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5年1月日本和德國都在節節潰退,為什麼德國潰敗地比日本更快?

1945年1月日本和德國都在節節潰退,為什麼德國潰敗地比日本更快?

德國之所以比日本潰敗的更快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歐洲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地位都比遠東更重要,所以盟軍更加重視,必須優先解決。另一方面是歐洲戰場以陸戰和登陸作戰為主,推進速度較快,而太平洋戰場更多是美軍逐個島嶼登陸作戰和海戰為主,推進速度慢。最後就是參戰國的具體情況不同。

首先,歐洲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更加重要。歐洲參戰國眾多,除了瑞典,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等個別國家之外,均加入或者被迫加入了二戰。而歐洲雖然在二戰中破壞嚴重,但是畢竟還是世界的經濟和政治中心之一,戰場地位最為重要,所以盟軍必須優先解決歐洲戰場。何況在二戰後期,大家心知肚明德國人正在加速製造原子彈和一系列黑科技,對德國的戰爭每拖延一天,很可能都會讓德國人獲得喘息甚至翻盤的機會,因而不能耽擱,必須全力反撲,儘快解決德國。

二戰後期,德國研發了很多高科技武器,但是由於形勢確實過於惡化,依舊無力回天。

而到了戰爭後期,庫爾斯克會戰之後,隨著蘇軍轉入全面反攻,德國已經大勢已去,英美等國考慮的不僅僅是早日開闢第二戰場幫助蘇聯的問題,還有戰後世界格局的問題,如果再不登陸諾曼底,恐怕蘇聯的影響力就要從東歐一直影響到西歐了。所以盟軍在歐洲戰場上的儘快反攻也是為了戰後搶奪底盤而考慮的,德國自然就會更快滅亡。

美蘇加速反攻,既是為了早日結束戰爭,也是為了爭奪戰後的勢力範圍

反觀亞太戰場,中國戰場上日本雖然沒有失敗,但是與國共雙方的軍隊長期持久消耗,無力更進一步。蘇聯更是和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只要保住其在外蒙古的勢力不變,蘇軍根本無心對日動手。而東南亞地區蘇聯也根本影響不到,都是英美和中國軍隊在戰鬥,至於太平洋上的島嶼,也都是美國為首的盟軍和日本單挑,所以早一點慢一點影響不是很大。

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一個島嶼一個島嶼的慢慢轟炸,一個島嶼一個島嶼的慢慢登陸。

其次,歐洲戰場主要是陸上作戰和登陸作戰。因而適合人多勢眾的蘇聯紅軍快速推進,加上東歐到中歐都是廣闊的平原,也基本上無險可守,所以後期龐大的蘇聯紅軍1000多萬軍隊整體推進,幾乎是勢如破竹。而英美聯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推進的速度也還是比較快的。

而亞太戰場就不同了,中國戰場和東南亞以山區為主,反覆爭奪,速度較慢。而太平洋上的島嶼,美軍登陸作戰也非常辛苦。

最後,就是參戰國的具體情況了。德國軍隊的戰鬥力不用多說,但是蘇聯和英美軍隊也不是吃素的,何況二戰後期,英美與蘇聯在武器數量和質量上都已經壓垮了德國,德國的潰敗迅速到來。而反觀亞太戰場,中國直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都在反撲的時候,正面戰場上的國軍還在潰敗,不僅嚴重拖後了對日的作戰,也影響了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的形象。

1944年,全世界都在反攻之中,而中國戰場上的豫湘桂戰役(大陸交通線戰役)中,國軍依舊一潰千里,損失大量軍隊和人口,不得不說,這是抗戰以來國軍的最大恥辱之一。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強大的德國的潰敗早於想多較弱的日本也就不難理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公主身份顯赫,為什麼沒有其子女的資料?
悟空被壓五行山為何不變小出來?

TAG:小曾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