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愛賣萌的女生,都是戲精?

愛賣萌的女生,都是戲精?

你喜歡帶有萌系特質的女性嗎?

在過去的印象里,「萌萌噠」常常成為某種嘲笑,在一些女權分子眼中,女性的「萌」常常是一種向異性的獻媚。但慢慢地,我們發現,身邊有些很萌的朋友,不知不覺成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手。

萌系女性到底有沒有頂著面具?她們能忍受這種「偽裝」多久?

我們找來許多具有這種特質的女性,做了一個小型調研。

口頭禪:

「喜歡你哇」,驚訝悲傷開心都喜歡「嗚嗚嗚……」

穿衣服喜歡長裙,漢服。因為個子矮+臉圓+童聲而萌。大學參加合唱團,被聲樂老師嘲笑說應該去童聲合唱團,沒有男朋友的原因是「感覺自己像個戀童癖」 。

父母的教育培養模式,比較使得自己靠近「萌」的性格。

家裡平時相處模式都是溫柔的,也不允許說髒話。父親小的時候會帶著我畫畫讀詩,對我都是順其自然的成長,家裡還養各種小動物。

直到後來父親酗酒,父母開始吵架……該叛逆的青春期,我一直斡旋在父母關係間,兩邊討好,撒嬌,生怕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會使事情更嚴重,雖然最終父母還是分開了。

這種成長環境下,我比同齡人更常處於安撫別人的角色。

周圍人,跟我說話總會不由自主地溫柔下來,就像我們和小孩子說話也會不由的模擬孩子的語氣一樣。

總覺得自己接觸到的世界比很多人說的「險惡」要溫柔很多,包括出門旅行都遇到很多善意。

比起把「嚶嚶嚶~」等各種幼化行為做為萌的標準,從漢字來看更能觸及到「萌」的本質,字典上寫「事物如同草木發芽一樣給人生機勃勃的感受,可以謂之以萌」。

不過,現在很擔心工作時會有什麼影響 。

口頭禪:

做了蠢事,會自言自語問寄幾:「我是豬嗎?」, 「不會,哪裡有這麼可愛的豬」。

其實撒嬌的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小時候。剛開始記事的時候,因為家裡三個娃,我是老二又是個女兒,懂事起,就為了博取父母的寵愛撒嬌賣萌。

會發現嬌很奏效。尤其是爸爸。

撒嬌會變成習慣的。吃到糖以後會繼續用這個方法騙糖吃,尤其對親近的人。

步入社會接觸人事後,也發現萌萌的比較容易被親近。誇我萌的人也越來越多,內心也會是,「哇,我怎麼這麼可愛,」然後傾向變的越來越可愛,想被更多人喜歡。

人人都想接觸柔軟的靈魂吧。工作中遇到比較難拿下的單子,可以的情況下我會軟磨硬泡,撒撒嬌,對大部分男客戶是奏效的啦。

口頭禪:

別人叫我的時候,我會「啊哈」;我表示贊同的時候,我會「阿哼」。

我是從兩年前才開始萌的。

我們小時候看的偶像劇里不是很流行冷酷的女孩子嗎,女主角完全不鳥男主角的那種,我小時候就跟著學,結果把人緣搞得特別差。

我爸爸媽媽從我9歲感情已經不太好了,我是在外婆家,由外婆帶大的。我外婆特別嚴格,一頂嘴罵我罵得非常恨。再加上她把對我爸的怨氣也施加在我身上,親密的溝通也是從沒有的。

那時候就養成什麼事情都憋心裡,不會跟人共享的性格。後來,就在自己和外界之間豎立起一個屏障,以保護自己,說話很不好聽。

改變是從兩年前開始。

喜歡上一個男孩,一開始,我們很聊得來,男生也對我有好感,但他沒有和我確立關係的意願,我一下子就覺得自尊心受傷了,開始破口大罵,「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以為你身高190海龜博士家裡有錢很了不起嗎……」然後他把我刪除了。

在這段很難過的日子裡,我認識了一個閨蜜,她溫柔地提醒我說,「寶寶,你不要這樣說話。」

以前對萌的印象,就是一些只喜歡穿蘿莉妝畫大眼妝的腦殘,但是因為她,我發現有一種萌,無論如何都讓人討厭不起來。

我們相識的時候她已經28歲,結婚五年了,卻還像個小孩子。她長相普通,衣品很好,臉上總是掛著甜甜的笑,關於我的困惑,她總能給我最中肯的建議。

她情商很高。說話喜歡歪著頭,每次看出我的缺點,從不會直接指出,而是以「寶寶,美少女」諸如此類的稱呼開頭,用很可愛的音調給我分析問題,提出建議,我就覺得特別舒服,也很容易地接受了她的建議。

後來熟悉了發現,她不是那種短期消費笑笑罷了的可愛。而是可以讓人回味無窮源遠流長的天然萌。我突然覺得,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那時候也漸漸意識到,沒有人喜歡把生活過程悲情戲的女孩子。

