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碎片化旅遊時代,越來越「糾結」的遊客會扼殺自由行的增長?

碎片化旅遊時代,越來越「糾結」的遊客會扼殺自由行的增長?

旅遊圈 | 關注旅遊行業的那些人和事

Dotour| 林陽

移動端的迅猛發展,一個直觀的結果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等賺取高差價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與此同時,貨比三家的消費心理,也讓不少目的地的旅遊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陷入「糾結」狀態。

據馬蜂窩旅行網與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重新發現世界:全球自由行報告2017》顯示,自由行遊客的「選擇困難症」並沒有因移動支付創造的便利而減輕。相反,不少消費更是樂衷於反覆比較。該報告指出,2017年的境內遊客平均要瀏覽8家酒店才能做出最終選擇,而出境游時則更需提前一個月進行規劃,瀏覽高達20家。

在這個過程中,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也有力地推動了更加碎片化的消費方式——「邊走邊訂」。該報告還指出,2017年中國網民手機上網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與2016年相比,2017年自由行遊客在途中預訂當地玩樂的佔比在大幅提升。境外當地體驗類產品的當天預訂量佔比增長了10%,境內則增長了13%。

而廣泛瀏覽各種攻略內容,尋求最具性價比與可玩性的產品,正是互聯網原住民的消費習慣。此外,伴隨著消費主體的轉變,旅遊市場也湧現出了新的消費特徵——目的地IP化、支付移動化、產品細分化、需求多元化等。與此同時,新的消費形勢也倒逼旅遊企業對更多細分領域進行布局,以及採取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據易觀發布的《中國在線自由行市場專題報告2018》顯示,與全網用戶相比,在線自由行的用戶消費場景,更多地集中在高端消費、醫療健康以及用車消費方面。此外,在用戶領域偏好方面,還呈現出較強的金融理財、跨境電商購買、視頻資訊及企業應用需求較多的特徵。

與此同時,在用戶消費能力和旅遊經驗的提升下,休閑輕奢型的目的地開始走俏。其中深受90後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歡的十大目的地分別是:西雙版納、新加坡、杭州、莫斯科、大理、台北、洛陽、香港、江原道、多倫多。

與傳統的跟團游消費者不同,自由行的遊客對目的地的消費要有著更為明確的消費方向。而依據出行主要目的以及易觀萬象TGI核算,大致可以把自由行用戶分為以下三類:

自然風景游:男性佔比最高;年齡分布以壯年為主,契合主要工作人群;消費能力上分布均勻,符合整體分布。興趣愛好游:男性佔比超過女性;年齡分布以青年、壯年為主,這部分人群在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以後,開始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諸如探險獵奇、動漫攝影、運動自駕、親子醫療等來展開行程,整體消費能力較強。美食購物游:女性是市場主要消費群體,同時,平均年齡明顯偏低,消費能力以中等活躍度為主,收入水平以中高收入為主。

而只有洞察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才能把相應的旅遊產品精準的推送給目標客群。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無疑就需要旅企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所以,無論是基於開放平台的數據,還是企業的自有數據,最關鍵的還是得到高純度的數據,簡言之就是關聯性較強的數據。

需要指出的是,數據收集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把數據集中起來,關鍵是要在實際運營中發揮作用。收集一堆電話號碼可能沒多大意義,但掌握了消費者搜索、瀏覽、點評的信息等顯然才能做出更多的預判和精準的推送。因而,要想降低消費者「糾結」的程度,提高產品靜默下單或是諮詢下單的數量,弄清其消費痛點和消費需求無疑十分必要。

而藉助一系列工具,消費者對目的地也愈發了解,甚至變得越來越精明。例如,馬蜂窩在2017年新增的近500萬條問答中,多數提問還是在圍繞著行程規劃、交通、景點、住宿和行前準備幾個話題展開。不僅如此,細節內容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比如「茶卡鹽湖幾月份去能看到最好的鏡面效果」、「史上最坑爹5A景點盤點,你都去過哪些」等等。

在碎片化旅遊時代,自由行遊客盲目消費的情形已大大降低,企圖再利用信息不對等賺取高差價的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小。新形勢下,自由行遊客甚至尚未抵達就已熟知目的地的吃喝玩樂,甚至對目的地的一些不知名的小眾玩法都了如指掌等等。

所以再企圖用傳統的標準化模式來提升產品的購買率,其效果可想而知。不僅如此,這還會加大遊客糾結的程度,讓其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反覆比較。而當前,自由行的遊客佔比已越來越高,因而只有主動洞悉其「糾結」的原因,才能這個在大藍海市場中奪得先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圈 的精彩文章:

TAG:旅遊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