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記》中這五句話將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這才是社會現實!

《史記》中這五句話將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這才是社會現實!

原標題:《史記》中這五句話將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這才是社會現實!



《史記》在中國史學界的地位非常高,是由西漢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對於司馬遷來說,這一生過的非常恥辱,年輕的時候,司馬遷因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說了幾句話,結果被漢武帝處以宮刑,司馬遷忍受著屈辱,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司馬遷一生活的十分憋屈,他在給朋友的書信中說自己本來都想去死了,但是卻苟且偷生的活了下來,就是為了能夠完成《史記》這部巨著,而在《史記》中有很多名言,今天再拿出來細細品味,會有很深刻的體會,下面小編從《史記》中為大家選出了五句最現實的名言,可以說是句句直擊人性的最深處,或許大家看後會有強烈的同感。


第一句:富貴不歸鄉里,如衣綉夜行,誰人知者?——《項羽本紀》


這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說的一句話,當年項羽打進咸陽,但是卻分封諸王,自己只想做個楚王就心滿意足了,還想將國都建在家鄉,身邊的謀士反對項羽的這種做法,認為此時的項羽完全應該藉助時機稱帝,做天下人的皇帝,但是項羽卻沒有這個打算,他認為自己如今已經功成名就就一定要回到故鄉,讓大家都看一看,還說了這麼一句名言,其實我們現實中的很多人都有和項羽一樣的心理,都會被短暫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因為過分炫耀,缺乏長遠目光而導致功虧一簣。


第二句: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張耳陳餘列傳》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初關係越好,反目成仇後就越加仇恨,張耳、陳餘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當年共患難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好,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一個被窩睡覺,一個鍋里吃飯,但是後來項羽分封天下,因為分封張耳為王,分封陳餘為侯,這讓陳餘非常生氣,後來因為此事和張耳反目成仇,再好的關係也經不住利益的誘惑,對於很多人來說,之所以選擇不背叛是因為對方還有利用價值,表面看似一團和氣,但實際上只是背叛的成本不夠高而已。



第三句: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李斯列傳》


兩千多年前的李斯實際上早就看透了人性,這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最大的詬病就是卑賤,最大的悲哀就是窮困潦倒,如果長時間處於卑賤困苦的狀態,還非說自己就是一個甘於清貧的人,這不是大丈夫的行為,李斯其實出身也十分的卑賤,但是後來卻發奮努力,最終成為了丞相,雖然最後被趙高害死,但是卻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總算沒有讓後人和歷史忘記了他。


第四句: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蘇秦列傳》


蘇秦的命運非常坎坷,他少年出去遊學,後來拜鬼谷子為老師,後來他獨自下山闖天下,但是卻非常不順利,他遊說各國都失敗了,最後蘇秦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他回家之後在父母妻子的冷嘲熱諷之下,堅持讀書,最後參悟了真理,極力鼓動六國連橫抗秦,並且取得了重大成功,此時的蘇秦已經佩掛六國相印,此時他再回家突然發現當年對自己冷眼相看的父母妻子都對自己非常熱情恭敬,其實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身份變化了,正是經歷了這種可笑的變化,蘇秦才會悲嘆: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



第五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刺客列傳》

這個世界上能夠找到和你投脾氣的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所以才有了《史記》中的這句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對很多人來說,他們一生都希望找一個了解自己的人,自己甚至為這樣的知己去死都原因,但實際上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你,也沒有人會代替你未來要走的路,所以找到一個理想中的知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也正因為如此,荊軻遇到自己的知己燕國太子丹之後,才會捨命刺秦王,或許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儒知天下mp 的精彩文章:

此人天資愚笨顏值極低,走在路上都被婦人唾棄,後成偉大文學家!
你口中的昏君,老外眼中的聖君,為中國打下70多萬平方公里的吉地

TAG:鴻儒知天下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