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唐朝的飲食文化

淺談唐朝的飲食文化

淺談唐朝的飲食文化

松鳴

唐代一般普通人的飲食習慣與後世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雖有米飯,但唐朝的主食以麵食為主,更具體地說,是以餅為主,各種餅多達幾十種(其時各種饅頭也叫餅,餅的概念比後世大)。在唐代筆記小說《因話錄》里就提到「世重餅啖」。各類史書、小說、詩歌里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餅,比如蒸餅、煎餅、胡餅、湯餅等等。

當時的肉食,以羊肉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豬肉雖有但不太多),而羊肉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當時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  唐朝不吃雞鴨鵝肉。因為在唐朝有的時候,雞鴨鵝等禽肉是不算肉的。當時有件趣事:李世民為了防止御史巡查的時候加重各地的負擔,便要求御史出巡不能吃肉。馬周巡視各地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要求給他雞吃。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師。李世民對此的解釋是,他只禁止御史吃肉,但是並沒有禁止吃雞,所以馬周並沒有犯錯。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當時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鱠」,其實就是當今的生魚片。打獵得來的獵物,諸如鹿、兔子、野豬、熊,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菜單里。

至於蔬菜,後世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唐朝都沒有。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當時叫「菘」)、菠菜(當時叫「波稜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白菜是因為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  那麼當時最常見的蔬菜是什麼?秋葵,叫「冬莧菜」,後世已經不大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吃。另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後世這菜叫「藠 頭」,但同樣也很不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  至於做法,當時的做法比較單調,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種,炒菜要到宋代才有。  說到調料。 當時辛香料還是蠻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較複雜的調料,諸如豆豉、豆醬,蔥姜蒜也都有了;不過辣椒當時卻也沒有。

其實,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對外交往頻繁,宗教信仰自由,所以,唐朝的飲食文化非常興盛。在揚州、長安、洛陽、廣州等大城市裡,「街店之內,百種飲食,異常珍滿。」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水陸珍饌,應有盡有。在民間,「無問貧富之家,教女不以針縷績紡為功,但躬庖廚、勤刀機而已。善醯醢菹者,得為大好女矣。……故偶民爭婚聘者,相與語曰:『我女裁袍補襖,即灼然不會,若修治水蛇、黃鱔,即一條必勝一條矣。』」可見唐人是十分講究吃的。有的新媳婦一到婆家,首先要向家人展示自己的是自己的烹調技藝,故唐詩云:「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唐人所謂的「姑」,就是指婆婆,可見,烹調水平如何,已成為唐人評價媳婦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男人擅長烹調,還能攀龍附鳳,得幸於權貴。「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後。」  僅見之於史籍的唐朝名食就有蕭家餛飩、庾家粽子、櫻桃飠畢飠羅、冷胡突、熱洛河、生魚片、蒸麝麝、皮索餅、駝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鯉尾、對蝦、蝦生、龍蝦、烤全羊、蒸全狗等。

唐朝的飲食文化總體特徵是胡化、養生化、宗教化和藝術化。  所謂「胡化」,就是飲食習慣的胡人化。胡人,「是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稱呼。漢以後也泛指外國人」。唐朝貞觀二年,「遠方諸國來朝者甚眾,……戶部奏:中國人自塞外歸,及四夷前來降附者,男女一百二十餘萬口。」大量外來人口的擁入,不僅帶來了胡人的音樂、舞蹈、服飾,同時帶來了風格迥異的飲食文化。唐朝上流社會很快出現了一股胡化風潮,王公貴族爭相穿胡服、學胡語、吃胡食,並以此為榮。上行下效,很快流行民間。

