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夢想的漂泊,從來都是有奔頭的
最近,一篇名叫《對不起,我勸你別來北京了……》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小保也收到了一些朋友的轉發慰問。
你在北京怎麼樣了?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隻身去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會遇到哪些想不到的困境。
有答主說:在北京基本上沒有想不到的困境,所有的困境都是明明白白的:沒錢、沒人脈、沒人陪。
這是很多北漂人的常態
為了省房租,住在離公司一兩個小時以外的通州、回龍觀、天通苑;
天還沒亮就趕著人潮擠著地鐵去上班,每天都活在男人的腋窩和狐臭下;
和6個早出晚歸的室友,共用一個衛生間,每天洗澡洗漱都像打仗一樣;
為了省飯錢,下班再晚也要在堆滿雜物的小小廚房裡準備第二天的便當;
平時一直忙工作,即便閑下來也沒有人可以約。
既然北漂那麼辛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來?
@小鹿
這裡安放了太多人的青春和夢想,我也想來湊個熱鬧。
就像那篇文章里說的一樣,我之所以來北京不是因為喜歡這裡舒服的環境,而是因為這裡的工作機會多,發展空間更大。
作為一個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畢業找工作經歷了很多挫折。而且在家鄉的那些工作,現在就能看到未來幾年自己的狀態,實在是不喜歡。
在北京,我們可以談理想、說奮鬥,能得到更透明、更公平的競爭,我們完全可以靠實力和努力實現物質和階層的上升。也正是因為如此,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北漂,更像是「北奔」吧。
@倩倩
「家鄉的縣城裡連大牌的化妝品專櫃都沒有,
一點都不精緻。」
我大學是在一個省會城市上的,一畢業就回老家找了個穩定的工作。但回去之後發現想買化妝品都沒有可以試用的專櫃,而且工資太少了,有時還需要家裡人補貼。
我是學表演的,北京還能有很多劇場、展覽,有各種優秀的大咖名師,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一咬牙就辭職來這裡了。
平時上班的時候兢兢業業,一到周末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逛各種展覽、博物館、圖書館,很享受這種忙碌而又充實的日子。
@琪哥
「不甘心生活就這樣波瀾不驚,所以我來了北京。」
作為一個從小就很聽話的乖寶寶,我一直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的,他們也似乎為我安排好了接下來的人生。
上學的時候,他們常說你還小不要談戀愛耽誤學習,但一畢業他們就開始各種催談戀愛,催結婚,開始張羅著要給我相親。
以前選學校、選專業,我都可以參考他們的意見,但是這一次,我不甘心生活就這樣波瀾不驚,也不想再讓他們主宰我的感情和未來的生活。所以百般掙扎之下,我來到了北京。
現在的生活孤獨而又自由,父母漸漸也理解了我的想法,第一次有了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感覺,很慶幸當時的自己做了這樣的決定。
對不起,北京再好我也不會去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想說了:說了那麼多北京的好,你不就是想騙我來嗎?
「北京雖然有很多優點,但對很多北漂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工作地,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幾年,幾十年,之後你還是會回到家鄉。因為在北京,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很多時候,你會越來越相信,努力了十幾年,你只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所以對不起,北京再好我也不會去。」
不,你可能還真誤會了。
你以為他們是在北漂,其實他們是在「北奔」!
而「漂」與「奔」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走,還是在努力的追趕夢想。
帶著夢想的漂泊,從來都是有奔頭的
你喜歡小城悠閑的生活節奏,你大可不必到北京來;你想要過朝九晚五、舒服安逸的生活,大可不必到北京來。
很喜歡一句的廣告詞是:「人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的確,只要有心,在哪都是生活,在哪都能讓自己的夢想開花。但在小保看來,那些隻身一人獨自到大城市闖蕩的人,都是帶著夢想,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帶著對生活的不滿足與不甘心「奔」來的。
他們本可以在自己的舒適區,過著驕縱的生活,但他們仍毅然選擇了大城市殘酷的競爭和高速的生活節奏。即便生活有些許不如意,都不足矣阻擋他們想要在大城市施展才華的熱情與決心。
祝願所有行走在逐夢路上的你們,都不再漂泊。
因為,帶著夢想的漂泊,從來都是有奔頭的,請叫我「北奔一族」。


TAG:正保遠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