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療和服務,一個老醫生的感悟

醫療和服務,一個老醫生的感悟

剛剛去內科會診,翻了住院醫生寫的病歷,翻到的現病史最後,看到一行字:病人前來求醫。我讓住院醫生過來,把這幾個字改了,改成病人前來就診。

他很不理解,趁晚上空,我和他說了為什麼要改「求」為「就」字。

前幾天,台灣公立醫院的一位婦科教授給我講了他遇到的一位病人的故事。病人是一位女性,40歲,患有子宮肌瘤就診,已經簽署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台灣許多醫院的規則和我們有點不一樣。他們是在門診簽署了統一表格的手術知情同意書後,再安排手術日期。病人把手術知情同意書帶回家裡好好看,要住院手術的時候再帶來。)手術排在4月上旬,準備用腹腔鏡下切除子宮肌瘤,保留子宮。在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的時候,主治醫師和病人有充分的溝通。

幾天前,該病人掛了該醫院最老的教授的號就診。這位教授已經退休很多年了,他退休的時候,還沒有開展腹腔鏡下的手術。病人掛他的號,就專門為了諮詢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許多問題。老教授沒有做過腹腔鏡,當然不知道了。還好教授出門診,有個fellow(類似於我們的專培醫生)跟診,fellow和病人耐心而詳細地聊了半小時,病人滿意地回去了。病人走後,fellow打電話告訴住院總醫師這個病人的情況,覺得有點被問得頭大了。總醫師又告訴了教授。

第二天下午,教授門診。沒想到,那病人又掛了他的專家號,來就診。她還是來諮詢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一些問題。她拿出兩張A4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她要問的問題。教授目瞪口呆,只是要求她等一等。因為候診的病人實在太多,把她安排到最後一個。

等看完其他病人,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教授開始回答她的疑問。在拖班一個多小時後,病人終於滿意了。教授對病人建議:如果覺得有顧慮,建議她找別的主治醫師開刀。但是病人堅持要教授為她開刀。教授最後對她說:「你對子宮肌瘤的手術了解了那麼多,成為行家了,你手術出院後,可以來我們醫院做義工,幫助別的病人啦。」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台灣公立醫院的一個故事。這個醫院是行業老大,從來不缺病人,門診如果不限號,醫生根本下不了班,但是,醫生們和病人溝通非常有耐心,令我很佩服。

進一步了解到,台灣醫生們的耐心和服務意識,從醫科大學讀書時候就開始根植在腦子裡了。

台灣的私人醫院裡,醫生沒有底薪,收入全部靠看病的提成,沒有病人就沒有收入。醫生需要用醫術和服務態度來吸引病人,所以,台灣醫生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一直就很好。

台灣公立醫院醫生收入是大陸公立醫院收入的十多倍,台灣醫生對病人的服務意識,也遠遠強於大多數大陸公立醫院的醫生。

歷史上,醫家都會說:「病人是醫生的衣食父母。」

我國大陸的大多數公立醫院裡,醫生收入菲薄,但是,醫生的收入雖然少,但歸根到底,醫生的收入,還是來自病人。

醫生給病人看了病,收了病人的錢。從某種角度來說,病人供養了醫生。病人取得健康,醫生取得報酬,醫患是一種平等互惠的關係,所以,不是醫生高高在上的「求醫」,而是「就診"

有一段時間,天天有醫學生在我微博上留言,要我去說明,醫療不是「服務業」。也許,在許多醫學生的心目中,「服務業」的地位低下。實際上,職業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社會分工後,每個人都在服務他人獲取報酬。

我記得廣州@蓮之花口腔 的創始人@種牙匠黃建生 教授和我說過這樣一番話:「醫療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業。醫療過程中,醫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疾病問題,病人付了錢,醫生也不一定能夠醫好病。如果醫療是完全的服務業,那麼醫不好病醫生就不應該收錢。但事實是,病人來看病就要付錢。所以,醫療不是完全的服務業。醫療又是服務性很強的行業,醫生和病人有了良好的溝通,醫生有比較好的服務態度,即使醫療結果不盡人意,病人也往往會理解醫生。也就是說,醫生的服務,可以彌補醫療的缺陷。因此,醫療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業。」

我和黃建生教授也聊起過,為什麼中醫很少會有醫療糾紛的問題。按理,中醫的治療效果,遠遠比不上外科的治療效果那麼立竿見影,那麼好。但是,外科的醫療糾紛,卻遠遠比中醫的多。這是為什麼呢?

我和黃教授都認為,中醫和病人的溝通比較充分,中醫的服務,彌補了醫療的局限性,使得醫患糾紛大大減少了。

上面,就是我做20年外科醫生的感悟。

在這裡,我要寄語醫學生們,在踏入醫科大學的那一天起,就要有對病人的服務意識,學習花時間和病人多溝通。記住,醫生的良好服務,可以彌補醫療技術的缺陷。

請住院醫生的病歷里,不要再出現「前來求醫」的字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衣山貓 的精彩文章:

失控的是賓士車還是人的理智?
眼鏡蛇能咬死牛嗎?人吃了有蛇毒的肉,會中毒嗎?

TAG:白衣山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