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獲得他人資金和情感上的投資?嘗試這13種方法

想獲得他人資金和情感上的投資?嘗試這13種方法

[ 編者按 ]創業如何成功?有許多文章都在說創業者自身的因素,今天這篇內參主文則主要是在談外部性因素。而這種外部條件是可以通過方法去獲得的。

Willpower doesn』t work(毅力沒有用),這是作者剛剛出版的新書的名字。如果你目標宏大,但抱著的卻是「獨行俠」心態,那是非常糟糕的。

融資,更更重要的是融人脈、融勢能、融他人的情感投資,不斷讓你和你的事業的「信任卡」提升信用額度。為此,你需要:

極度擅長你的工作

在情感上投資於你所關注的「事業」

比其他任何人都能更好地理解「背景」(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

投資正確關係(對象是你可以明確創建協同關係的人)

在獲得最佳經驗和教育時,可以暫且將注意力從自己目標轉移到培養別人的目標上

將自己的目標與其他人的目標合併

尋求幫助

在成功路上不忘初心

把精力放在一些重要的人脈上

每期監測和精編中文視野之外的全球高價值情報,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機會的新鮮資訊,為你提供升級思維方式的深度內容,是為[ 紅杉匯內參 ]

內參

想獲得資金情感上的投資?

嘗試這13種方法

作者 /Benjamin P. Hardy

編譯 / 洪杉

「如果你幫助別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你就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一切。」營銷大師齊格?金克拉(Zig Ziglar)說。

這就是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的必要前提。

你目標宏大,但抱著的卻是「獨行俠」心態,那這是非常糟糕的。

你可以自己習得大量知識和技能,但是如果你想讓自己宏大的概念廣為接受,你要讓人們投資於你的目標。

但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投資。

情感投資也是需要的。

投資方不僅是任何人,還要是很有影響力的人,那些遠比你成功和經驗豐富的人。一旦你的目標成了他們的目標,他們將會向你的目標投資情感。在他們投資你之前,你要投資於他們的目標。彼此推動,你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具體建議如下:

01

開發獨特和有價值的技能

你將要進入的領域方向事關重要。

你進入一個行業,是因為這個行業能讓你產生共鳴,激發你的好奇心和成長。

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有兩種:

能夠解決自己或他人的痛點;

或者跟著你的好奇心走。

痛苦和好奇——這兩件事都會驅使你前進。

02

了解自己

了解那些你真正在乎的東西

在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上積累專業知識要容易得多。但是,你在做一些值得你投資時間、精力和金錢的事情時,思考什麼是有用的東西也很重要。

你要判斷什麼才是有用的東西,它可以是什麼樣子,它應該是什麼樣子?

不要死磕「一」件事。通常來說,幾個事件交匯能形成一個新的想法,這些事件的「聯繫」就是故事的背景,別人看不到而你可以看到的東西。因此,你需要發展你的好奇心,勤奮好學,讓自己成為專家。

03

熟悉所在領域的「環境」

了解規則後才懂得如何在戰略上打破規則

「你掌握著哪些

只有少數人掌握的真理?」

——彼得?蒂爾,《從0到1》

你想要革新的領域中有哪些實力企業?

誰採用的方式是正確的?

誰用了錯誤的方式?

他們怎麼錯了?

錯在哪裡?

事情是怎麼發展到現在這樣的局面的?

哪種角度可以對該領域產生最大的影響?

還有哪些領域有待創造性地整合進當前的思維和體系?

該領域的從業者目前受到什麼樣的局限?

有哪些固定的範式需要打破?

斯蒂芬?唐(Steve Down)是Even Steven』s餐廳的創始人,本來從事於金融業。他十分欣賞美國休閑鞋品牌Tom』s的銷售方式——每賣出一雙鞋就給非洲捐一雙鞋。於是,他產生了創辦一家提供類似捐助的高質量餐廳的想法——每賣出一個三明治,就給當地的窮人捐一個三明治。

他把這一想法告訴餐飲業的朋友和專家時,遭到嘲笑。但對斯蒂芬來說,這是值得了解的背景信息,而他的金融專業背景讓他得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情況。

計算一番之後,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行。只有餐廳本身很酷,而且服務上乘,其「社會責任意識」的概念才會也讓人覺得很酷。開業後幾個月內,第一家店就盈利了。其想法及其所獲得的成功,為他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支持。

04

與提醒你朝前看的人共事,

而不是相反

「不要加入輕鬆的團隊,這樣你不會成長;

要去就去那些對成員表現

有著高期待、高要求的團隊。」

——吉米?羅恩

人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你想變成你想成為的人,那就讓自己和已經是那樣的人共事,而不是和不是那樣的人或者不想變成那樣的人一起。

