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杜聿明為什麼解不了黃百韜之圍?原因其實是這個

淮海戰役中,杜聿明為什麼解不了黃百韜之圍?原因其實是這個

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黃百韜兵團被解放軍重重包圍在了碾庄地區。當時杜聿明按照蔣介石的救援命令,乘坐飛機到了徐州,著手組織徐州國軍救援黃百韜。徐州和碾庄之間的距離有60公里左右,非常的近,但是為何杜聿明沒能解黃百韜之圍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杜聿明到達徐州之後,立即命令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率軍東進,準備解救黃百韜。在他們看來,憑藉強大的武器裝備救援60公里之外的黃百韜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可是情況遠遠不是他們想的那樣。當時華東野戰軍一方面以三個縱隊,提前搶佔了徐州和碾庄之間的曹八集等各據點要道,並在侯集、林佟山至大許家一帶區域,實行正面防禦,對國民黨援軍進行阻擊。另一方面以解放軍蘇北兵團各縱隊向徐州東南迂迴,配合阻擊同時設置對國民黨援軍的包圍圈。

當杜聿明率領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東進之後,沿途一路受到解放軍的侵擾,雖然抵達大許家一線,但始終沒法攻破解放軍的阻援陣地。這一方面是解放軍展示英勇拼搏,死戰不退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國民黨援軍有所顧慮,他們害怕解放軍最擅長的圍點打援戰術,害怕不僅救不了黃百韜,甚至連自己都搭進去,所以在救援上實行「尖錐戰術」。

什麼是「尖錐戰術」,就是國民黨援軍走在前面的人少,走在後面的人多,這也就造成國民黨援軍不能全部展開,導致實際參與救援的兵力和援軍總數的不一致,簡單來說就是兵力不足。

蔣介石眼看杜聿明等人遲遲不能為黃百韜解圍,就急電告誡他們:「徐淮會戰實為我革命成敗、國家存亡最大之關鍵」,必須「團結苦鬥,期在必勝」。可是杜聿明等人察覺有解放軍部隊迂迴而來,擔心出了徐州就會成為下一個黃百韜,所以國民黨援軍始終被阻擊在離碾庄12公里處大許家一線,無法突破。

與此同時,華東野戰軍全力加快對黃百韜兵團的圍殲作戰,最終將黃百韜兵團10餘萬人全部殲滅,黃百韜本人被擊斃(一說是自殺身亡)。杜聿明率領的援軍則損失萬餘人,在黃百韜兵團被殲滅後,倉皇逃回徐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蔣介石為什麼昏招迭出,原因是身邊有個地下黨
北洋軍閥三傑中的龍虎狗分別是誰?他們最終都是什麼樣結局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