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學術動態】小川雄平:朝鮮半島無核化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學術動態】小川雄平:朝鮮半島無核化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原標題:【學術動態】小川雄平:朝鮮半島無核化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小川雄平:日本西南學院大學榮譽教授。


劉 紅:(譯者)遼寧大學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本文原載於《東北亞論壇》2018年第1期。


朝鮮先後於2017年7月4日和28日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ICBM),9月3日又強行進行了第六次核試驗。此次將美國本土納入射程之內的洲際彈道導彈和核試驗,被視為朝鮮不應逾越的底線。朝鮮無視來自國際社會的譴責,意圖繼續進行導彈發射和核試驗,直至實現將核彈頭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目標。由於美國對軍事行動紅線設置的模糊,可能避免了對朝鮮的武力報復,但特朗普總統和國防部長馬蒂斯再三提及要用軍事手段解決朝核問題,由此表明美國對朝採取武力報復的可能性並未完全消失。


日本政府在得知朝鮮將向美國領土關島海域發射四枚導彈的計劃後,決定在其途經的四縣配備具有攔截功能的PAC3-地空導彈,並開始商討對朝鮮導彈發射基地具備打擊能力的方案。而後,朝鮮在8月26日,美韓舉行聯合軍演的同時發射了三枚彈道導彈,8月29日發射了穿過日本上空的中程彈道導彈。9月3日再次進行核試驗,9月15日發射了射程為3700公里、可覆蓋至美國關島的中程彈道導彈,半島局勢極其嚴峻。


問題在於,作為當事方的美國只是要求中俄聯合對朝鮮施壓,自己卻並未採取任何行動。美國若不將朝鮮視為談判對象而只是一味地對其施壓,就不會有效阻止其軍事挑釁行為。如果美國繼續僅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以及單邊制裁)強化對朝經濟制裁,不承擔起應當承擔的責任,半島的緊張局勢就不會得以逆轉。未來的軍事危機可謂一觸即發,朝鮮的軍事挑釁及美國的軍事施壓可能會輪番升級,愈演愈烈。推進地區經濟合作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著新的挑戰。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新的國際環境下,安全保障不應依賴於核武器的威懾力量,而應通過談判、協商等和平外交手段加以實現。2017年7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122票贊成通過了禁止對核武器進行開發、試驗、製造、擁有、使用以及威脅等行為的《禁止核武器條約》(NuclearWeaponsConvention),表明絕大多數國家對通過和平外交手段來實現安全保障的認同。在新的國際環境下,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應該如何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並不能依靠軍事壓力和經濟制裁來實現,而應如國際社會所期待的,通過加強彼此的信賴和協商談判等和平手段來實現。因此,筆者主張應積極有效地利用地區經濟合作框架來實現上述目標。


在上述問題意識基礎上,本文明確指出軍事壓力和經濟制裁都不是解決朝核問題的有效手段,而構建「地區經濟共同體」則是增進東北亞區域各國彼此信任,確保地區局勢穩定的有效途徑。


一、聯合國安理會的經濟制裁與中朝貿易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軍事威脅和施壓對於朝鮮的軍事挑釁來說毫無意義,對於阻止朝鮮的導彈發射同樣無效。特朗普總統認為,奧巴馬時期對朝推行的「戰略忍耐」政策是失敗的,同時特朗普向朝鮮半島周邊海域部署了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強化了對朝鮮的施壓。然而,2017年4月16日的朝鮮導彈發射試驗就是在美國施壓最盛時期進行的,可見特朗普政權的壓力路線並沒有收到顯著效果。而且從朝鮮兩次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和進行第六次核試驗來看,朝鮮並沒有受制於美國戰略紅線的制約,完全按照自身的想法推進核導計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之所以沒有立即採取報復行動,是因為其對軍事戰略紅線的設定比較模糊,不得不推遲軍事手段的報復。但美國已清醒地認識到,航母艦隊的軍事威脅未能有效阻止朝鮮的軍事挑釁。那麼,對朝經濟制裁的效果又如何呢?

