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發現的三大規律

科學發現的三大規律

縱觀以往重大科學發現的過程及軌跡,可以歸為三個類型:「攻關型」、「挑戰型」以及「機緣型」。今天,咱們先看其中的規律之一「攻關型」。

「攻關型」科學發現是指面對的問題明確,已設定要達到的目標,從而進行科學研究,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達到目標的途徑不確定。研究者根據前人的經驗及數據,憑藉自己獨特的邏輯思維,採用先進的科研手段,通過努力與合作,不折不撓逐漸向目標趨近。

606的發現

606的發現是「攻關型」科學研究的一個經典案例。在中世紀,梅毒是一個可怕的疾病,當時的治療手段只有重金屬汞,毒性極大,效果不理想。所有的科學家都知道梅毒的危害——目標明確,但缺少解決問題的方法。德國Paul Ehrlich博士以砷為核心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瞄準梅毒的治療。但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無法證明這些砷製劑的有效性,秦佐八郎的加入與他建立的梅毒兔的到來打破了沉寂。1909年,日本學者秦佐八郎(Sahachiro Hata)以治療梅毒為目標,帶著他成功建立的兔梅毒模型,來到Ehrlich博士的實驗室,對一系列含砷化合物進行測試,終於在篩選到第606個砷製劑Arsphenamine時,找到了治癒梅毒的「神奇子彈」(magic bullet)。這一神奇的抗梅毒藥被命名為Salvarsan,即606,從1910年開始風靡全世界。不懈的努力,科學的思維,完美的合作,成就了Paul Ehrlich對抗梅毒的成功。

Salvarsan

HIV的發現

HIV的發現是「攻關型」科學研究的另一經典案例。艾滋病被認為是現代的「絕症」。1980年,一名同性戀者因不明原因高熱住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最終發現他患卡氏肺囊蟲肺炎,1981年另一名患卡波氏肉瘤的同性戀者在紐約入院。這些病人的共同特點均為免疫力極度低下。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將這一類同性戀者特有的疾病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AIDS。此後全世界陸續發現及報道此類疾病,感染人群擴展到非同性戀者。因病因不明,無有效治療手段,全球一片恐慌,許多人取消了旅行,公共浴室及泳池關閉,人們談艾滋病色變,並傳出「上帝要以此病摧毀人類」的言論。

尋找艾滋病病因,是人類掙脫這一病魔威脅的第一步。目標確定了,全世界的科學家投入研究,其中包括了世界著名的科研機構。1982年,法國學者Rozenbaum發現一同性戀AIDS病人,並於1983年1月將這一病人腫大的淋巴結送到巴黎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與病毒學和病毒腫瘤學系主任Luc Montagnier合作,展開了對AIDS的研究。他們首先關注到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Human T-cell leukaemia virus,HTLV),這種逆轉錄病毒能摧毀人類的免疫系統,導致淋巴細胞異常增生。Fran?oise Barré-Sinoussi 則專註於逆轉錄病毒的研究,她將淋巴結中細胞與白介素-2培養,在兩周中每2天檢查一次培養基上清液,終於發現了逆轉錄酶的蹤跡。按常理,HTLV感染會引發細胞的大量異常增生,但出乎研究人員意料,次日培養基中的細胞意外發生了大量死亡的現象。在排除了其它可能引起細胞死亡的因素,如培養基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培養環境不合適等之後,研究人員大膽提出了一個假設,這可能是一種根本不同於HTLV的全新病毒,可能正是它通過導致淋巴細胞的大量死亡而誘發艾滋病。為了證實這一想法,Fran?oise Barré-Sinoussi將健康人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放入含有病毒的培養基中,病毒得到了新鮮「食物」,逆轉錄酶的含量急劇上升,隨後又發生細胞大量死亡的現象。在電子顯微鏡下,病毒進攻淋巴細胞的圖像顯示了導致AIDS的全新病毒,HIV終於被發現了。從此,人類知道了真正的敵人,可以同AIDS正面作戰了。因發現了HIV,兩位法國科學家Luc Montagnier與Fran?oise Barré-Sinoussi分享了2008年諾貝爾獎。正是他們紮實的基本功,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嚴謹精神,增添了榮獲諾貝爾獎的勝算。

作者肖飛教授採訪Fran?oise Barré-Sinoussi

新放射元素釙和鐳的發現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首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學者。1896年,Henri Becquerel發現元素鈾具有放射性,不依賴於外界能量即可釋放出類似X線樣的透視射線。當時的科學家對這一發現表示懷疑,居里夫人在1898年選擇研究鈾的放射性作為研究生題目。她選用了其丈夫居里博士發明的靜電檢測儀。居里夫人發現,鈾的周圍空間存在靜電,其能量隨著鈾的質量增加而增加。她證明了這种放射能量不依賴於分子間的作用,而是來自鈾原子本身。數據已可滿足論文的需要,但居里夫人沒有放過一個異常的現象。當時,在檢測鈾放射性時,瀝青鈾礦和雲母鈾礦的放射性是鈾的4倍,居里夫人做出重要假設:可能有更強的放射性元素存在。最終他們找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1898年7月,居里夫婦發表文章,宣布另一放射性元素的發現,並以他們的祖國波蘭命名這一元素為polonium(釙)。因這一系列發現,居里夫人與其先生居里及Becquerel共同分享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一家人出名了,他們夫婦同時當上了教授,並有了自己的實驗室。按常理,他們可以專註於全球講學,帶帶學生。但居里夫人沒有沉浸在享受中,她採購了數噸瀝青鈾礦,與先生及團隊住進實驗室,對礦石進行洗脫及重結晶,尋找下一個放射性元素,從而發現了鐳(radium)。分離radium的難度較發現釙大得多,期間,居里先生去世了。經過不懈的努力,忍受著丈夫去世的悲痛,居里夫人終於在1910年分離出了純凈的鐳,並放棄專利申請,推動將鐳用於腫瘤的放射治療。基於居里夫人的傑出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居里夫人。

「攻關型」科學發現的特點

以上三個典型案例顯示了「攻關型」科學發現的特點。科學家們充分利用自己積累的科學知識,在前人的科學發現基礎上,以獨特的科學思維方法,通過團隊合作,採用合適的工具,循序漸進,執著地向目標挺進。

正如發現維生素C的諾貝爾獎獲得者Albert Szent-Gy?rgyi總結的:「看到所有人都熟視的,想到沒有人能想到的」(to see what everyone else has seen and think what no one else has thought before)。在想到的同時,科學家們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他們的想法,完成了科學發現。所有人都看得到日月星辰,循環往複,所有人也能看到瓜熟蒂落,但只有牛頓想到了萬有引力,用實驗證明他的三大定律。

至於科學發現的另兩個規律「挑戰型」及「機緣型」,留待下次再說。原文刊載於《康復·生命新知》

文章這麼長,是要挑戰我的眼嘛

好文不怕長嘜。再說,小編為了你們,還第一次玩了配音。你敢贊,小編就敢再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百年內,人類或將在新科技加持下「進化」成「跨人類」
美國醫師學會對下背痛的治療建議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