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祛濕很重要!這4款祛濕湯一定要喝喲!

春季祛濕很重要!這4款祛濕湯一定要喝喲!

古語有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中醫認為,「濕邪」是「六淫」之一,濕邪過盛可致病!因此,初春養生要做好祛濕工作,身體的濕除了,就相當於祛除了百病之源,其他疾病將大大好轉,整個人都會變得神清氣爽起來!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喏~,以下幾條癥狀快對照一下吧!

有濕氣的表現

1、頭部沉重四肢乏:濕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躁。

2、口中發黏舌苔膩: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3、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脾胃功能失常。濕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4、下肢浮腫便溏: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難沖走,便完後感覺不爽。

5、可以觀察一下你的舌頭,看看你的舌頭兩側是否有牙齒壓迫的痕迹,也就是俗稱的齒痕舌,這說明你體內的濕氣還是比較重的。

6、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旁友,一番對照下來,你中了幾個?如果全部中招,那你濕氣很重哦,祛濕走起吧!下面就為大家安利幾款祛濕湯吧!

春季祛濕湯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冬瓜500克,薏米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將排骨、薏米洗凈,冬瓜洗凈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將冬瓜與薏米進行搭配,能夠達到清熱祛濕、利水排尿的效果,對於水腫、尿路疾病患者來說具有輔助性治療作用。

【鮮土茯苓煲豬腱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腱肉500克、生薑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陳皮3克(中藥店有售),蜜棗1~2個,鯽魚肉約100克,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扁豆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濕、和中止瀉。尤其炒後的扁豆健脾力更強,與木棉花陳皮燉鯽魚,為春濕時健脾祛濕的養生湯品。

【懷山陳皮燉扇骨】

材料:新鮮土豬扇骨1斤2兩左右,斬成小件。新鮮鐵棍山藥2兩,洗凈去皮,切段。陳皮1/4個,洗凈備用。茨實、蓮子、茯苓各30克,洗凈備用。姜切3~4片備用。

做法:豬骨在滾水中焯一下,飛去血水和肉腥味。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電壓力煲中,加水,煲30分鐘即可。若用的是老式湯煲,先大火滾10分鐘,然後轉小火煲1個鐘頭。臨上桌前,在煲夠火候的湯水中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健脾。用豬骨煲湯,講究用豬肩胛位置的扇骨、靠近豬尾的尾龍骨來煲湯,這些位置的骨頭有祛濕的功效。

給身體祛濕的同時,營養也要跟上,這時候吃些粗糧最好不過了!玉米營養豐富,其脂肪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及谷氨酸,能夠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雁門苦蕎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能夠降三高,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紫薯是減肥抗癌佳品,能夠促進腸胃蠕動,老少皆宜!當這三種粗糧化身為米粒會是什麼味道呢?谷仁米等你來品嘗喲!

谷仁米單品正在熱銷中

玉米米

粗糧界的軟黃金,

營養豐富!

紫薯米

減肥抗癌佳品,

促進腸道蠕動!

蕎麥米

均衡人體營養,提高免疫力,更適合小朋友口味!

苦蕎米

雁門苦蕎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降三高,更適合有糖尿病老人食用!

主食要升級,就吃谷仁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中藥祛濕知多少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這款驅寒祛濕煲值得一嘗!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今日推薦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