對朝經濟制裁主要包括美日韓等國的單邊制裁,以及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由成員國實施的制裁。在此主要考察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而實施的制裁舉措。由於占朝鮮貿易總額80%且影響著朝鮮經濟命脈的中國反對朝鮮進行核試驗及導彈發射,主張通過對話來解決朝核問題,沒有對朝實施單邊制裁(編者註:習近平主席2017年底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時表示對朝鮮核導保持壓力的同時,主張對話解決。也就是說中國不反對對朝鮮施壓,但是反對一味地施壓,主張施壓與對話同時進行)。但履行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的中國,通過貿易途徑實施的制裁將可能對朝鮮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為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及發射彈道導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系列制裁決議。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第一次核試驗,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首次通過了1718號制裁決議。2009年5月25日朝鮮第二次核試驗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1874號決議(6月12日通過),2013年2月12日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後通過了2094號決議(3月7日通過),2016年1月6日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後通過了2270號決議(3月2日通過),同年9月9日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後通過了2321號決議(11月30日通過)。2017年7月4日和28日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後,8月5日通過了強化制裁的2371號決議,9月3日朝鮮第六次核試驗後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追加制裁的2375號決議。


可見,每當朝鮮進行核試驗時,聯合國安理會就會出台制裁決議。即使聯合國成員國對其實施經濟制裁,也未能阻止朝鮮的核試驗和導彈發射。聯合國安理會對朝經濟制裁的範圍可謂廣泛,涉及金融、貿易以及人才交流等方方面面,制裁內容也愈加嚴厲,但制裁效果卻並不理想。為此在2017年8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2371號制裁決議中提出,要堵住朝鮮的出口「漏洞」,全面禁止朝鮮煤炭、鐵、鐵礦石、鉛、鉛礦石等礦產品和海產品的出口。接下來以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2321號決議為例,詳細考察中國對朝經濟制裁的履行情況。


2321號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為抗議朝鮮進行第五次核試驗而通過的。從2016年9月9日的核試驗到11月30日制裁決議的通過,歷時近3個月,這是中美間博弈美國需要時間說服中國的結果。具體而言,在2016年3月份的2270號決議中提出,原則上禁止朝鮮的煤炭出口(朝鮮的最大出口品),但是作為例外的民用煤炭對華出口額卻增加了,削弱了經濟制裁效果,為此美國提議實施包含民用品在內的煤炭出口限制,中美兩國圍繞煤炭出口上限的設定進行了長時間磋商。


在最終中俄兩國都認同的決議中提出,對朝鮮的主要出口產品進行原則上禁止或者嚴格的出口數量限制,這一舉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具體而言,決議要求聯合國成員國關閉其境內的朝鮮銀行、金融機構,禁止對朝鮮提供出口信用、保險等貿易往來上的支援,禁止從朝鮮進口作為其外匯來源的非鐵金屬(銅、銀、鎳、鋅)及相關礦石製品、雕像等。除允許進口與核武器和導彈開發無關的民用鐵礦石之外,原則上禁止進口其他鐵礦石產品。對作為朝鮮最大外匯來源的煤炭,決議設置了包含民用品在內的、聯合國所有成員國的進口總量限制,並要求各煤炭進口國需在30天之內向制裁委員會報告每月從朝鮮的進口量。

從中朝貿易額來看,2017年上半年中國自朝鮮的進口總額為8.8753億美元,同比下降12.4%。進口總額的減少表明中國執行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


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和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後,為加強對朝制裁,安理會出台了將石油作為制裁對象的2375號追加制裁決議。具體來看,全面禁止朝鮮對凝析油(Condensate超輕質油)與液化天然氣(NGL:NaturalGasLiquids)的進口,將精鍊石油產品的進口上限設定為2017年50萬桶,2018年以後每年200萬桶,超出上限的部分禁止進口,並要求各成員國及時報告對朝出口情況。



朝鮮的原油消費量若將石油製品的生產也包括在內,一年約為4000萬至5000萬桶,其中2000萬桶是其國內生產的。所謂國內生產不是指在朝鮮境內進行原油的開採和生產,而是以豐富的煤炭為原料發展煤炭化學工業,生產出化學製品,同時也生產出人造石油。二戰前,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阿吾地曾有朝鮮人造石油公司的煤炭液化工廠,他們以當地低品質的褐煤為原料進行煤炭液化實驗,不難想像朝鮮將此技術傳承了下來。並且朝鮮通過煤炭液化技術製成液化乙烯類製品曾向中國出口。在因種族歧視政策而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南非,也曾有過使用豐富的煤炭生產人造石油的例子,若不考慮生產成本的話,以煤炭為原料生產人造石油並不那麼困難。

如此看來,朝鮮有可能通過液化煤炭來生產人造石油,只不過其生產成本比較高。在原油價格較低時依賴對原油的進口,在原油價格高時通過人造石油的增產來滿足需求。從1995年起,朝鮮自中國進口的原油量由以往的100萬噸減半至50萬噸,就是由於原油價格上漲強化了其對人造石油生產的依賴。


