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你的孩子說要去外星球,你會怎麼回答?

如果你的孩子說要去外星球,你會怎麼回答?

有一天,當你下班回到家,著急忙慌地做好晚飯,叫孩子吃飯的時候,孩子卻望著天空,盯著窗前的星星,痴迷地說:「我要去外星球!」

你會是什麼反應?又會怎麼回答呢?(請想想你的答案,再往下看。)

我想,我可能會說:「好啊,那你得好好學習,將來才有本領去你想去的地方啊。」

或者藉機科普一下有關星空的知識。

再或者會因為煩累的緣故屏蔽了孩子的話,直接說:「快點吃飯啦,吃完飯還要……」

這是我能想到的我的反應,應該來說是自己覺得還算可以的反應。

現在來看看故事的原型:

美國南部鄉下的一天傍晚。一個小男生在自家的院子里對著月亮,開心地一直跳、一直跳。

媽媽走出房門,問小男生:「你在幹什麼呀?」

小男生指著月亮,興奮地說:「我要去月球!」

媽媽笑著說:「很好啊,但你要記得回家吃晚餐喔。」

據說,這個小男生長大以後,真的上了月球。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美國人。

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會這樣回答嗎?

估計不會!

那我會如何回答呢?

所以就有了開頭的問答。

於是我在想:我的反應是真的為孩子好嗎?所謂的「好好學習,將來才有本領去你想去的地方」,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施壓?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興趣?「科普」?那就更不必了,孩子有興趣了,他自然會科普自己。

如果有家長這樣回答:「就你,外星球要你嗎?」「你魔怔了!」「你好好想著,我們吃飯呀!」「不好好學習,胡想啥里。」

這種批評、嘲笑的語言,更是一把利劍,深深地扎傷孩子的心。自卑就可能伴隨他的一生,因為他從小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認可,這樣的孩子是可憐的,他的事業未來就算輝煌,內心也不會安穩的。

作為父母,或許我們都應該像這個媽媽一樣,用孩童的思維去感受它的天真,不管孩子將來是不是有所作為,他都應該被父母溫柔的「看見」,用暖暖的語言,讓他感受到滿滿的愛。這樣他才會有興趣和勇氣去實現他的夢想。

相同的故事還有一枚。

台灣知名的廣告企業家白崇亮出過一本書《勇於真實》。這本書寫他的成長曆程,很精彩。書中提到,他的父親是當時知名導演,在那個年代被誤認是政治犯關進牢里,從此就沒有出來。在父親要被槍決的前夕,小小的白崇亮被帶到牢里見父親最後一面,當時父親一看見兒子,就很開心,立刻轉頭跟旁邊的獄友說:「這是我兒子,他以後一定有出息。」

這句話,是父親生前送給他的最後一份禮物。

這句話,深深烙印在白崇亮的心裡,最後也成了真實。這來自小時候父親種的「因」。

父母很難做,難在自身很努力地做著能讓孩子好的事,卻事與願違;

父母很易做,易在只需簡簡單單愛孩子本身,用愛的語言澆灌他的內心。

你愛他,不為別的,只因他是你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揚心語 的精彩文章:

TAG:揚揚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