼料,而要餵給品質優良的全價飼料。
2.羔羊。初生期。羔羊產後10天以內的主要食物是初乳。初乳養分含量較高,含有能提高羔羊抵抗力的免疫球蛋白。初乳喂量至少要達羔羊體重的1/5。人工哺乳不熟練時,可在6天前隨母哺乳,6天後再人工哺乳。餵奶期。出生10天後可改為人工喂全奶,直到40天左右,喂量應讓羔羊吃飽;同時可讓羔羊較早地自行採食少量易消化的優質精料和乾草。奶料期。出生後40~80天,應以奶、草、料並重。草要喂優質豆科乾草,精料可喂玉米、麩皮、豆餅等混合料。斷奶期。出生後80~120天,應以草料為主。若有好的優質乾草,並有餅渣類精料補充,斷奶期可提早到90日齡,不會影響發育。
3.泌乳母羊。泌乳母羊一般採用舍飼圈養,其飼料要求是日產1公斤奶的羊,夏秋每天喂5公斤鮮嫩的青草或紅薯藤,另外加0.25公斤玉米粉,5克骨粉,10克鹽,並給予充足飲水;冬春喂2公斤優質乾草或干紅薯藤、花生藤或黃豆莢殼,另外再加0.3公斤玉米粉,5克骨粉,10克鹽,飲用溫水。隨著產奶量提高,精料相應增加。日產1.5~2.5公斤奶的羊,玉米粉應加到0.5~0.7公斤。日產3~3.5公斤奶的羊,玉米粉應加到0.8~1公斤。公母羊應分欄飼養,每天放牧2~3小時,讓母羊適當運動和曬太陽,同時注意羊舍清潔衛生。
以上要全程給羊群供應舔磚和清潔飲水,自由舔食飲用,以補充營養、水分和調節胃口。源自南方科技報。


※怎樣種植獼猴桃?春季獼猴桃種植管理技術要點
※怎樣種植李子樹?李子樹栽培技術要點
TAG:田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