那麼,作為對朝經濟制裁最後手段的停止原油供應其效果如何?對可能生產人造石油的朝鮮來說,停止每年50萬噸的原油供給會對其經濟產生何種影響?按1噸=7.396桶換算,50萬噸原油相當於370萬桶,370萬桶約佔朝鮮全年原油消費量4000萬至5000萬桶的7.4%~9.3%,充其量也不過10%。即便中國對朝鮮強化制裁,切斷對朝鮮的原油供給,對朝鮮的影響也微不足道。370萬桶石油僅佔2000萬桶人造石油的18.5%,只要人造石油增產20%就可以完全彌補。


據韓國銀行統計,2016年朝鮮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2萬億韓元(285億美元),同比增長3.9%。這意味著無論是切斷了與朝鮮經濟聯繫的美、日、韓的單邊制裁,還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對朝鮮的共同制裁,都未取得預期效果,朝鮮依然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事實上,從朝鮮觀察者近期製作的《平壤紀行》中可以看到,朝鮮無論是建設街道的熱潮,還是商店裡與海外品共同陳設的國產品的增加,抑或是居民歡慶啤酒節的場面都絲毫看不出經濟停滯的跡象。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大韓貿易投資振興機構(KOTRA)的統計,2016年朝鮮貿易總額為65.5億美元,同年朝鮮GDP為32萬億韓元(285億美元),其貿易依存度為23.0%。一般來說,經濟規模小的國家貿易依存度都比較高。即便其國內資源豐富,要想在狹小的國內市場實現從重化學工業到輕工業的全套型產業裝備通常比較困難。若不通過貿易融入國際分工體系中,將很難實現良好的經濟發展。然而,像朝鮮這樣經濟規模小的國家其貿易依存度卻只有23%,這是朝鮮以煤炭液化方式生產人造石油來增加石油產出的「自立經濟」和將國內難以生產的產品通過與中國貿易獲得供給的「自給自足經濟」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單純的貿易限制並不能使經濟制裁產生效果。


二、三個地區經濟共同體


綜上所述,無論是軍事威脅還是強化經濟制裁都未能有效阻止朝鮮的軍事挑釁行為。國際社會要求中國強化對朝制裁,中國對此十分謹慎。這是因為,中國一方面要竭力避免與鄰國朝鮮關係的惡化,另一方面也難以對邊境地區的非法邊境貿易做出完全限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朝鮮若不加深與毗鄰各國的經濟交流,增大對毗鄰各國的經濟依存度,經濟制裁就無法產生顯著效果。在對朝鮮核導保持高壓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對朝鮮進行完全排斥和孤立,而應在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相互依存中與之構建互信合作關係,使朝鮮重返半島無核化的談判桌。


為了構築東北亞地區的信賴關係以及穩定地區局勢,筆者首先提出兩個「地區經濟共同體」構想,兩者均將朝鮮納入其中,以形成和發展具有緊密經濟相互依存關係的共同體。通過這些地區經濟共同體來增進彼此的互信,將經濟合作框架轉換成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對話以及實現地區安全保障的框架。


筆者提出的第一個「地區經濟共同體」構想是「能源共同體」。以埋藏量居世界第一的俄羅斯遠東產天然氣在東北亞地區的共同利用為目的,鋪設俄羅斯遠東→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地區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以天然氣輸氣管道連通為紐帶,在東北亞各國間構築更加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實際上,朝鮮金正日執政時期曾在與俄羅斯總統的首腦會談中提出,從俄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到韓國首爾的天然氣輸氣管道可從朝鮮境內(距離700千米)通過。然而朴槿惠政權對天然氣管道途經朝鮮境內深感不安,力主修建海底輸氣管道,導致該計劃受挫。


日本因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其依靠原子能發電的安全、低成本「神話」破滅,日本國內希望利用天然能源和清潔的天然氣資源來進行火力發電。因此,若以天然氣為燃料,在俄羅斯遠東使用發電效率較高的複合型燃氣輪機發電,再進行電力轉換並使用超導電纜輸電的話,則可以取代天然氣管道,構建以輸電線為紐帶的「電力共同體」。


