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討好別人,毀掉你的人生

別讓討好別人,毀掉你的人生

文 | 橘子味也

最近接觸到一個新的辭彙,「討好型人格」。

它指的是在生活中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由自主地想要討好別人的人。

和朋友相處,擔心給對方添麻煩;

工作中,放棄自己的想法去取悅老闆的喜好;

在愛情里,則逼著自己去喜歡對方喜歡的東西……

總是擔心別人是否喜歡自己,這個問題,微博有著700多萬粉絲,23歲成為國內知名雜誌《新周刊》最年輕副主編的「天才少女」蔣方舟也時常遇到。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上,她分享了自己關於討好別人的一些經歷。

有一次,朋友問蔣方舟:「你有沒有和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

什麼是真實的關係?

就是你可以與對方發生爭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在對方面前,無需考慮、顧及對方的感受。

蔣方舟的回答是從來沒有過。不管是與朋友,還是與陌生人的相處中,她都很害怕與人發生衝突。

大學期間,蔣方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節目中,如果採訪對象說出一些她不認同的話,即便她心裡已經有很多不滿和想要反駁的話,她仍然會恭敬地說:「老師,您說的真對,再來一段唄。」

與情商、懂事、善良無關,蔣方舟害怕自己說出的話,引發的衝突,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甚至有一次和一任男友吵架,對方打電話來罵她,她沒有任何的反駁,就一直道歉,整整道歉了兩個多小時,而對方還是覺得她很敷衍。

蔣方舟只好把電話掛斷,對方不停打電話來,她就不斷掛掉電話,在這個過程中,她還是渾身發抖的。

蔣方舟將自己的這一系列的行為定義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在意他人的情緒和看法。

自己是不是符合他人的期待了,怎麼做,才能不讓別人反感,受到別人的喜歡?

活在這樣的情緒里,讓人隱藏、丟失了真實的自己,其實是活在了別人的世界裡。

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將「為他人著想」和「討好別人」混為一談,用這種想法裹挾了自己,很容易委屈了自己,過度去取悅別人。

青青在我的朋友圈子裡,是公認的「老好人」。

上學時,她就像《芳華》里的劉峰一樣,小到去食堂打飯,大到特地熬夜幫人做材料,對於別人的請求幾乎從不拒絕。

在很多人看來,青青是一個很懂得為人著想的人,但其實,大多時候她都是委屈了自己來迎合別人。

再好的善良,一旦過了頭,便不是善良,而是卑躬屈膝的討好。

大學畢業後,青青早早就結了婚,對象是家裡介紹的,她說談不上喜不喜歡,父母覺得合適就好。

結婚沒多久,婆家要青青辭掉現在的工作,專心在家照顧丈夫,將來也好帶小孩。

青青一開始是不答應的,畢竟現在的記者工作是她從小就夢想的。

沒想到自己的父母也來勸她,說:「反正丈夫能賺錢,你就在家裡安心當個好老婆就行了。」

那天,在我們面前,青青哭了好久,第二天,她還是去辭職了。

雖然心有不甘,但是青青還是很努力地做好家庭主婦的工作。

她做飯會分三種口味,婆婆喜歡的是一種,小姑子喜歡的是一種,老公喜歡的是一種。

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她也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剛開始的妥協和討好,婆婆管得也越來越多,細碎到回娘家的時間、穿衣打扮都要管。

處處討好別人,就意味著要犧牲掉一部分的自己。

任何一段你需要費力討好的關係,或者你需要費力討好的人,都是不值得的。

就像蔣方舟所說的:「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或故作討喜的樣子。」

蔣方舟和青青都屬於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人,討好型的心理,在生活中是時常出現的,尤其是在社交軟體如此發達的今天。

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QQ空間說說積贊送一個火鍋券的活動。

本來想著,發一個說說也不礙事,如果贊夠了就有火鍋卷了,沒夠那就算了。

結果,那天我被這條說說弄得心神不寧。

每幾分鐘,我就會打開手機,看看現在有多少個贊了,看完贊的數量,又打開空間的訪客記錄看看誰看過我這條說說。

一些關係比較好的,看了說說又不給我點贊,我就在想,是不是我這條讓對方覺得反感了?

就這樣的循環往複中,那天晚上我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成,大半的時間都浪費在了無意義的網路形象經營中。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

發一個朋友圈,必須選上最好看的一張照片,打打刪刪寫出漂亮的文案,心滿意足按下發送鍵。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看看別人在底下的評論如何,數一數有多少個贊。

當網路把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加強了,每個人受到的關注度變得更多了,被人喜歡這個需求被漸漸放大了。

嚴歌苓說:

我發現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之後,原來心裡會如此踏實。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

越在意別人,越關注被人喜歡這件事情,心裡負擔也會越大。

討好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卑微的姿態。低到塵埃里,別人就越容易把你當成塵土來對待。

可可·香奈兒有這麼一句話:「與其經營別人的背棄和不善,不如經營自己的美好。」

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換來別人的看不起和自我的喪失。人生真正該取悅的那個人,永遠是自己。

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心中有方向,步伐踏實,那些他人的評價終究只是浮雲。

討好別人,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不是人生目標,活成最獨特的自己才是。

我們終此一生,不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嗎?

有聲圖書館

「 每一個高效能人士都在讀《自控力》 」

-背景音樂-

張國榮《我》

-作者-

-主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孩子,我為什麼寧可放棄50萬,也要逼你去讀書
玩笑見教養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