我就有意無意地模仿她。

現在萌應該是我的一種自然狀態了,已經不需要刻意去「賣」。

人也比以前樂觀了很多。

我是覺得我是不會招人討厭的,別人有什麼困難告訴我 ,我會很積極地去傾聽,然後去幫助他。而我也知道什麼時候不該萌。

我也玩過cos,因為cos深入接觸了好多,逛街喜歡扎雙馬尾,穿蘿莉群的真正的lo娘,我是不太喜歡她們。這個群體很多接觸二次元的時候年紀都比較小,是初高中或者剛上大學,在應該好好學習的時候,整天想著拍日漫,或者為了支付高昂的制服費,捨棄學習的時間去做兼職,在年紀還很小,人生閱歷匱乏的時候,就開始從動漫里建立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自然人會比較脫節、單薄。

口頭禪:

遇到問題,我就,頓住,然後緩慢的「啊……」很慫。

我是從小嗲到大的。我40歲了,經常被別人以為不到30。

我特別喜歡笑,很容易笑,健身的時候做不好動作都要笑,覺得太逗了,然後就更做不好了。

我覺得,經受住滄桑考驗的萌才是真萌。

我的內在和外在其實沒有什麼區別,這就是別人不能理解我的地方。

上班的時候,我會有意控制自己,不讓別人覺得我太幼稚不靠譜——辣個,我說話語氣的問題,已經被自己訓練的還不錯了,接觸陌生人的正經事,我可以不嗲的,發誓

「萌」現在經常被用來和「軟」一起組合成「軟萌」來使用。其實「萌」就是一種柔軟的姿態。姿態柔軟並不不代表內心沒有主見,天真和堅強並不是對立的

萌,是不用賣的。不是拿來換東西的。刻意賣萌頂多短時奏效,次數多了自然無效。

我的父母一輩子都處不來,長期冷戰,但即便爸媽關係再僵持,他們都不忘給我最好的疼愛,也給我很多自由。同學老師也都對我很好很呵護,我真的是蜜罐裡面長大的……

因為要啥有啥,我就沒有要用拿撒嬌來換取什麼利益的習慣。

說說我媽吧。她60多歲了,也很萌,哈哈。

真正能萌一輩子的女人,都是非常有主見的,很獨立的。

遇到對我不善的人,我會去想,這樣對我的人一定是因為從小際遇不同,性格不同,不能理解我的行為罷了。

也遇到過劈腿,但真的覺得開始傷心了,理性就已經上線了。

我是一個不太怕被傷害的人。

跟愛人或其他人發生矛盾的時候,我不會著急跟對方反駁、攻擊或辯解。很多時候過一會兒他自己就好了,可以合適機會再解釋。而人,總是在自己感到恐懼才會去主動發起攻擊。

萌系可以做馴獸師,你不覺得么?

你看爸爸看女兒的眼神,每一個爸爸都是這樣,不論之前多酷,說明每個人都可以被軟化。萌系的人可以把別人也變萌。

當別人的態度也跟自己一樣平和柔軟的時候,大家踏實下來好好商量一下,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也許有的問題也就自動消失了。

接下來是來自丈夫的補充:

她真的非常非常萌,不用工作的時候秒變小朋友。她最常說的就是「太好玩兒了」,她做什麼的都覺得是在玩兒。

她讓我特別心軟的瞬間,就是,知道自己辦錯事,哭得很傷心的時候。

她的性格和處世態度,給我帶來很多啟發。比如她面對不能解決的事情就不糾結了,不好的情緒也會很快過去,她還擁有能發現美好的眼睛和心靈,我經常用她的處世態度去啟發我愛糾結的媽。

她也改變了我一些,比如,我發現原來我也可以撒嬌。

和萌的女性交往,會進入比較慢的狀態中,不緊張也是一種愉悅吧。

還有的女性是因為外形萌,被說萌,然後在輿論言語中被動或主動地走向了被預設好的人設。

她們都提到的一點是,萌的女性,會越來越喜歡萌的感覺

萌不僅僅是一副社交面具。她們慢慢發現,萌是一種溝通方式,除了作為社交生活的潤滑劑,它還潛移默化地在你心中植入與他人接觸的善意。

我們還收到幾類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

@努力前進的你: 大概是感覺自己有些老了的時候開始賣萌。

還有人把萌當做一種示弱的哲學……

@南方老乾媽:因為弱加慫,只能靠賣萌為生。

十幾年來,日本動漫中的低幼化女性面孔,曾很深入地影響了一陣我們的女性審美。隨著萌系女性的增多,批判也一直伴隨其中。有人認為,對比80年代的女性圖像,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如今社會環境由開放向保守的轉變。

而隨著將歐美與東方的美感相結合的網紅臉式審美漸漸抓住大眾視線,「萌系」女性總算是離開了被嘲諷的靶心。

如今我們周圍的女性選擇萌,更多地不再與「二次元」直接相關聯,而成為一種具有效率的女性生存策略。相比賣弄性感等其他將女性性別優勢加以利用的手段,它更隱蔽,包容性更強。

只能說,是一個時代定義了一類人的生存法則吧。

而女性可以不帶任何思想枷鎖地,為任何一種合理的行為(性感、強硬或萌)模式大膽地吶喊,而不是把成為大女人或其他更「高級」的形態作為唯一最高標準,是否更值得愉悅呢?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楚楚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你累了嗎?你想躺下嗎?
我們象瞎子摸索著我們兩個的孤獨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