讓自己浸泡在你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所營造出來的文化、所採用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中。他們才是會在不久的將來為你投資、接受你的想法並幫助你實現它的人。不僅如此,在他們的幫助之下你所能取得的,將是遠超乎你自個兒能想像的或是能夠取得的成果。

你得讓擁有你所沒有的經驗的人為你投資——那些懂得如何發布產品、如何營銷、如何經營人脈,歷經無數失敗並從中吸取了數不清的教訓的人。

05

花錢給自己找導師

如果你還沒開始為發展人脈而花錢,你的進步會很慢。

人們通常認為,供給創造需求。這在經濟上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情況卻恰恰相反。需求創造供給,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需求。好奇心足夠強烈的時候,你就能想出滿足好奇心的方法。

你可以通過投資人脈來找到這種條件,得到你所希望成為的人的幫助。提醒你要展望未來而不是沉湎於過去的人一起共事。

同時,通過給自己投資,你開始更完全地相信自己。因為你花了錢、投入了時間,做著自己想做的工作,會清楚每個階段要做什麼。

如果你覺得自己花不起這個錢,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真的想學習的東西。

需求是發明創造之母。如果你的好奇心足夠強,你就會想法設法的去找到答案。

06

投入全部精力、金錢和技能

來實現導師的目標

「你可以給予而不必熱愛,

但你無法熱愛卻拒絕給予。」

——約翰?伍登

成功是信心的來源,而意志力沒法給你信心。你要用完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事情。你需要「說服自己去相信你希望從中看見的真相」。

這就是解決辦法。

在人際交往中,切忌一心只想利用他人,或是沖著交易的目的。你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與他人交往,並真正地投身於所建立的關係。

只有通過合作才可能獲得指數般的增長。對於你的導師希望取得的結果,你要全情投入。

首先你要學會理解他人,再學會讓自己被他人理解。這就需要你成為善於傾聽和觀察的人。

花同樣的時間,靠自己,你只能向前邁進兩小步;但一段這樣的關係可以幫助你向前邁進五十步。

但是,你對多巴胺的依賴和對自身目標的全神貫注,可能會讓你只看到面前這兩小步。

哪怕你只花上6到12個月的時間全心全意地為導師的目標努力,你也會在這過程中收穫堪比你自己數十年的經驗。如果你有一個出色的導師,那麼他所努力的是遠比你現在所能達成的更偉大、更吸引人的目標。

你幫助導師獲得的地位越高,你自己的地位就會越高。

07

記錄和發表你一路上的思考

當你從你身邊的成功人士身上學到不少深刻的洞見,把它記錄下來。無論好壞美醜。

你所得到的是絕無僅有的學習機會,是很少人能窺視到的「幕後」。

08

學以致用

「學而不行非真學,

知而不行非真知。」

——史蒂芬?理查茲?柯維

你該學會運用?——而不僅僅是往大腦里填充信息。

智慧指的是善用知識。極少人擁有智慧,大多數人不過是在收集空而無用的信息罷了。他們無法快速地提升自我,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真正地學習——他們根本沒學到什麼,因為他們不懂得去運用。

真正的學習關乎模式的轉變。你對世界的看法、你在世界中採取的行動都得發生永久性的改變。如果你的行為和世界觀沒有變化,證明你並沒有在學。

你需要利用所學的一切來實現自我的脫胎換骨。重新塑造自我之際,你會消化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並加以完善與精進。

同樣,這並不代表丟棄你的身份認同和個性。相反,這是在以你最棒的經歷塑造和重塑自我,在於提升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在於擁有一個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在於通過打破習慣來形成習慣——以及持續採取行動。

09

將你的成功歸功於他人

總有一天,你會創下輝煌成就——你能給予的最高回報,莫過於感謝他們讓你成為今天的你。

如果你一直是個謙卑的接受者,那麼在所有人眼中,你並沒有變得高高在上,而是始終那麼平易可親。而這正是變革型領導的核心所在。成為大家喜愛的人,成為大家願意看到其成功的人,因為你正是他們最大夢想和最高價值的具象化存在。

如果你自掘墳墓,跟大多數成功追逐者一樣犯下相同的錯誤——即認為自己的力量足矣——你會摔得粉身碎骨。你的成功將成為失敗的催化劑。你會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因為你在上坡路遇見的人,恰恰是在下坡路上會遇見的人。

10

建立關係和信任後,

將目標告知你的關係網

當你把自己清晰地定義為付出者,並不斷地付出後,你會被紛涌而來幫助你的人群所震撼。

你會訝異、會震驚,也會被折服,變得謙卑。

你沒意識到的是——長久以來你不斷付出、服務、出手幫助的過程中——人們在情感上也深深牽掛著你。

當你與他人建立溫暖而深刻的關聯時,你們之間凝練出了深深的情感羈絆。看著你成功比起他們自己獲得成功還要重要。而這正是導師關係和領導力的真正核心。希望幫助你的人取得成功,這種願望比起希望自己取得成功還要迫切。

