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莊子躲飛機與文人相輕

為莊子躲飛機與文人相輕

俗話說,自古文人多相輕。每到時代風雲變幻之際,文化版圖分化重組,文人之間相互看不起的糗事就更多了。

晚清以降,西潮激蕩,中國傳統文化幾可說風雨飄零,一些被視為「抱殘守缺」的老夫子,憤懣之餘,很容易就變成了狂狷之士,一代名士劉文典,即為其中之一。

相傳,八年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時,某天日軍飛機來襲,大家紛紛往防空洞跑,劉文典老先生也不例外,半路上,他看到了小他十來歲的沈從文教授從身邊跑過,他忍不住譏諷道:

陳寅恪跑是為了保存國粹,

我跑是為了保存《莊子》,

學生跑是為了保存文化火種,

可你這個該死的,什麼用都沒有,跟著跑什麼跑啊!

這個話確實很沒有風度。首先,人死如燈滅,都是黃土一抔,躲飛機並不需要任何別的理由,誰也別笑話誰。其次,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沈從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遠遠在劉文典之上。

但或許也正是預見到了後面這一點,才讓劉文典心氣不平,大發牢騷。

以學問而言,劉文典以治《莊子》名世,他本人曾放言:「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此話雖然狂妄,但至今學界基本上還是認可劉文典為近代研究《莊子》第一人。

劉文典本人傳統學問深邃,讓他服氣的只有一個陳寅恪。他曾如此說道:「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應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朱自清該拿四塊錢。可我不會給沈從文四毛錢。沈從文都是教授,那我是什麼?那我是什麼?我不成了太上教授了嗎?」

劉文典的怨氣源自他對「新文化」的極度不認可,所以,不僅是沈從文,朱自清、聞一多、巴金等新文學巨子,他統統瞧不上。然而,無可奈何花落去,劉文典的《莊子》研究雖然做到了當時第一,甚至近三百年第一,但畢竟對庄學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懂那玩意的人就更是寥寥,比不上新文學乃大勢所趨,擁護者眾,劉文典的知名度也就不能不被他所瞧不上的那些小字輩甩了好幾條街!

正所謂牢騷太盛防腸斷,做人還是氣順一點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他是兩晉南北朝最出色的政治家,卻因為說了一句名言降低影響力
「八部書外皆狗屁」的道理

TAG:孔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