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腿反映全身病,警惕腿腳發出的3個信號!

雙腿反映全身病,警惕腿腳發出的3個信號!

?佛醫堂弘南老師主講的4月份「佛醫禪觀」實修課將於2018年4月5-7日(清明節假期)舉辦。是佛醫堂的重要教學內容,歡迎各位師兄報名參加,報名請點此了解>>

師兄們好!在中醫看來,頭痛不能光醫頭,腿疼也不能只看腿。因為當肝、腎俱虛時,會在腿上有所體現。過了中年,男性女性都要多注意腿的感覺變化。

1

雙腿冒涼氣:腎陽虛

如果您生活中經常感到腰酸背痛,沒幹什麼活就覺得累,雙腿浮腫、冒涼氣,四肢發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經總是後推,量少,經常小腹脹痛或經血塊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這是典型的陽虛癥狀。

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覺得腹部脹痛更要小心。治陽虛,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治本:

1)切勿過度勞累,要勞逸結合

勞力過度會積勞成疾,體內的精氣大量消耗而無法及時補充;過度的用腦,耗傷心血,肝與脾不能正常運行。

2)切勿過度安逸,適量運動

過度安逸也會導致腎虛,不勞動、不運動,會使脾胃獃滯,臟腑功能減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腎功能失調。

3)飲食規律,多吃蔬菜水果

暴飲暴食、常食生冷、辛辣、性寒涼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會損傷脾胃並導致脾胃失常,進而氣血生化不足,使腎氣失充,導致脾腎虧虛。

佛醫禪觀課上練功照片

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每天下午4點—6點多揉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適時艾灸腎俞穴;晚上睡前用熱水洗腳後,搓兩腳心,每次5—10分鐘,能益精補腎。

如果您在雙腿怕冷的同時,還手腳發熱,就是腎陰虛了。應多吃滋陰食品,如銀耳、蓮子等,也可做散步、慢跑、瑜伽、站樁、打太極等運動。

2

雙腿水腫:脾虛

中醫認為,肺虛、脾虛、腎虛都可導致水腫,脾虛導致的水腫尤其體現在腿。按下凹陷不易恢復、不愛吃東西、臉色灰暗,就應健脾利濕。

飲食上,建議把山藥、薏米、芡實放一起熬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同時可多吃紅棗、胡蘿蔔、馬鈴薯等補脾食物,忌食苦瓜、黃瓜、冬瓜、芹菜、香蕉等易傷脾氣的食物。

冶脾虛的食療參考方法:常食芡實山藥粥。

食材:芡實、薏米、山藥。

具體做法:

1、芡實用清水泡一天;薏米和大米泡一個小時。

2、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小粒,泡在清水裡。

3、以上所有原料混合,淘洗凈,加適量清水再倒入電飯煲;電飯煲摁下粥鍵即可。

4、電飯煲煮完,燜15分鐘左右出鍋效果更佳。

功效:補脾益氣,調和脾胃,固腎止瀉。

芝麻,易阻礙脾氣運化,也不要多吃。

另外,現代醫學認為,雙腿浮腫原因很多,建議先到醫院看醫生,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佛醫堂收藏茶具

3

膝蓋涼,手腳涼:冷寒症

如果經常感到手腳冰涼、膝蓋涼,多是冷寒症的表現。中醫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其實冷寒症是可以預防和自我調節的。

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更易如此。建議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暖身,又能舒緩疲勞。

通過適當的按摩、艾灸,能達到暖膝蓋的目的。

1)按摩湧泉穴,右手揉左腳,左手揉右腳,每天早晚100下,接著揉腳趾100餘下。

2)揉氣沖穴(大腿根內側,此穴下有一條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後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腿腳有熱氣下流感。

3)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4)常做活動腰部的前屈後伸操

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以加強血液循環。

操作步驟:

1、兩腿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

2、然後穩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後伸各5~10次。

3、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鬆。

佛醫修鍊是身心健康的高級方法,如您有疑難的健康問題需要解決,請點此打開佛醫堂的「佛醫養生公益教學」音頻,更建議您會來佛醫堂參加現場學修。(編輯/寶妹)

編輯聲明

佛醫堂微信分享的一切之功德,皆悉迴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醫堂 的精彩文章:

徐思朗讀:為學與做人

TAG:佛醫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