11

將你的目標和他們的目標融為一體

將你的目標和共事者的目標整合為一體,由此,你獲得成功所需的時間將減少10到20年。

原因很簡單——你的理念和你學習對象的理念高度呼應、協同一致。你的到來,引進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和技能等。他們不是在幫你的忙,你已經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了。你成為了更宏大事業的一部分,你和你的導師結合成使命共同體。

你已經成為理想中的那個人了,因為環繞在你身邊的都是提醒你未來而非過去的人。

12

建立協同合作

100倍思考是新的10倍思考

當一個人開始意識到,憑藉他們的技能和能力可以發展壯大時,便產生10倍思考。他們會組建一個團隊,會把生活中與想做的事無關的一切或授權他人處理、或全部刪掉、或進行外包。

當符合上述描述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改變世界而走到一起時,便產生100倍思考。

此時,強大的使命共同體就會發生。此時,整體會大於部分之和,變革性的關係就此誕生。

要做到這點,你必須是位孜孜不倦的學習者,並且願意粉碎你生命中並非最優的一切——包括你狹隘的觀點。

13

勿忘立身之本或核心價值

當你一步一步往前進時,謹記你的「為什麼」和「怎麼做」。不要忘記何為本,保持頭腦清醒。即便已經做大做強,也請不要忽視立身之本。包括:

你的健康(營養、健身、睡眠)

你的思維(不斷學習、思考、記錄、授業)

你重要的人際關係(家人、朋友、投資人)

給予自己所需的「自我關愛」。多數人會在某個時刻停止向自己投資,不再把自己和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沉迷於事業,沉迷於目標,在這過程中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及作為一切開始的初心——即「為什麼」。

讀數

9.8倍

美國增長最快的工作崗位是什麼?LinkedIn對比了2012年和2017年的數據發現,排在前兩位的是機器學習崗位(增加9.8倍)和數據科學家(增加6.5倍)。在排名前十的崗位中,有四個都與數據科學有關。

大約90%的數據都是在過去兩年里產生的,全球每天產生的數據量達到2.5Quintillion(10的18次方)位元組。

每分鐘,美國人使用2,657,700GB數據

每分鐘,Instagram用戶發布46,750張照片

每分鐘,15,220,700條簡訊發出

每分鐘,谷歌進行3,607,080次網路搜索

情報

#僅僅相信A/B測試是不夠的#

每位創始人都需要看的3種數據流

第一手知識。即「走出辦公室」,去和潛在或真實客戶交談。技術型公司創始人經常將諸如A/B測試之類的統計數據錯認為第一手知識的全部——並非如此。它可以告訴你A優於B,但不會告訴你為何這樣。你很可能只是在優化一個錯誤的業務模式。

對客戶、市場及競爭環境的綜合性「鳥瞰」視野。不要依賴市場研究公司,它們只擅長於判斷過去的情況,如果可以預測未來,它們早就成為創業公司了。

從客戶和競爭對手的視角出發。問自己:「如果我是競爭對手且擁有他的資源,我下一步要做什麼?」

即使掌握了來自這3種觀點的信息,創始人仍需要記住:作出一個萬無一失的決策所需的信息是多多益善的。

建立數據文化。數據收集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你之後將如何處理它們。所有消息都需要得到分享,剖析,理解及運用,尤其是壞消息。

#每一家公司都要有靈魂#

微軟CEO談共情如何激發創新

薩蒂亞?納德拉小時候的考試成績常常差到令父親難以置信。但父親卻告訴他,這意味著他「一定會在別的領域找到興趣所在」。這激勵了他一路向前,到今天成為微軟的CEO。以下是他的感悟:

人們總認為年輕時立下雄心壯志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但對我而言,是好奇心支持著我走到現在。

避免狂妄自大,它會導致古希臘、矽谷等帝國、公司或個人走向衰敗。

只要能夠分清「相信自己的能力到和真正具備學習能力」之間的界限,那麼自信就是一件好事。

CEO除了要自信以外,還需具備共情的能力。共情是商業創新的關鍵源頭之一,因為創新來自於理解客戶尚未被滿足的模糊需求。

要想發現公司的核心身份,就必須考慮「存在式問題」,如「我的公司消失對社會會產生什麼損失嗎?」

從「無所不知」的公司轉變成「無所不學」的公司。當一家公司經歷過成功後,很容易會認為自己已經無所不能。必須警惕這樣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杉匯 的精彩文章:

帶著好奇心重新發現以色列之行思札記:學、思、辨、問
陸瀟波:基因測序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TAG:紅杉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