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很簡單,很雍正。

很簡單,很雍正。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史夫子



「繁華過後,你才能明白簡約之美。」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雍正

更多人想到的大概無外乎是


拚命三郎、工作狂、宅男、強迫症、刻板、冷酷、寡恩......


但正如每個人在生活里都是多面體


真實的雍正無疑還是個藝術家


他崇尚極簡

又深知制瓷之道


那些由他參與制出的瓷器


儘管簡單


卻很雍正



▲色釉瓷壺 美人肩




▲鬥彩開光折枝蓮紋蓋罐







在燒瓷的過程中,這些瓷器的最終成型,都或多或少融入了雍正的設計理念。而這股極簡之風的盛行,一是因為當時的西洋器物還沒開始風靡清廷,巴洛克運動仍在醞釀之中。二是燒制技術的不完備。除此之外,雍正隱忍內斂的性格,反應在瓷器上,便是這異於花里胡哨的淡雅與簡潔。



雍正出生時,因為生母烏雅氏的位份卑微,而不得已將他托給佟佳氏撫養。這種生母不在身邊的感覺,時時令他覺得孤獨寂寞。他變得敏感多疑,也學會了凡事要多忍耐,要懂得自我保護。在皇子們為了帝位明爭暗鬥的時候,殘酷的鬥爭讓雍正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習慣。而這一切的默默隱忍,反應在審美上,正是他對淡雅、極簡之物的鐘愛。






那麼這些令雍正愛不釋手的瓷器,究竟美在何處呢?




【以「小」為美】

 




莫道瓷小難玩味,小中自有玲瓏


無論杯盤碗碟


雍正似乎更偏愛小瓷


這些瓷器歷經了精細的淘洗


再施以顏料點染


自呈其小而秀,小而潔之態





▲胭脂紫釉碗




僅有4.8厘米高的胭脂紫釉碗,碗里飾有暗花和雲紋圖樣。





▲淡黃釉瓶




小件的淡黃釉瓶,有著細頸和溜肩。





▲單色釉





▲青花錦桃紋盤





▲粉彩瓷碗





▲團蝶紋碗




【以「柔」為美】


 一盞柔美的瓷器


大概就像一位笑靨盈盈的婀娜女子


或像一株起舞於風中的花卉


它的輪廓自帶韻律


那是一葉悠然又舒緩的樂章


它的色澤不艷不媚


即便是彩瓷


亦是色調淡雅


胎質輕薄而細潤


雍正一向視彩瓷和單色釉為心頭愛


他所傾向的釉色大多偏於柔和


紋飾也更加纖巧





▲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綠中帶黃的秋葵綠釉如意耳瓶,瓶內施以白釉,淡雅宜人。





▲粉青釉茶壺




通體呈青色的粉青釉茶壺,素潔無紋,觸感柔滑。





▲天藍釉雙龍耳瓶




這一時期的彩瓷,包括了五彩、粉彩和鬥彩,尤其是粉彩,在當時頗具盛名。可以說彩瓷是最能體現雍正對簡潔柔美之風的追求,它們並不華美絢爛,也不儘是彩繪的堆砌,正相反,這些瓷器在用色上講究彩中帶素,且多用淡色,使得即便是彩瓷,也更外柔和。





▲粉彩牡丹紋盤



▲粉彩松鶴蝠壽折腰小杯一對





▲粉彩





▲彩瓷





▲彩瓷




【以「秀」為美】


 雍正時期的瓷器


最是需要定晴細看


那一個個人物,容貌清修


大有弱柳扶風之態


器間的一草一木,無不是枝葉簡單


一波一浪,無不是紋路秀美


它的留白恰到好處


久看並不刺目


反倒潤目凈心





▲窯變釉弦紋瓶




窯變釉弦紋瓶有著細細的長頸,扁扁的圓腹,瓶身有7道弦紋,甚是秀美。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頭瓶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頭瓶的瓶口呈蒜形,頸短腹圓,瓶身有凸花和彼此纏繞的蓮紋作裝飾。青色的釉面顯得潔凈瑩潤,瓶體的輪廓也極富動感。





▲粉青釉尊




粉青釉尊最大的特點便是它那不規則卻又優美的線條,雋秀又嫻雅。





▲鬥彩





▲鬥彩





▲粉彩蟠桃紋天球瓶




雍正時期雖以仿古見長


尤以仿燒宋代名窯及明代青花最勝


但在「仿古暗合,與真無二」之外


仍難掩其妙境


那便是一種「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質樸與簡單





▲鬥彩





▲彩桃花紋直頸瓶




人們偏愛雍正時期的瓷器


正是傾心那份純粹


它小巧秀雅,柔和溫潤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也因為這些瓷器


雍正成了名副其實的藝術家


可以說無論一瓷或一人


簡單便是真


簡單亦是美


像這樣很簡單很雍正的一瓷、一人


又怎能不教人沉醉





▲青花鏤空山水人物盆





▲鬥彩纏枝花卉紋碗





▲青花仕女嬰戲盤





▲鬥彩雲龍紋天球瓶


END


您的閱讀、留言與轉發,


就是史夫子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夫子說 的精彩文章:

快手主播欺負殘疾人還想逍遙法外?休想!這渾水夫子我趟定了!
型不型全看他 最佳型男智能剃鬚刀Top 3

TAG:史夫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