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棒打丹頂鶴」到32隻北歸大雁毒亡

從「棒打丹頂鶴」到32隻北歸大雁毒亡

近日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了網友舉報石家莊市動物園內有工作人員持棒毆打虐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因迅速演繹成被社會高度關注的公共事件,隨後很快園方回應稱,是飼養員「誤傷」了丹頂鶴,園方向社會致歉,已對飼養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儘管「及時回應和處理」了公眾關切,但似乎越描越黑,因為公眾看到了一個簡單的事實:飼養員的確被啄傷了,但傷得並不重,倒是丹頂鶴被打得右翅骨折、渾身是血。事實上,一隻丹頂鶴根本無法對飼養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實質性威脅。尤其作為由國家財政出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管理單位,飼養員有責任保護丹頂鶴,何況丹頂鶴並非猛禽。

虐待丹頂鶴事件才剛剛過去短短兩天,緊接著又曝出北遷路過東北的大雁在同一地同時被發現32隻中毒死亡的悲劇;據鳳凰資訊3月26日報導,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連日來,大批白鶴、大雁等珍禽候鳥從我國南方濕地起飛,向北遷徙。地處東北地區的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獾子洞濕地是這些候鳥們的停歇之地。3月25日相關部門發布消息稱,32隻大雁在遷徙到濕地時不幸死亡,檢測人員初步判定為食物中毒。據介紹,3月23日上午10時許,瀋陽市野保站接到志願者電話舉報,稱在法庫獾子洞濕地發現十多隻死亡的大雁,數量之多超出正常死亡概率。接到信息後,野保站立即通知法庫縣林業局,要求迅速組織人員開展搜救工作,並對大雁的死因進行調查。

調查的結果當然是觸目驚心,大雁吃食了毒餌,包括毒玉米粒,考慮到東北目前並非春耕播種季節,人們很容易想到這是一起為了謀取不法利益的人為投毒偷獵野生動物事件。我們看到隨後,省、市林業相關人員,護鳥志願者組成的搜救團隊陸續趕到,通過分工,他們分別對濕地範圍內以及濕地以外方圓200平方公里的農耕區進行排查,尋找大雁死亡線索。截止日前,共計發現死亡大雁32隻、中毒的白額雁1隻。經過搶救,白額雁己經脫離危險。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總站的檢測人員對死雁進行現場檢查、取樣,初步判定為食物中毒。問題是目前為止,相關機構和志願者組織並未有效查到到底是誰實施了犯罪,恐怕這又將成為一起沒有結果的懸案。

這兩起傷害珍稀鳥類的事件,不同的是一個屬於圈養保護,另一個則完全屬於野生遷徙的候鳥,從國家一級到二級等各種不同等級的保護範疇;相同的是同樣都受到了人類的傷害;但同時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類傷害珍稀動物的行為,幾乎都很快被公眾所高度關注,並成為公共事件。這也證明,當今人們對生態保護、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日益關切和重視,人們已經越來越不能容忍對生態、包括對包括候鳥在內的珍稀物種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公眾對自己越來越糟糕的生存環境,包括空氣污染、生態環境如此敏感,畢竟這關係到每一個人生存質量的切實感受,否則你有再多的財富,當失去了基本的生態平衡,當越來越多的野生物種要從我們手上消失,或者說我們的後代或許將只能從標本或從書本上去了解那些物種時,絕對是一種巨大遺憾。

眾所周知,丹頂鶴是國家花巨資從幾乎滅絕的個體數量級上開始人工繁殖、並慢慢形成種群規模,不可謂不珍貴。而那毒死在東北瀋陽市法庫獾子洞濕地是這些大雁,則是剛剛從南方濕地度過寒冬,成群返回北方的珍貴候鳥,獾子洞濕地只不過是一個中間休息的短暫落腳點,卻成了被人類阻擊的候鳥險境。回想每年我們各種環保志願者們都會在諸如洞庭湖濕地整個冬天守候、宣傳保護,候鳥在南方越冬已經越來越安全的情況下,當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又是候鳥們成群結隊離開南方回歸故鄉的時節,人們只能站在沒有候鳥的安安靜靜的洞庭湖潘陽湖等南方濕地里,想像那些鳥兒又要經過何種艱難險阻,才能回到他們繁衍後代的北方故鄉。

32隻大雁,也許正是從洞庭湖濕地往東北方向遷徙的種群之一,記得前年在東洞庭湖保護區隨岳陽江豚保護協會參加一個由周自然先生髮起的「跟著大雁去遷徙」志願者活動時,曾經講到有一隻被救助的大雁帶著衛星監測器隨群雁北飛,走的是從洞庭湖沿西北、從甘肅內蒙方向,中間竟然不間斷以時速70公里連續飛行到貝加爾湖岸,那樣反而是更安全的路線,但候鳥不同種群卻有著不同的固定路線,沿華北往東北方向,中間就習慣性的要在東北那個被稱作獾子洞濕地的地方落腳停歇,然後幾天後再繼續沿西伯利亞北歸。沒曾想今年春天,就有至少32隻大雁喪身於中國東北,而並非死於惡劣氣候或環境。這才是更可悲之處。

人們關注並譴責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同時也痛恨那些以追求野味來滿足心理需求的食客,只能說越來越多的人或者說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也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其它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某一物種是否能夠延續,往往只是一個生態平衡的表象或符號象徵,更深層次的意義恰恰在於人類如何正確認知自身與環境的關係。人類是自然界最強大的物種,有能力消滅任何一種野生動植物,包括任何猛獸;就象中國曾經特有的華南虎、白鱀豚等野生狀態功能性滅絕,恐怕作為人類也不可能因此感受到自身的優越。如今人們感慨,曾經天空上司空見慣的人字或一字形變換姿態飛行的大雁,實在是已經成為過往的回憶。雁南飛、雁北歸,人類看到的絕不應該是一道野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博通註冊地遷回美國事宜預計在5月中旬完成
傳承經典 聯想ThinkPad L系列全新上市

TAG:和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