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缺啥曬啥,這個結論是認真的么?

缺啥曬啥,這個結論是認真的么?

仲春一過,陽光的熱度一天比一天好。這個時候,最適合三五好友,再牽著一條小狗,去戶外隨便找一塊光線充足的地方,半躺半卧慢慢地曬。

這樣的姿勢,一年四季只有仲春可以擁有。孟春微冷,季春花又落了,再入了夏,早上七八點鐘就是能灼傷皮膚的白光,一直持續到秋天,卻又是一副西風殘照的冷落光景,冬天更不用多說,偶爾才會遇上一兩個可以抱著太陽取暖的好天。

仲春不一樣,可以去河水渙渙的地方曬,不用擔心會著了風邪,也可以尋幾棵花樹,在花影婆娑中睡過整個午後。曬的同時,目光所及之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人抱著一個手機,也沉醉在另一種曬當中:線上曬。

達人曬微博、學生曬QQ、普通青壯老年則曬微信朋友圈。微信剛推出那幾年,身邊的青壯年都玩兒得不亦樂乎,個個以剛get到一項新技能的姿態在朋友圈更新著自己的春夏秋冬和喜怒哀樂。

漸漸地,「熱戀期」一過,有不少人一年就發一兩條朋友圈狀態,不少人對狀態設置了部分可見,不少人乾脆關閉了朋友圈,還有部分「落伍者」比如我,還默默地堅守在微信朋友圈的陣地,定期或不定期地曬一條生活狀態。

中老年群體取而代之,迎頭趕上,網癮少年一樣地活躍在微信朋友圈。曬孫子、曬旅遊、曬美食、曬無須曬之物……就像當年剛剛get到微信新技能的青壯年一樣。

但是現在,這一群中老年正抱著一顆忐忑無比的心試圖戒掉「微信曬」。原因是,他們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正在以厭棄一個不懂時尚的土包子的眼光鄙視他們頻繁曬微信的行為,如同當年那群玩膩了「微信曬」高高在上鄙視他們的人一樣。如今,他們以復仇者的架勢捲土重來,重複著那套老話:缺啥,就曬啥。

「缺啥曬啥」這句結論不知是誰下的,我猜一定是知乎上的哪位富含專業知識的高人,不然怎麼影響力這麼大,如洗腦了似的根植於很多人的認知觀念中?

曾幾何時,我也厭棄朋友圈的各種曬,其實更多地是為了節省刷朋友圈的時間,對圈裡80%以上的人所發的狀態選擇了屏蔽。不過一年前,我解除了對這些人的禁閉,選擇了全盤接收。朋友圈又從一個門庭冷落的寒冬變成了一個雀喧鳩聚的酷暑。

顯然,看所有狀態不符合我一度的審美習慣,YOU KNOW,我以前只看詩友、醫友、植物友、鐵杆老友和學生(家長)的狀態,現在要看各種高度磨皮的自拍美照、五花八門的廣告推銷、真實性有待商榷的健康網文、義憤填膺的教育心得、無病呻吟的自我消遣,還有到此一游的景點拍照……看這些雖然偶爾耗肝血,好在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讓我可以以一個業餘心理學家的視角打量微信曬圈這一行為。

大家曬微信的習慣已然正在悄悄發生著轉變,從一開始的「天真曬」變成了如今的「克制曬」。前者沒心沒肺,就如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後者客觀理智,如同窮盡心思規劃的一場旅行,各有各的好處。網路上的那句洗腦式的「缺啥曬啥」的結論放在這兩種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立足點。

第一,「天真曬」。比如我媽,每次帶她去逛景點都要用微信小視頻發十幾條狀態。有次實在沒忍住開玩笑地問她:「你髮狀態這麼多,不怕有人嫌你刷屏么?」她則一臉不在乎的樣子:「誰會嫌我呢?玩得高興不成了。」看來,我這是屬於庸人他擾的瞎擔心,她那麼天真無邪地曬自己的生活狀態,礙我什麼事兒?

