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五根清乾隆金條全部溢價成交

美國StephenAlbum拍賣公司1月18日舉辦的加州錢幣專場上,有五枚清代沉船出水的十兩金條頗為搶眼。其中包括臣記金條一件、元記金條三件及無字金條一件,均是1984年於荷蘭「Geldemalsen號」沉船中打撈出水的,全部保存完好,起拍價均為2.2萬美元,最終五根金條成交額為271425美元,約合人民幣170餘萬元。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首枚為清乾隆年間臣記十兩金條,重364.81克,正面上下各打有「寶」字,中間打葫蘆印「臣記」,背面左右各打「三益」,中間葫蘆印「王鋪」,以52875美元成交;隨後連續上拍的三件元記金條造型相近,正面上下各打有「寶」字,中間則打有葫蘆印「元記」,但重量有所不同,分別為366.9克、367.51克、364.71克,分別以64625美元、58750美元和64625美元成交;無字金條與其它四件不同,並未有任何金鋪商號印記,僅在背後刻有十兩二字,重372.51克,以30550美元成交。其中1775號-1778號四枚金條包攬了本場的前四名。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清代乾隆年間十兩金條 北京誠軒2011年秋拍51.75萬元成交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清代乾隆年間十兩金元寶一枚(北京誠軒)

而近年來在各場拍賣會中,「Geldemalsen號」沉船出水金錠也時常現身,北京誠軒2011年秋拍一枚臣記金條以51.75萬元成交,一枚十兩金元寶以82.8萬元成交,從沉船中打撈上來的十兩型金元寶僅發現十八件;一枚元記十兩金條曾在中國嘉德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三度上拍,分別以23.25萬元、32.2萬元和58.65萬元成交;另一枚元記十兩金條中國嘉德2016年秋拍中以46萬元成交。

十兩金揭開沉船寶藏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邁克·哈徹

這五根金條頗具傳奇色彩,據此前史料記載,1746年9月,荷蘭建造了六艘新貨輪。賈恩·范·鮑塞爾作為其中一艘貨輪的主人,依照傳統以家族在海爾德馬爾森的莊園命名。

1752年1月3日,經過16天的航程後,「海爾德馬爾森」號接近赤道附近時撞上了一塊礁石而沉入大海。根據海牙國家檔案館保存該商船的清單,船上貨物包括有:147塊金條或元寶、203箱共239000件中國瓷器、687000磅中國茶葉和一些紡織品、漆器、蘇木、沉香木。

被世界考古界稱作「水下文物剋星」的英國職業海上撈寶者邁克·哈徹,1984年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塵封的檔案館裡讀到一條信息:「1725年冬,『海爾德馬爾森』號中國商船滿載著瓷器和黃金,在廣州駛往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途中觸礁沉沒。」此後,哈徹費盡心機,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打撈,終於在中國南海海域成功地將那艘沉船打撈出海。船體基本被侵蝕不見,只剩下了金子、青銅和瓷器。隨後他將沉船拖入公海藏匿,並將船上幾十萬件瓷器人為地毀損過半。

32年前曾亮相佳士得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1984-1985年間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佳士得上拍的「海爾德馬爾森」號文物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1986年,哈徹為從歌德馬爾森號沉船出水的鐘揭幕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哈徹(左)和哥德馬爾森號沉船打撈上來的瓷器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預展第一天,買家耐心地等待佳士得開門

1985年,哈徹拿出「無人認領的沉船允許拍賣」的國際公約,將船上剩下的23.9萬件青花瓷器、125塊金錠和其它一些文物,全部拉到當初的航運目標地——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去拍賣。1986年5月1日,佳士得將160,000件瓷器與125塊金錠全部賣出,總價共計3700萬荷蘭盾,相當於2000萬美元。

國家文物局派出陶瓷專家耿寶昌、馮先銘,前去阿姆斯特丹一探究竟。儘管無例可循,但大家都想到了一件事:買回來。於是,他們攜帶了3萬美元。拍賣行把優先競拍的待遇交給了中國人——1號牌。可是,在整整3天的拍賣中,連一次舉牌的機會都沒有得到,因為每件瓷器的起拍價,都在估價的10倍以上,3萬美元形同廢紙。