它主要表現為:其一,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習慣風靡各地。其二,喜食半生不熟的肥鮮。為了保持肉食的肥鮮,唐人烹制動物,常常採用一種極其野蠻的烹制方式。例如張易之加工動物肉,先「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熱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旋轉,表裡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唐人李詹,大中七年被擢為進士,「平生廣求滋味,每食鱉,輒緘其足,暴於烈日,鱉既渴,即飲以酒而烹之,鱉方醉已熟矣。復取驢繫於庭中,圍之以火,驢渴即飲,灰水盪其腸胃,然後取酒調以諸辛味,復飲之,驢未絕而為火所逼,爍已熟矣。」其三,是食用乳製品的範圍擴大。食用乳酪原本是北方人的傳統習慣,南北朝時期,不少土族地主曾想嘗嘗乳酪的滋味,沒想到吃完便瀉肚子,只好望而生畏。唐時,乳酪卻奇蹟般地出現在南方人的飯桌上。白居易詩云:「稻飯紅似花,調沃新酪醬。」這裡「紅似花」的米飯,顯然指用南方特有的紅米煮成的米飯。酪醬,即牧畜的乳汁。它說明南方北方都有飲食乳製品的習慣了。唐人偏愛奶製品,與其營養價值高,可以強體健身有關。唐人之所以能長得高大威猛,豐腴驕艷,可能與其飲食習慣關係甚密,從而產生了女子以胖為美的唐人普遍的審美觀。

唐朝時期,儒、道、釋三教並行,各種文化相互爭鳴,共同發展,極富活力。李氏政權自稱老子李聃之後,極力扶持道教實力,使道教藉助皇權,迅速發展,基本上具備了與儒教、佛教並駕齊驅的實力。作為世界上唯一以養生為宗旨的宗教,它的勃興,極大地推動了養生文化的發展。其一,葯膳和藥酒大量出現。唐朝的葯膳有紫米粥、團油飯、桔皮湯、人蔘湯、阿膠湯、綠豆湯、蓮子粥和各種肉羹,藥酒則有椒蔥酒、海藻酒、鍾乳酒、五精酒、五加酒、地黃酒、枸杞酒、烏麻酒、蒼耳酒、菊花酒。其二,用水果養生美容成為時尚。其三,是飲茶的普及。  除了儒、道、釋三教之外,唐朝還有景教、祆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教派林立,宗教文化較為發達。宗教不僅在飲食上對教徒及教職人員制定了具體要求,而且設立了許多宗教節日,用特有的飲食方式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必須嚴格遵守,這又使唐朝的飲食文化帶有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民以食為天,飲食的高度發展逐漸變得藝術化。我國素來注重飲食烹調,即使在秦漢時期,也基本上實現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標準,烹制了不少美味佳肴。但是,那時候的飲食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文化,還談不上藝術,這是由於當時的客觀物質條件決定的。而唐朝則不然,在有些方面,唐人的飲食已超越了飲食文化的具體形態或實用功能,使之具有了藝術的要素,成為一種既有欣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的藝術載體。例如唐朝的茶藝,便是類似日本茶道的一種藝術,唐人稱為「鬥茶」或「茗戰」,就是比賽茶的烹飪手藝。善烹茶者,被稱為茶博士。茶具用類銀類雪的白瓷,類玉類冰的青瓷,光澤晶瑩,雅緻瑰麗,魅力無窮。陸羽因迷戀茶藝,嗜茶如命,被人稱為「茶顛」,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就出自陸羽之手。

唐代茶的飲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據唐代陸羽《茶經》記載,唐代茶葉生產過程是「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飲用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粉末,再用篩子篩成細末,放到開水中去煮。煮時,水剛開,水面出現細小的水珠像魚眼一樣,並「微有聲」,稱為一沸。此時加入一些鹽到水中調味。當鍋邊水泡如湧泉連珠時,為二沸,這時要用瓢舀出一瓢開水備用,以竹夾在鍋中心攪拌,然後將茶末從中心倒進去。稍後鍋中的條水「騰波鼓浪」,「勢若奔濤濺沫」,稱為三沸,此時要將剛才舀出來的那瓢水再倒進鍋里,一鍋茶湯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繼續烹煮,認為「水老不可食也」。最後,將煮好了的茶湯舀進碗里飲用。前三碗味道較好,後兩碗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飲」。這是當時社會上較盛行的飲茶方法。因茶葉有不同種類,所以還存在另一種方法,將餅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開水沖泡,而不用烹煮,這是末茶的飲用方法。

2018.3.29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盛唐由他一手建立卻又親手毀滅 全國戶數減少一半之多
唐太宗拒編文集傳世,命令史官如實記載國史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