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嚴肅的說,區塊鏈真的真的不等於發代幣
【引言】
據說,區塊鏈技術是人類有史以來,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到最多投資的技術,而且,這個趨勢愈演愈烈。在任何概念的熱火趨勢中,總是少不了投機者的身影的,而在區塊鏈領域,投機者似乎特別多,這也直接導致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以為鏈圈就是一群互相站台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然後不斷忽悠新韭菜入局的騙子。在我們法律圈,除了少數服務於區塊鏈相關產業的律師同行外,大部分人提起「區塊鏈」這個新生事物(雖然在我眼裡,它真的真的已經不新了),一般換來的不是一些科普大白話式的調侃,比如這種畫風:
要不呢,就是出現各種ico騙局的報道的回應來終結這個話題。
科普的白話畫風呢,好歹有助於人們對區塊鏈這個技術有個大概模糊的認識;但是認為「區塊鏈=發幣」這真的真的是個————錯覺!
一、區塊鏈的基本概念
區塊鏈只是一個底層技術,分散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是一種分散式實時更新的賬本。打個比方說,若區塊鏈是一部手機,而token(通俗的說法是「代幣」,而專註於區塊鏈技術的人更樂意稱之為「通證」)是其中一個App而已,區塊鏈顯然還有更多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的核心機制是共識演算法,根據其進入和退出機制的不同,可以分為:
1.「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對所有人開放,所有人均可以自由參與和退出,如大部分熟知的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就是公有區塊鏈,公有鏈因其模式特性,必須通過獎勵機制促使理性節點逐利,瘋狂的比特幣挖礦機即是這一機制的最佳體現;
2「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對個人或者單獨的組織開放,私有鏈的大部分應用場景可能根本不需要token,或者說不適合發token;
3「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對特定的組織團體開放,也並非一定會有「發幣」這種行為。
由此可見,發代幣,或者說獎勵token,僅僅只是區塊鏈技術一個極小的應用,僅僅因為其這個應用影響廣泛且造就很多暴富神話,導致不明真相的群眾誤以為區塊鏈就是發代幣,從而進一步產生更深一層的誤解,認為「但凡吹水區塊鏈技術功能的,一定是想圈錢的騙子」。
二、如何辨別一個正經的區塊鏈項目呢?
自從2017年9月4日央行聯合相關部門一刀切禁了ICO後,以首發代幣的形式募集資金這種方式在我國實屬違法違規。馬克思早就說過,有100%的利潤可以讓人挺而走險,有300%的利潤,可以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很多ICO項目的發幣方以及平台方所賺取的利潤可能遠不止300%,因此,一旦我國監管層面斷絕了一個超過300%利潤的項目的展開,項目相關人員雖然不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但是想盡一切辦法規避和繞開法律那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要不怎麼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呢!」
2017年9月4日之後,關注ICO和區塊鏈的人反而多起來了,各地金融局金融辦配合上層監管大張旗鼓的對相關交易平台進行整改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更大範圍的普及區塊鏈知識的過程。
隨著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到區塊鏈以及區塊鏈的各種應用的,以比特幣為首的各種加密貨幣行情一路高漲,而早期從事區塊鏈且已經嘗到甜頭的一部分人開始用各種手段包裝ICO:在海外註冊公司海外從事ICO項目,廣大用戶卻還是國內的加密貨幣投資者,成功實現了ICO的「出口轉內銷」。
在這種背景下,真正深耕區塊鏈技術,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上的一批人開始沉默,更多的「對區塊鏈一知半解想趁亂髮財」以及「了解區塊鏈的前景卻不甘心等待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只想利用風口賺它一個億」的人開始在各類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的區塊鏈新媒體上以狂熱的姿態渲染「區塊鏈的宗教信仰」,這個世界,開始呈現冰與火的兩極分化。
而事實上,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一項新的技術的出現,只用最終用於」使人類的生活更便捷「才是實現了其技術使命。區塊鏈技術解決能夠解決數字世界的溯源問題,因此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是,是否需要區塊鏈技術,如何將區塊鏈項目落地,也需要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和技術路徑的選擇。
如目前京東和阿里都在推廣的用區塊鏈實現食品安全溯源的項目,眾安保險的步步雞項目,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而這些溯源類的項目其實都面臨一個問題: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鏈接互通的問題。正如有人質疑區塊鏈技術的食品安全溯源功能:若本身上傳的數據就不是真實的,能不能篡改又有多大的意義呢?因此,在這一類型的區塊鏈項目中,區塊鏈技術需要和物聯網結合才能真正實現「溯源」,而單純靠線上的數字世界的溯源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而若是將區塊鏈技術用於數字資產的確權和公證,則不需要解決「打通線下」這個問題,如音樂著作權項目,本身就可以線上全流程解決,這種項目相對食品溯源這種需要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區塊鏈應用項目而言,成功的幾率會更高一些。區塊鏈技術和金融業則是天然的好夥伴,金融本身就是數字資產,區塊鏈在金融支付、清算以及用戶的徵信體系這些環節中均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一類的區塊鏈應用項目,當然也是正經的好項目。
總而言之,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若將其用於投機甚至非法斂財,那也勢必不能主張「技術無罪」來為自己辯護;若是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致力於用技術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那這類項目必然是前景廣闊。


TAG:Law以及鬥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