另一個「地區經濟共同體」構想是打造貫穿朝鮮半島南北的鐵路通道,從韓國釜山途經朝鮮與中國東北鐵路,進而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相連,構築「物流共同體」。隨著運輸服務效率的提升,近年來利用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的需求增加。儘管貫穿南北的鐵路已經連接在一起,但是實際上卻並未運行。俄羅斯為將西伯利亞鐵路儘快投入運營,制定了詳細計劃,擬將被稱為不凍港的朝鮮羅津港作為位於西伯利亞鐵路起點的東方港的替代補充港使用。俄羅斯計劃將過去從韓國釜山港運至東方港,再利用西伯利亞鐵路運送至歐洲出口的部分貨物,改由韓國釜山港運至朝鮮羅津港,再利用俄朝鐵路進行轉運,並最終與西伯利亞鐵路相連。該計劃得到了朝鮮的支持,2011年10月俄羅斯將老化的俄朝鐵路維修改造完畢,並完成對租借的羅津港第3碼頭的修建,使其可以進行集裝箱貨物的吞吐。韓國也加入俄朝間的物流合作,共同利用俄朝鐵路與西伯利亞鐵路的全新「物流共同體」已初現端倪,但由於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以及導彈發射,朴槿惠政權強化了對其經濟制裁,該共同體建設不得不中斷。標榜對朝鮮實施融合路線的文在寅政權有望對朝鮮推行制裁緩和政策。


無論哪一個地區經濟共同體,其啟動運作似乎都還需要時間。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和俄羅斯遊客在中俄朝邊境地區的跨境旅遊活動日益活躍。在聯合國2371號制裁決議以及2375號追加制裁決議中,禁止與朝鮮開辦合營企業以及新錄用朝鮮勞工,但並沒有將作為朝鮮外匯收入來源的觀光旅遊作為禁止對象。今後包含朝鮮在內的跨境觀光旅遊合作值得期待。


連接吉林省琿春市邊境的圈河與朝鮮元汀的橋樑是中國於2016年10月修建的,從元汀經過羅先市到達羅津港的道路也是中國託管的,所以到「羅先經濟貿易區」參觀的中國遊客非常多。從羅先通過俄朝鐵路抵達俄羅斯沿海州的遊客也日漸增多,瞄準這一商機的俄羅斯企業家改裝了曾在日朝間通航的萬景峰號客貨輪船,於2017年5月起設立了從朝鮮羅津港到俄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定期航線,以每周1次的頻度通航。然而,乘坐萬景峰號到俄羅斯沿海州的中國遊客以及到羅先地區的俄羅斯遊客並沒有顯著增加。隨著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當局發布關於上調港灣使用費的公告,雙方圍繞費用支付問題展開談判,最終俄港灣當局以其未交納港灣使用費為由,8月末發出禁止萬景峰號入港的通告,萬景峰號就此停航。儘管如此,有消息稱在認識到了觀光遊客沒有增加是因為俄羅斯缺少赴朝旅遊的相關產品後,最近在莫斯科設立了專門面向朝鮮旅遊的旅行社NKorean。


以此為基礎,隨著日本、韓國觀光遊客的加入,甚至是取得經濟發展後朝鮮遊客的加入,將會使東北亞地區的跨境觀光旅遊人數急劇增長。這些遊客流動本身就能夠促進地區的安全保障,與此同時也可以彌補政府間交流的不足,防止彼此關係的惡化,有助於搭建深化相互交流、增進彼此信賴的平台。這樣,第三個地區經濟共同體「跨境觀光旅遊共同體」就誕生了。


三、結語


「禁止核武器」的強大國際輿論為支撐,以開始啟動的跨境觀光旅遊合作為切入點,構建增進彼此信賴的合作框架,加之外交上的努力,爭取早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具體而言,需要作為當事方的美國和朝鮮重返協商的談判桌。同時也需要與美朝兩國都有外交關係且頗具影響力的中國以及歐盟(例如德國)從中斡旋協助解決。爭取從法理上正式結束處於停戰狀態的朝鮮戰爭,並就朝鮮停止核試驗和導彈發射以及停止美韓聯合軍事演習、緩和制裁等問題進行談判。若談判進展順利,暫時受挫的地區經濟共同體可以重新煥發生機活力,這將有助於增進相互信賴以及東北亞地區的穩定,並且在重啟的「六方會談」中就「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展開進一步的協商。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GIIS)成立於2009年11月,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設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新型高校智庫,專註於國際戰略研究;獲評為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外交部政策研究重點合作單位、廣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智庫、「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單位、金磚國家智庫聯盟理事單位;以研究院為主平台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列入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GIIS20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學術動態】俄今大選 普篤定連任

TAG: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