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塊碑,乾隆御筆撰寫,引毛主席周總理駐足細讀

這塊碑,乾隆御筆撰寫,引毛主席周總理駐足細讀

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獨有的特點之一,也是清朝政府極為重視的涉及政教政策的焦點問題。清廷推崇和利用藏傳佛教政策,最終確立「政教合一」政治體制,同時提高了駐藏大臣的地位和權力,強化中央政權對西藏地方的治理,並加強對藏傳佛教的管理,以杜絕各種流弊。圖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舉辦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

御制《喇嘛說》碑,1792年立於北京雍和宮,碑文以滿、蒙、漢、藏四中文字制,漢文系82歲乾隆皇帝御筆,通過一篇長達2179字的論文,解說了康熙皇帝將西藏格魯派喇嘛教傳入蒙古的緣由和經過,詳細記述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民族政策,包括用「金瓶掣籤」的辦法選定達賴和班禪的轉世靈童接班人,和實行獎懲分明的法制管理制度。

漢字碑文是乾隆御筆工整楷書,主文和夾注相間。碑文說,「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指出這是「安藏輯藩,定國家清平之基於永久」的大政方針。人民網曾有報道認為這是乾隆實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移其宜」策略的「天機泄露」,是承上啟下安邦治國的政治綱領。這碑文曾引起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興趣和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他們來雍和宮時,都在碑前駐足細讀。

圖為清順治皇帝嘉勉五世達喇喇嘛的諭旨。順治帝多次遣使延請五世達賴。1653年冊封五世達賴喇嘛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菩提瓦赤拉呾喇達賴喇嘛」,頒給金冊、金印,並花費巨資特地設計建造了具有漢藏兩種建築風格的黃寺,供其居住。

圖為五世達賴喇嘛印

圖為康熙皇帝冊封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誥底稿。康熙五十二年(1713)又冊封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頒給金冊、金印,對格魯派的又一大活佛系統的權力、地位予以正式明定。

圖為清康熙皇帝就管好西藏之事給六世達賴喇嘛的諭旨。

圖為七世達賴喇嘛謝派大臣駐藏辦事奏書。格桑嘉措(1708-1757) 藏傳佛教格魯返(黃教)領袖達賴七世。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承認其為第七世達賴喇嘛。次年在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乾隆十六年(1751),清廷令他掌管地方政權,黃教的政教合一即從此開始。

八世達賴喇嘛印

從上到下為:大將軍福康安等奏報金本巴瓶到藏,八世達賴喇嘛歡欣迎奏情形折;大將軍福康安奏報七世班禪謝賞哈達並送金本巴瓶至藏片;駐藏大臣和琳奏報八世達賴喇嘛因廢吹忠頒給金本巴瓶謝恩折。

左圖:北京雍和宮進行金瓶掣籤的金瓶和象牙籤(原件藏於雍和宮);右圖:拉薩大昭寺進行金瓶掣籤的金瓶和象牙籤(原件藏於西藏博物館)。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清朝時期的中央政府頒布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明確了對活佛轉世事務的管理,正式制定對大活佛轉世實行金瓶掣籤的制度。

有關活佛分級管理的文獻展板

以上圖片內容來自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舉辦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遊客可憑身份證免費領票入館參觀。

門口厚厚的留言冊:「對於學習和了解西藏文化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希望今後進一步開拓新的專題性展覽!」「我愛西藏!長大我要去看看西藏」……(中國西藏網 圖、文/王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南巡歸京,遇一小孩稱其為爺爺,最後被戍邊將軍怒斬!
跟乾隆朕一起到宮裡,過大年嘍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