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被嚴重高估的一名謀士,舉薦一能人、就被稱為大孝子

《三國》中被嚴重高估的一名謀士,舉薦一能人、就被稱為大孝子

《三國》中,謀士的地位更勝將領,一個有能力出謀劃策,並且還能排兵布陣的謀士,對於戰局、國家安定的影響非常大,就算是久攻不下的城門,在他們三兩句話中,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就是謀士最強的地方。

在書里有著許許多多非常強大的謀士,甚至已經到了鬼神莫測的程度,有些名副其實,有一位卻遠遠被高估了,此人正是徐庶。

徐庶最出名的兩件事,一是向劉備推薦孔明,二是為母投靠曹營。前者被人稱讚為知人善用,後者被贊盡守孝道,也因為這兩件事,令徐庶在《三國》中成了名人,被儒家學子在一陣吹捧,擁有了不輸頂尖謀士的人氣。

然而除了上面兩件事,徐庶後來再也沒有做過什麼值得稱讚的事。

在後來母親被俘虜,徐庶投靠曹營後,沒有出過任何一條值得稱道的計謀,整個人就像是一個透明人一般,在曹操數量龐大的謀士中,顯得尤為不明顯。

甚至徐庶本人在《三國志》里還沒有傳記,這足以說明他的沒什麼功績,或是說功績不明顯,令作者想要稱讚他一聲,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事實上,徐庶也曾做過魏國的大官,中郎將、御史中丞,雖然都是些不大的官職,不過也能出謀獻策,可是曹操的核心戰略、謀劃,全都沒他什麼事。

雖然幾乎沒功績,可後世的儒家學子、學者也給他找了理由。曹軍當時攻城,無意間虜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才被迫到了曹營,而徐庶到了曹營後,做了一件,令他後來的沒功績找了借口,即「進曹營一言不發」。

「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就很有說道了,這說明徐庶剛正不阿,深知曹操是奸雄,雖然委身曹營,卻始終不肯屈服,有本事也甘心沉默不願施展。後來孔明北伐,聞徐庶在曹營中只當中郎將,感慨魏國能人多,彷彿也是在佐證這一點。

然而,沒功績就是沒功績,無論找什麼理由,這都改變不了他什麼事都沒做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他年輕時跟堂叔借錢被拒,當皇帝後竟要殺掉堂叔!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