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汾州銀飾 漲知識了

汾州銀飾 漲知識了

汾陽是春秋時期我國較早設立的縣邑之一,是晉商文化的發源地。特別是明清時期,這裡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生活富裕,人們把銀飾文化作為時尚追求,用銀飾裝點自己,用銀飾美化生活。

流傳於汾州的銀飾,大致可分為六類:頭飾、項飾、胸飾、首飾、腰飾、足飾等。從古至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佩戴銀飾的風俗和習慣。即使是一些貧苦人家,也要給子女佩戴一兩件小小的銀飾,讓他們粘粘金銀的福氣,祈望將來有個好日子。可以說,銀飾文化光顧著千家萬戶,伴隨著人的一生。

人們最先享受銀飾文化應該說是從嬰兒開始的。孩子剛剛出生,祖母和外婆欣喜之外,第一件事就是爭相給小孫孫贈送一些銀飾小件,如是男孩,就送一件銀牛牛或銀羊羊,希望孩子長的像牛一樣壯壯實實,像羊一樣洋洋得意。如是女孩,則送一件銀飾男童,小男童還刻意安著一個小雞雞(俗稱伴人),寄託來年引來一個小弟弟,以傳宗接代,光宗耀祖。

如嬰兒徹夜啼哭不止,大人們就求一個「倒吊毛驢」小銀飾,用紅布包起來,掛在頂棚上,口念咒語:「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吊起這個毛鬼神,不讓孩子受悽惶。」意即蹄跟啼是諧音,把毛驢的蹄子捆住,就能制止孩子的啼哭。

孩子過第一個生日時,儀式特別講究,長輩親友除送一些衣物、玩具、食品外,最主要的是送各種銀飾,如:「手鏈鏈」「足鎖鎖」(俗稱手索索,足摻摻)寓意把孩子圈住、鎖住,保佑平安。長輩們給孩子戴銀飾時,念念有詞,「戴上我的手鏈鏈,連住爹爹連住娘」「戴上我的足摻摻,寶貝疙瘩登天天。」

有的地方還流傳著一種「抓周」的風俗,就是孩子過生日時,炕上擺放著書卷、算盤、剪刀等三樣銀飾,讓孩子自由抓取,如最先抓到書卷預示其將來必定讀書做官;抓到算盤,則必定招財進寶;抓到剪刀日後必定是個能工巧匠。

小寶寶學會走路了,整天蹦蹦跳跳,媽媽們就在孩子的小鞋上綴一圈小小的銀飾鈴鐺,孩子走起路來閃閃發亮,叮噹作響。這不單單是一種裝飾,還是母子間的聯絡信號,當鈴聲叮噹作響時,媽媽就知道孩子正在玩耍著,聽不到鈴聲時,媽媽知道孩子走遠了,趕緊出來呵護。

孩子漸漸懂事了,所佩戴的手鏈隨之更新,其寓意更加豐富。這裡著重介紹這樣一件手鏈:它上面墜著多種飾物,有牛犢、石榴、佛手、簸箕、面瓢等,很有民俗風情。

如家有老牛,吃穿不愁;佛手福壽,多福多壽:面瓢在手,越盛越有;金簸箕、銀簸箕、簸去粗糠吃細米。

孩子過第三個生日時,長輩們最神聖的任務就是給孩子戴長命鎖,長命鎖上部為項鏈式,下部為墜飾物,形狀有元寶、鎖子、荷包、寶鼎等。形制有單片形和雙面形兩種,單片銀鎖,厚薄各異,大小不等,有的大如手掌,有的小如指頭;雙面銀鎖,中空、由兩片焊接而成,分正反兩面,均有裝飾,一面為吉祥文字,如長命百歲、多福多壽、五子登科等。一面刻有花卉、人物、瑞獸等。

給孩子戴長命鎖的儀式十分隆重,先讓孩子端坐在紅褥上,由長輩中德高望重,多子多福的長者,手捧銀鎖向天地三叩後,雙手將銀鎖掛在孩子的胸前,默念吉語,祈福孩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還有一種較大的長命鎖,由一個碗口大小的項圈、一個手掌大的銀鎖和墜著的十多件飾物,如:小鞋、官印、獅子、老虎、水桶、果實等組成,由於體積大,分量重,一般不常佩戴,只在喜慶的日子裡,掛在胸前,顯示其榮華富貴。

