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環境下的見識和思考

大環境下的見識和思考

回來這兩天,再次發現,無所事事的休閑,雖然讓身體在安靜中歇了歇,舒適了一下,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一種荒廢時光,沒有成就和獲得感的失落,就隨之而來。

慶幸的是,有機會在某些無知的時候,參加一些跨領域的學術交流。

這些論壇,說實話跟自己的當前的工作關係不大,比如曾經比較出名的郎咸平對經濟趨勢的分析,又比如一個發展前景融資APP眾籌的了解,雖說耽擱了自己的一些時間,卻給出了有一個見識和思維。

就像之前閱讀了一個關於正和島發布的公眾號,而這次卻親自參與了他們關於絲綢之路發展論壇的首屆啟動會。

當然這些入場參與費用都比較高的,我蹭著的入場,自然明白自己的角色。

在沒有聆聽之前,都是一種想像中的概念。 聽了一些商界大佬的分享,不明白的當然還有,不得不承認隔行如隔山,觸類旁通估計也是對牛人而言吧,不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普通。

能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些已經很牛逼的人,還在努力的奮鬥著。

他們沒有因為自己的身價而孤芳自賞,依然在構建屬於他們能夠更好發展的圈子或者 「島」。

從宏觀角度對經濟形勢和投資前景的分析,從絲綢之路與企業家精神的探討,從新政治周期與兩會精神的解讀,以及誠信體系下工序資源對接和機會創新動能,這些話題分享,雖然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我一直思考的,是對我能夠產生什麼影響,能夠改變什麼。

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些宏偉的話題,其實跟我也沒有什麼關係和交集,也就不具備什麼實際的指導意義。

所以我必須考慮,我能夠做點什麼。

這或許就是思考的力量。思考不僅僅是流於形式,或者紙上談兵。要看思考的方向,以及思考的角度。知行合一,就是在思考的方向角度上,開展做點什麼的行動。

尤其是一些看似額外的東西,就算是跟自己工作本身沒有關係,都無所謂的,只要能夠開啟新的思維方法,這種觀點,就算是一種方法論了。

重要的是,我對自己的規劃,在於何處。

時刻鞭策自己處於危機之中,以此來提升自己想要提升的技能,充分發揮所長,要事優先,在現有的空間里,逐步積澱吧,任何成果,想要實現,都會經歷一段枯燥的煎熬和堅持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很精彩 的精彩文章:

TAG:會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