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今年才過去3個月,「減負令」就有這麼多!有人說,「減負」這次動真格的了…… | 特別關注

今年才過去3個月,「減負令」就有這麼多!有人說,「減負」這次動真格的了…… | 特別關注


中國教育報


ID:Zhongguojiaoyubao


關注




「減負」可算得上是今年兩會最「火」的教育問題了,從政府工作報告到各位代表委員的熱議,「減負」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2018年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不斷有與「減負」相關的文件、政策、講話出台,甚至有媒體說「減負這次是動了真格的」。




今天,小編就推薦微信公眾號「雨果君長大了」的一篇文章,

和您一起梳理一下,2018年來,有關「減負」的政策、文件等,政策的重點都是啥?為學生減負,家長又能做點什麼呢?





減負問題,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討論過。最近一次大規模討論是2013年教育部推出的「減負十條」。




對於減負,很多人這樣說,「減負」喊了這麼久,似乎孩子身上的負擔一直都有。有這些疑問的家長們,小編好好和大家分析一下。




2018年來,國家層面出台、發布的與「減負

相關的文件、政策、講話主要有四個:




一是

《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2018年2月13日);



二是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2018年2月12日);




三是

《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四是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今年兩會上接受記者採訪的回答。




嗯,主要是上面四個文本,要參照起來看。




關於治理

校外培訓機構的文件









——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審核備案並向社會公布。





小編解讀:


這次整治主要針對培訓機構中開展的學科類培訓

超綱、超前

的問題。現在課外培訓已經影響到正常課堂教學了,大家都去超綱、超前培訓,真正到上課的時候,老師很難按正常教學進度講課。這對於沒上培訓班的很不公平。為了跟上進度,原來沒上培訓班的孩子也只得跟著去報班。這是經濟學上的「

劇場效應

」。




——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並依法追究有關學校、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小編

解讀:


這意在斬斷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培訓班變相擇校的通道。之前,有學校通過培訓班選拔學生,家長稱這類班為「占坑班」。這一條是直接指向「占坑班」。




——堅持依法從嚴治教,堅決查處一些中小學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嚴厲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堅決查處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小編解讀:


如果說上兩條是從課外解決問題的話,這一條就是從課堂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管你在外面學沒學,老師必須從零講起;老師如果通過不講或少講的方式誘導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是要嚴查的。




——各地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民政、人社、工商(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負責的省、市、縣三級工作機制,全面做好組織實施。





小編解讀:


請注意!請注意!請注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近年減負史上第一次多部門聯動糾查。以前減負都是教育部門一家喊話,但這次是4個部委聯合發文,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共同來查,說明減負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兒。




關於規範基礎教育競賽的文件







同樣來給大家劃劃重點。




——批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應有法律法規或省部級以上文件為依據,堅持從嚴控制、嚴格審批,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小編解讀:


最後一句話要注意:

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原則上,實際上就是不允許。




——現有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一律按管理許可權進行重新核准,並在批准部門官網上公布活動組織時間、內容、範圍、組織方式、監督方式等。未經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





小編解讀:


這條好理解,就是說要延續下去的競賽等活動,必須重新核准!最近的幾大杯賽臨停,和這個原因也有關係。但能否最終核准,就要看是否「遵循教育規律,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

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的獲獎結果只能視為榮譽,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





小編解讀:


就是不能靠這個來擇校!目標直指減負,讓競賽活動變為學生自身愛好,而不是大面積的參與、全員參與。




關於普通高校招生的文件







這個看似和中小學生減負沒有關係,但大家知道,高考就是指揮棒。高考改,中小學會跟著轉。所以從減負的角度看,這個文件中有一個重要信息:




——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 國家民委 公安部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相關規定,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小編解讀:


也就是說,從這屆學生開始,全面取消各類加分項目。

「全面取消」幾個字很關鍵,學科競賽、省優秀學生、體育特長,都不行了。

這是讓大家好好回歸到學科知識學習本身。有特別才能的,可以參加自主招生去;高考的通道中,不比課外的這些東西了。




關於教育部長陳寶生的答記者問




2018全國兩會中,陳寶生部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專門談到減負問題。




——

我們講的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指的是違背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這一部分,我們把它叫做負擔。

在這個以內的,我們把它叫做課業、學業,叫做必須付出的努力。





小編解讀:


部長作了「名詞解釋

,說減負主要是指超綱的部分。注意,正常的課業負擔是必須有的!這個也請大家充分理解,學習還是要努力去學,不是說一減負了就放養了,什麼都不管了,不對,還是要努力、刻苦學習。系統知識的掌握,不努力是不行的,這一點,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該監督的監督,該嚴格要求的還必須嚴格要求。




——

培訓機構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補充,我們現在要整頓的是違規的這一塊,超前教、超前學,違規辦學、沒有資質辦學,整頓治理的是這一塊,這一塊負擔很大、很重,學生痛恨、家長無奈、機構賺錢,這種狀況是不允許的。





小編解讀:


這裡說得很清楚了,是要治理哪些培訓機構,以及治理培訓機構哪些方面違規的行為。




——

一是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繫紐帶,這個一定要割斷。培訓機構可以搞各種培訓,但是不能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義務教育階段涉及的各科都不能搞,要割斷這個。還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不把它作為招生的憑據。公辦學校不準搶生源,用這些辦法逐步減輕負擔。二是綜合治理,我們會建立起一個健康的教育秩序,構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過重的學業負擔會逐步降下來。





小編解讀:


第一條,是正在做,這也將對家長們的選擇產生根本影響。總的來看,

就是要讓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估計將來的一些有力度的工作,都會在這方面展開。




重點來了……



分析下來,關於減負,就是以下這麼幾條:





對培訓機構來說,

這次是多部門聯手整治,是動真格的了。校外培訓機構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十分清楚。




對學校來說,

好好上課,這比什麼都重要。




對家長來說,

有的家長很難抉擇,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了?怎麼報?小編以為有幾條:




一是

該培養孩子啥特長就培養啥,英語、音樂、美術、體育,都可以啊,這些對孩子成長都是好事兒。在給孩子培訓班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那些有資質、符合相關規定的正規校外培訓機構;




二是

放平心態,不要完全靠這些幫助孩子上一所好學校,沒有了這個功利心,也就不會讓孩子有太大壓力了;




三是

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特別是孩子有心理上、學業上的困難時,一定要在身邊指導,過去有啥就往培訓班送,實際上很多時候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現在是讓家庭教育回歸的時候了。




授權轉自| 

雨果長大了


正文圖片來源 | 教育部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一心想當個好媽媽,沒想到卻成了假媽媽 | 精選
淚目!當你選擇相聚,而他走向別離……請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 深呼吸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