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看看,貪嗔痴慢疑五毒,你有幾種?

來看看,貪嗔痴慢疑五毒,你有幾種?

貪嗔痴慢疑,到底是啥?

指的是五種煩惱心。因為,這五種煩惱能障蔽真心本性,引導人造作惡業,就像毒藥一樣,所以叫「五毒」。若能識得它的本來面目,就不會被它纏縛,而得自由。所謂心累,迷茫,都是由它引起。

貪:遇到快樂的境,拚命追求和貪戀就是貪,包括財、色、名、食、睡五欲等。

嗔:生氣。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我們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嗔恨

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為痴。跟我們講對的,以為是錯;跟我們講錯的,卻以為對,以及過於執迷於自我的一切都為痴。

愚痴

慢:傲慢,瞧不起別人。比他人強時,向人炫耀、賣弄;比別人差又不認輸,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虛榮心強,愛攀比。

傲慢

疑:毫無道理和根據地懷疑、否定一切,自以為是、想當然地下結論,迷信自己的一切都為疑。

疑惑

那麼,這五毒是從怎麼來的呢?

從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中來。說白了,就是你的五官,以及五官的感受等一系列行為。

五毒從眼耳鼻舌身意中來、從色受想行識中來

聖輝師父講《地藏經》時說:

雖然「貪」是人人都有的,但長期修行就能避免。要想去掉這五種煩惱,首先就要認識自己那顆心,讓它如如不動。」也就是當歡喜和悲傷來臨時,你要清楚的覺知,不隨它過喜而忘形,不隨它過悲而頹廢,保持中道

《金剛經論》中有「心喻舍,性喻王,五毒似城牆」 的比喻,如果這顆心控制好有定力的話,心外就出現了皇宮,皇宮外邊有四個大臣(見聞覺知),四個大臣守護、管理著眼耳鼻舌身意,然後外面的盜賊就服帖了。

所以,修行中只要做到收攝六根,就可以增加心的定力,抵禦五毒

眼見彌陀耳念佛,心中化顯自性佛。

少有煩惱少挨魔,到處所見皆極樂。

這也是學佛人為什麼要常念佛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興閣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什麼人死後可以做山林墳稼等神?什麼人死後做鬼?聽法師這麼說

TAG:法興閣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