長命鎖流傳很廣,直至現在還很盛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文字和紋飾也有變化。如抗美援朝時,有這樣一件銀鎖出現,正面鏨有「保家衛國」四字,背面刻有斧頭鐮刀紋飾。大躍進時期,出現了「豐產豐收」「增產節約」等字樣的銀鎖。甚至有人在原來的單片銀鎖上,用紅油漆寫上「毛主席萬歲」給長命鎖增添了不少政治色彩和時代精神。

純銀手飾,如手鐲、戒指、耳環這三樣銀飾,是年輕女子的摯愛選擇,它不僅是一種裝飾,也是愛情的信物,更是女子出嫁的陪嫁禮品。

手鐲古稱「腕環」,是戴在腕部的環形裝飾品,古時男女通用,後來逐漸演化成女性獨有的專用品。明清時期,流行於我縣的手鐲風格各異,工藝精美,常見的手鐲有三種;第一種為銀片模壓,既有祥禽瑞獸,琴棋書畫,十二生肖等;第二種為圓扁形,中空或實心,工藝複雜一些,有雕花、鏤空、燒藍、累絲等:第三種是銀鐲中景精美的一種,由銀條編排穿插構成,並鑲嵌多種寶石。

戒指,是套在手指上的環形飾物。古稱「指環」「桶箍」,常見的銀飾戒指,一般為清代至明國時期的傳統飾物。基本形制有活口型、封閉型、鑲嵌型三種,裝飾手法有雕刻圖案,雕鑄文字,鑲嵌寶石等。還有在戒指上掛墜小鈴鐺,稱步搖戒指。值得一提的是,戒指所戴的部位,也表達很多寓意,如戴在食指上,表示主人未婚;戴在中指上,表示主人正在戀愛之中;戴在無名指上,表示主人已經結婚。

耳環又稱耳墜,是耳部飾品。歷史上少數民族都有佩戴耳環的習俗。而我縣自古以來只有女性佩戴,而且十分普遍。耳環樣式很多,繁簡不一。簡者有一圈銀環或一個耳釘。繁者則有吊墜,墜物或鏤空、或鑲嵌、或雕金、或點翠。這些墜物不僅增加美感,還增加走路時的動感,尤其是一些清代婦女,滿頭銀簪,耳墜垂肩,身裹綾羅綢緞,走起路來一步一搖,真是「三寸金蓮步履搖,一對耳墜風中飄。」顯示出清代婦女的一代風采。耳環拆卸方便,可根據季節、服飾、場合的不同,隨心所欲的更換。古時,女子三歲時就要穿耳眼,耳眼穿好後,用七色絨線穿起,以免日後長合,等到十三歲時,才開始佩戴銀飾耳環。民國時期,出現了一種不穿耳眼也能佩戴的銀飾,它背面設有夾子,用時夾在耳垂上。

過去,女子出嫁時要把頭髮梳起來,或梳成髮髻,或別於耳後(俗稱收頭),用發簪固定。發簪是用一根銀條打制而成,形狀簡單,上粗下尖,約十五公分左右。後來,發簪又延伸出一種新的髮飾,叫「簪釵」,簪釵的形制分為首、挺兩部分,單挺為簪,雙挺或三挺為釵。長挺的簪釵對髮髻起盤、別、纏、繞的作用,短挺的簪釵上有吊墜,用於裝飾,走起路來吊墜搖曳,顫動,稱為步搖。簪釵不僅發揮了束髮作用,而且還利用釵頭的空間表達不同的期望和追求,如:釵頭上鏨一個跳舞童子,懷抱一個寶瓶,稱為童子報平安,如釵頭上鑲有蝙蝠銜著一枚古錢幣,寓意福在眼前等。

到了清末民初,隨著婦女髮式的變化,又出現了押發扁簪和發卡兩種銀髮飾,押發扁簪形製為兩頭橢圓,中間收腰,呈一字形,兩頭雕有紋飾,有童子嬉戲圖,花卉祥雲圖等,扁簪別押髯心,兩頭的紋飾露在發外。銀質發卡也是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的髮飾,發卡多以背部別針夾住頭髮,使之固定,發卡正面裝飾更加精美。

