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韭、菜苔和蠶豆:肚子里長出了青青草

春韭、菜苔和蠶豆:肚子里長出了青青草

春風又綠江南岸。

吹綠的,不僅是那路岸邊濛濛青霧似的柳嫩芽兒,還有我們的餐桌。

這個春天,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似乎引領了一種飲食潮流,我在許多描寫春季鮮食、江南野菜的文章里看到過它的身影,一盤小炒春天怎麼也離不了它。再反覆吟詠夜、雨、剪、春、韭這五個簡簡單單的字,朦朧的窗外如漸響起嘩嘩春雨拍打著泥土,青翠的韭菜淋著雨水酣暢淋漓,咔嚓剪一把,空氣里頓時瀰漫了菜蔬的辛生氣和新鮮的水汽。

此情此景,想得人心裡直痒痒,冒雨剪得這把韭菜若炒了吃是多美味,卻全然忘了杜甫當時遇到老友時的蒼涼感懷之情。於是當媽媽問我:「周末想吃什麼?」我便嚷嚷:「我要吃韭菜,炒的那種。」

到了周六中午,餐桌上皆是綠意,不光有一盤白蝦炒韭菜,還有菜苔和蠶豆,都是春天的應季鮮菜,讓人一不小心跌入了春風裡。其實按照往常,我是不愛吃韭菜的,尤其討厭吃了韭菜餡餃子的人,隔了老遠就能聞到他們嘴裡飄來的熏人味道,一說話還冷不丁有根醒目的韭菜葉兒卡在牙縫裡。可是這次,我心裡想著「夜雨剪春韭」,夾了一筷,越嚼越覺得柔嫩清脆、口齒生鮮,那一冬天吃下去的渾濁肉氣啊,火鍋翻滾過的熱浪啊,通通被凈化了,微風拂面,肚子里彷佛長出了青青草,搖頭晃腦的,讓人神清氣爽。

心裡暗示的作用是很強大,但韭菜在春天的確是食用的好時節,有一句成語「春韭秋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成語典故來自《南齊書·周顒傳》,裡面寫周顒清貧寡慾,終日種菜,惠文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周顒回答:「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菘」是大白菜。

在炒韭菜里加白蝦,大約是媽媽怕全素,所以要給我加點兒葷腥。其實韭菜里加雞蛋炒,更是一道看似普通卻「陰陽雙補」的應季菜。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陰陽學說不僅是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也是整個中醫理論體系的重中之重。在中醫中,韭菜被稱「起陽菜」,可以溫陽補陽,順應春天的生髮和復甦,而雞蛋可以滋陰,二者同炒,是一道穩穩噹噹平衡陰陽的菜,熱量低又下飯,賽過各種大魚大肉。

菜苔又作菜薹,是媽媽最愛吃的,春天紫菜苔上市,於是幾乎餐餐頓頓都有一盤綠得發紫的蔬菜。它們長在地里的時候,還帶著叢叢粒粒的小黃花,和頎長的嫩紫色莖兒搭在一起,是很明快的顏色。它們和歐月在春天抽的新筍很像,在深冬被重剪的歐月,天氣一暖就會從盆里拔起一根根劍兒似的紫紅色新枝,質嫩肥壯,剛破殼兒般泛著新生的光彩。每每我蹲在花盆前望著各種新枝發獃,心底似乎有一個聲音在說:為什麼不能炒了吃。好在紫菜苔彌補了這個遺憾。它有入口即化的嫩軟,清甜爽口,一筷一口,隨意就能吃掉一大盤。

蠶豆作兩吃。一種就是最普通的蒸煮,媽媽總是會讓我多吃點蠶豆,最好連皮也吃下去,說是能補心,可我一般堅持吞幾個整兒下去就再堅持不了了,就像吃楊梅要吞核一樣,怪難受的。另一種就是剝掉蠶豆皮,取粉嫩的豆瓣加蛋花兒燒湯,粉綠粉白的,煞是好看。我媽媽最喜歡在周末的早上,拿個小盆子,去對面鄰居家剝蠶豆,眉飛色舞地一邊聊天一邊剝,有一搭沒一搭,還要分出半條心來關心對面的小狗貝貝今天有沒有肉吃,響亮的笑聲隔老遠都能聽到。沒一會兒,就見她剝好了滿滿一小盆豆瓣,準備開始給我做飯。

記憶中,綠色的蠶豆兒一上餐桌,路邊就開始有小販用竹籃兜著,賣鮮紅的櫻桃珠兒了。在陽光明亮、沾滿露水薔薇香的周末清晨,媽媽去買菜時會捎帶一把櫻桃,待我睡眼惺忪地起床晃蕩時,會看到餐桌上的玻璃碗里,盛著帶水珠的櫻桃,晶瑩剔透,分外美麗,就好像春天時人的心情,看到晴朗的天光就會莫名開心,似乎有一大把美好都抓在手裡。而享受春光如吃櫻桃般,一顆一顆,小心翼翼,怕貪戀太多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也怕太美好怎麼珍惜也會辜負。

2018.3.16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森林小鹿兒 的精彩文章:

Little Bell 沒有小蒜味兒的韭菜花不是好水仙
夏洛的網 大人的童話

TAG:森林小鹿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