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若此人出山,諸葛亮龐統也畏忌三分,司馬懿靠邊站
三國這段70多年的動蕩歷史,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後代對其討論一直沒有斷過,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1994年、央視的《三國演義》,2010《新三國》,吳秀波主演的三國題材的《軍師聯盟》現在在熱播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可以說三國一直在討論,《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也是改變三國題材的小說改變成電視劇 ,講述了曹操迎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之時,漢獻帝劉協周旋列強之間,與同道攜手復辟漢室的故事,電視劇好與壞不做評論,結局一定是司馬懿的,司馬家最後獲得勝利的。
司馬懿曾是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可以說諸葛亮後期遇見司馬懿是人生最大的對手。卧龍鳳雛幼麟冢虎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等人,「卧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就是出自司馬徽之口,而諸葛亮、龐統對司馬徽也十分敬重,可見司馬徽的才能之高。
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關係甚密。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被龐德公稱為「水鏡」水鏡先生有多厲害,不管是正史還是小說上都沒有寫,但是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等人,司馬徽前面拚命幫諸葛亮、龐統打廣告,就是為了讓劉備得到這兩人,諸葛亮跟劉備出山,司馬徽說:「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惜哉!」這就可以看出他對他對天下大勢的分析,
不出所料,孔明遇見劉備以後,劉備對諸葛亮,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但是在關羽張飛被殺以後,在劉備夷陵之戰兵敗,病逝白帝,以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前三次北伐並沒有遇到司馬懿,交手的往往是曹真張郃、郝昭等魏國名將。曹真病逝後,司馬懿到西線主持大局,才有了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後兩次交手。司馬懿在與諸葛亮最後的一場交戰中,,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最後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百姓跑來報告,司馬懿派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窮寇莫追』收軍退回。當時有人傳:「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笑說:「這是因為我長於預測活人的事,不長於預測人的生死啊。歷時七年的諸葛亮北伐至此結束。諸葛亮以一州之地強攻雄踞中原的曹魏,縱使竭忠盡智,終因實力懸殊而難以實現其戰略目的,
可以說諸葛亮,龐統出山是都是司馬徽起的作用,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的冢虎,指的是盤伏在石冢中的猛虎,比喻待時而起的大才之人。不同於「卧龍」、「鳳雛」等飄逸雅緻的綽號,聞之令人望而生畏。這個稱號很符合他的形象,司馬懿的一生可以說是隱忍的典型代表,有人說冢虎也是司馬懿給司馬懿起的,那麼卧龍鳳雛冢虎三人都與司馬徽有說不清楚的關係,如果他出山,以他的本領,諸葛亮,司馬懿龐統,都可能會畏懼,不過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


※新《三國》與《三國演義》的差距通過這兩個片段對比就能看出來
※我所知道的三國(二)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