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鏟屎官必看!日本發現罕見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例

鏟屎官必看!日本發現罕見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例

鏟屎官必看!日本發現罕見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例

科了個普

2018年3月28日,日本愛知縣公共衛生機構向全日本通報了其境內確診4例包蟲病感染的公共衛生事件,其中有3例是今年才發病的。包蟲病是一種嚴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症,可能對患者健康造成巨大傷害,治療不及導致死亡的案例屢有報道。那麼,什麼是包蟲病?有什麼癥狀?在國內有沒有患上的可能?如果不幸患上,應該如何治療呢?

什麼是包蟲病?

通常,包蟲病的致病原因是接觸過受到寄生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最初的蟲卵源來自食肉野生動物如狐狸、狼等。幼蟲入侵後在人體內長期寄生繁殖,不斷蠶食肌體,往往在感染數年後才引起嚴重反應。這類寄生蟲的中文學名叫做細粒棘球絛蟲(Echinococcosis),目前已發現該屬有三種絛蟲的幼蟲可以導致人患上包蟲病。不過幸好,目前尚無人類之間傳染該病的記錄。

生息於北海道的野生狐狸,來源:維基百科

這次公布的通告顯示,日本北海道地區每年有約20例包蟲病感染案例,其中最早的感染者可以追溯到1936年時確診的28歲女性。

包蟲病大致可以分為單包絛蟲病和多包絛蟲病,後者為北海道所特有,也是北海道絕大多數病例的致病物種。北海道的包蟲病例一般的感染路徑是狐狸——家犬(家貓亦有可能)——人類,近年來隨著人類與野生狐狸生息領地的日漸交雜,直接由狐狸傳染給人類也並非沒有可能。

細粒棘球絛蟲的生活史,來源:維基百科

實際上,人類在細粒棘球絛蟲的生活史中扮演的角色是中間宿主,而犬類實際上是最終宿主,這就造成了人畜共患的可能。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結論,日本北海道地區的家犬中有0.2%到1.1%的犬只攜帶有細粒棘球絛蟲。隨著飼養寵物日益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家犬與人類共患包蟲病的可能性也隨著增大,日常驅蟲和衛生飼養意識亟待普及。

包蟲病的癥狀?如何治療?

細粒棘球絛蟲的蟲卵進入人體後,首先在腸道中孵化為六鉤蚴,六鉤蚴隨即穿過腸壁進入身體組織內部。如果順利通過了免疫系統設置的炎症反應屏障,就可能逐漸形成一個纖維性外囊,進而緩慢演變為棘球蚴的形態。由於人類僅僅是中間宿主,纖維包囊可能會在人體中存在數十年之久。

包蟲病給人體帶來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損傷和過敏反應,其中又以前者為主要危害形式。包囊如腫瘤一般在身體內部緩慢長大,容易壓迫臟器造成功能障害。包囊在骨中生長後,容易引起骨骼局部區域空洞,進而誘發骨折。由於目前仍沒有治療包蟲病的特效藥物,主要的治療手段仍然是手術摘除包囊體,對人體內臟及組織傷害甚大。

腦部和肺部存在的棘球蚴包囊,來源:網路

包蟲病在我國的流行趨勢是怎樣的?

我國是包蟲病疫情較重的國家之一,在我國西北牧區,綿羊、駱駝等偶蹄類動物作為中間宿主大量存在,形成綿羊——犬類(狼)的寄生循環。一旦人類以家畜飼主身份存在,自然很可能扮演類似綿羊的中間宿主角色,從而感染包蟲病。因此,西北牧區以及鄰近城市的家犬更應當注意做好驅蟲工作。

北海道地區定期向野生狐狸投喂的驅蟲餌料,來源:網路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之道,寄生物種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損人利己」的獨特生存哲學。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寄生蟲逐漸選定自己的中間宿主以及最終宿主,完成著自身的生命循環。當然,這種循環對宿主來說可謂是相當殘忍……

為了避免自身的健康遭到侵害,科普君提醒各位鏟屎官提高對貓犬寄生蟲病的了解水平和防範意識,保護好自己和寵物的健康。

參考文獻

1.https://news.yahoo.co.jp/byline/ishidamasahiko/20180329-00083300/

2.http://www.grandhirafu.jp/summer/recommend/echinococcus/

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01/08/179287_610926407.shtml

作者 | 科了個普

編輯 | kuma

圖片 | 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了個普 的精彩文章:

農藥殘留到底有多恐怖?
材料學家的奇想——石墨烯染髮劑

TAG:科了個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