這類曬法不單屬於我媽那樣的中老年群體,還有另一類早已不在乎他人眼光和看法的「覺悟者」,比如黃磊。有次朋友問他天天曬美食是不是屬於「缺啥曬啥」,他嘴角一揚不失風趣地回道:「你看我像缺飯吃的人?」顯然,常常曬美食的人並不等於缺飯吃,畢竟,這年頭,缺飯吃的人確實也罕見。

我有一個居家型的老師就和黃磊一樣,廚藝雖然不高,但每次在朋友圈看到他一本正經曬美食的樣子,真的好有童趣。我相信,看到他用心曬美食的人一定能感受到這分天真無邪的美好。

第二,剋制曬。大部分的人,都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知識群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這類人既不會選擇毫無保留的「濃妝艷抹曬」,由於人類自我表現欲的驅使,也幾乎做不到不曬。當然我很佩服那種開通了微信朋友圈卻永遠都是空白狀態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就像薛寶釵的雪洞屋子,有點讓人瑟瑟發冷的感覺,這類人要麼是懶,要麼是忙,要麼是甘於寂寞的清修者。

大部分的人,選擇的是「克制曬」,在朋友圈髮狀態時選擇「略施淡妝」。這是根植於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文化精神:中庸。他們覺得如果曬得過度頻繁或者不曬,都是失禮的一種表現。

孔子的高徒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並不是打消內心想要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生活狀態的念頭,而是克制自己,戰勝自己,既不能為所欲為地任性曬,也不能存天理,滅人慾,什麼也不曬。

這克己的功夫,全在一個「勿」字。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在微信曬上,就是「非禮勿曬」。曬是可以曬,但是要做到合理化。不是不可以發,但要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地發。毫不剋制地髮狀態,不僅會呈現出一個沒有心機的你,更多地是在告訴圈友們:我不懂克制自己的情緒。

克制曬雖然很累心,就像經營偌大社交圈裡的人際關係,要面面俱到,誰也不得罪,也展示了一個恰到好處的自己。但這類曬法就好比是佛教北宗的「漸悟法」,要有唐僧取經的恆心和毅力,方能漸次修行,心明累盡,最終達到無我正覺境界。

還有一類「心機曬」,也許才是缺啥曬啥的最佳詮釋範本。心機曬品牌LOGO,曬戶外高端裝備,曬名車MAKE,曬自認為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擁有的稀有品,比如珍稀犬種。不過,這類低IQ式的曬法現在不多了,畢竟在一個成熟的文明社會裡混,誰會一直這麼沒覺悟呢?

在這所有曬法中,天真曬顯然最可取,但也難度最高。就好比微信前一向推出了一個周期可見的新功能。有人選擇了三天可見,有人選擇了半年可見,幾乎絕少有人(像我這樣啥都不在乎朋友看的人)會選擇永久可見。

天真曬就像是將自己的生活全盤呈現在朋友圈,但是又不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都往上搬,而是不失品味,甚至略有獨特的審美觀。這類人不多,但在你朋友圈裡一定有。

沒心沒肺什麼都喜歡搬到朋友圈狀態中的這類「天真曬法」顯然還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初級階段,而難度最高,需要不斷修鍊才能養成的「天真曬」則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澄澈自如的一種狀態。

這類天真曬的人儼然已經心性空空如也,他們不在乎圈裡拋來的質疑目光,有獨屬於自我的一種審美表達方式。這種曬法,目的是「in pursuit of the beauty of life」(追求生命之美),而不是「in need of something」(缺啥曬啥)。

文/玄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玄譚 的精彩文章:

雙面李逵:天不怕地不怕,殺人不眨眼的魔君,卻也有真性情,卻也是麵人兒?
玄枵館:傳統節日傳達的無言之美以及廣大和諧的生命精神

TAG:國學玄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