還有一種發簪叫「耳挖簪」,簪的上部為耳挖,下接針形簪挺,這種發簪俗稱「一丈青」。有簪發和挖耳兩種功能是發簪中十分少地的一種樣式。

清到民國時期,我縣的老中青男子衣著上常有掛飾,最常見的是銀掛件,銀掛件由三部分組成,最上端是別針,別針正面有多種飾物,如獅子頭、萬字牌、福壽圖等。中間為備種造型花飾,如花籃、葫蘆、瑞獸,還有小銀幣。有的葫蘆還能打開,裡面裝著鼻煙,供人解乏。花飾下掛有三條銀鏈,鏈端連接著耳挖、牙剔、鑷子。

銀掛件有多種叫法,如「三什兒」「小三件」。汾陽人稱「銀掛件」平遙人稱「鑾駕」等。

還有一些別具一格的銀掛飾,如掛有刀、戈、戟、斧、箭等古代兵器的飾件,以除魔鎮邪。有掛小梳子、小剪刀、小錐子等的飾件,為生活用具;有掛佛手、壽桃、石榴等果實等的飾件,寓意福壽安康,日子紅紅火火。

民國時期,一些官員、學者、商人等,時興佩戴懷錶,懷錶裝在衣兜里,用一條銀鏈別在衣扣上,閃閃發光,顯示一種紳士風度。一些年輕男生,衣兜上喜歡別一支鋼筆(也稱水筆),筆帽上吊一件小銀幣或小元寶,以作胸飾,就是一些老煙民也要用一根粗粗的銀繩,一端連著銅煙袋,一端系著銅煙盒或火鐮,搭在肩上,別有一番鄉土氣息和民情風味。

有一些銀飾是掛在腰間的叫腰飾。這些掛飾琳琅滿目,小巧可愛。分實用品、裝飾品、吉祥物。實用品有眼鏡盒、摺扇套、配印、刀具等;裝飾品有獅子、葫蘆、壽桃、佛手等。吉祥物則是一些八仙、寶鼎、瑞獸、龍鳳等,以辟邪鎮魔,如男子赴宴,腰間常掛有眼鏡盒、摺扇套,除實用外,還有一種顯富的意思。如外出旅遊或辦事,常掛有刀具、佩印,以護身壓邪。

腰飾是一種大眾佩飾,女子也普遍使用,如銀針筒、銀香囊是常見的女子佩飾。銀針筒是婦女主要佩戴的生活用具,形制多為長筒狀,便於存放針線及攜帶使用。銀針筒有圓筒形、方筒形、六角形、花瓶形、童子形等。一般為里外兩層,裡層為針筒,外層為護蓋。

最有寓意的是花瓶形銀針筒,它分為四個區域,各個平面雕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種花卉。這四種花卉代表四季,瓶與平同音,意即四季平安、歲歲平安。

童子形銀針筒,寓意也很豐富,如童子手捧蓮花,則是「蓮生貴子」,如童子足踩元寶,就稱「招財進寶」。如童子懷抱石榴,就稱「多子多福」。由於銀針筒銀香囊都是掛在腰間的飾物,俗稱「腰纏萬貫」。

流行於我縣的銀飾還有很多,如帽飾,也叫帽花。帽飾是裝飾於帽子上的飾物,多為小孩子和老太太使用。小孩子的老虎帽、斗篷帽常綴有老壽星、八仙人等銀飾,以保佑孩子健康長壽,老太太的絨帽和禢禢,常綴有團花、團鶴等銀飾,寓意團團圓圓闔家歡樂。還有種指飾,它像個尖尖的筆帽,雕有花紋和鑲嵌,套在指甲上,保護指甲裝飾手指。一些富貴人家的婦女,常用條粗粗的銀繩或銀鏈,兩端用兩個S形銀鉤,系著紅肚兜,貼身而用。由於它不外露,所以俗稱「厚成」。

總之,汾州銀飾琳琅滿目,不勝枚舉;銀飾文化歷史悠久,長盛不衰。直至現在,人們仍傳承著汾州銀飾文化的風俗習慣,美化現代生活。

《汾州鄉情》微信公眾平台

總編╱張立新 主編╱徐志鵬編審╱馮元明 孫雨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汾州鄉情 的精彩文章:

TAG:汾州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