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拍賣會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德國斯圖加特城火車站邊的「泰星號」帆船樓展覽

1999年11月,邁克·哈徹先生和德國納高拍賣行在斯圖加特火車站搭建了一個1500平方公尺左右的拍賣品展場,按照一艘名叫「泰星號」的中國清代沉船原樣複製了一個巨大的模型船,模型上陳放了35萬件貨真價實的沉船遺物。

1822年1月,當時中國最大的一艘帆船「泰星號」(The Tek Sing,意為真的星星)從廈門港出發,駛往古稱爪哇的印尼。船上當時載有2000名左右的乘客及船員,以及由居住印尼的中國、日本、英國、瑞典和法國富商訂購的多達上百萬件的德化陶瓷。不幸的是,當船駛到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海面上時,船體觸礁並迅即沉沒。

170多年後的1999年,邁克·哈徹在經過數月的勘探後,終於發現了這艘商船,百萬件德化瓷器,哈徹只挑選了36.5萬件精品,而剩下的60多萬件全都被他砸得粉碎。

1999年11月17日至25日,德國斯圖加特火車站人山人海,來自歐、美、日各國以及中東阿拉伯的商人蜂擁而至。除現場拍賣外,那高拍賣行還採取郵寄出價、電話出價以及網上競拍等方式參與競價,買家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參加拍賣。

在此之前,負責拍賣的納高拍賣行還建立了「泰星號」網站,除了在斯圖加特城火車站搭建「泰星號」模型,現場展出部分瓷器外,哈徹還把部分展品運往澳大利亞、亞洲、歐洲和北美的11個城市巡迴展拍。

這次拍賣創造了世界拍賣史上的幾個先例:對拍賣會所進行的整體包裝無論從組織到策劃,其精緻程度、所投入的資金量均創下了歷次拍賣會的最高紀錄;同一種類的拍品多達35件,打破了歷次拍賣會的拍品數量紀錄;毫不牽強地將拍品與它的凄美身世打包出售,打破了歷次拍賣會「只賣商品、不賣故事」的形式紀錄;連續9天的現場拍賣,打破了歷次拍賣會的單次拍賣時間紀錄;打破了此前歷屆拍賣會參與人數的最高紀錄;此次拍賣的35萬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總額高達3000多萬德國馬克,創下了歷次拍賣會的成交率紀錄,被有關國際專業機構公證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拍賣會」,其創下的拍賣史紀錄,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拍賣進行到最後一天,德化縣政府只能以有限的一點資金,通過僑居德國的福建德化籍華僑鄭德力博士在拍賣會的最後一天買回了其中的72件普通瓷器。現在這些瓷器就珍藏在德化陶瓷博物館內,以此紀念那場被稱之為「東方泰坦尼克」的海難,並展示德化瓷器輝煌的過去。

金甌號沉船拍賣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沉船寶藏拍場風雲

2007年1月蘇富比在荷蘭舉辦了一場十分特殊的拍賣會,一批遲到了三百年的貨物。

清雍正時期景德鎮生產的一批青花瓷器,本來於1725年左右抵達荷蘭,但途中發生了意外整艘船沉沒越南的深海。300年後,1998年初由於當地漁民偶然發現,經過幾天幾夜的打撈,這批貨物才重見天日,到達了當年的目的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艘沉船就是著名的「金甌」號沉船。

打撈出水的瓷器總計33978件,以青花瓷為主,還有醬色釉青花瓷、釉下三彩瓷、醬色釉加彩瓷、五彩瓷等,也有一部分雕塑件。

此次共上拍7.6萬件拍品,也是蘇富比規模頗大的一次沉船瓷器珍品拍賣會。因為拍品數量較多,除了一部分拍品存放於庫房之外,各個展廳之中都陳列了即將拍賣的拍品,其中在一個展廳的一面牆上,擺滿了同一種規格的拍品,看起來十分壯觀。此次拍賣會的買家主要來自歐美地區,也有不少亞洲地區的人士,拍賣當天,到場的買家極多,拍賣場中座無虛席,還有大量實力雄厚的電話委託人(機構),拍賣現場十分火爆。為期3天的5場拍賣會取得了300萬歐元的總成交額,高出了之前200萬歐元的估價。

本文已刊登在《中國拍賣》2018年4月刊,略有增減,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