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河圖和洛書的起源

關於河圖和洛書的起源

自宋代以後,凡是注《易》、論《易》、治《易》的著作,都把「河圖」、「洛書」等圖,作為《周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人說,八卦是根據「河圖」、「洛書」而畫;當初《周易》是據圖」、「書」而出,而不是「圖」、「書」據《易》而出了(劉大均(周易概念》)。所以人們都認為伏羲是根據「河圖」畫的八卦,故「山海經」中的「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日《連山》就是一例。連山》一書中的八卦是出於夏朝,但八卦不一定是按「河圖」而畫的。因為《易經》的原文中,沒有涉及到「河圖」、「洛書」之事。

關於「河圖」、「洛書」有種種神奇的傳說。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領袖伏羲時代,有龍馬出自黃河,背負「河圖」。有神龜出自洛水,背負「洛書』,』。伏羲得到後,就根據「河圖」、

「洛書」上的陰陽點而畫八卦。所以後來的《繫辭》上就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後來,朱熹就更神了,把「河圖」、「洛書」說成「天地自然之《易》」。

「河圖」、「洛書」之說,先秦的《尚書》、孔子的《論語》、以及係繫辭》中確有記載。但「圖」、「書」到底是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更無論述。在宋以前,不少《易》家在著《易》的時候,很少談及「河圖」、「洛書」之事。少數談者,也是一帶而過。河圖、洛書之風潮,起於宋朝,自宋以後,對「河圖」、「洛書」之說,一直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如清朝的易學者胡渭,黃宗羲等就反對宋儒的說法。

今人劉大均教授經過多方考證說:「宋人『河圖』中五十五個黑白圓圈的分布,恐怕是啟於《繫辭》。《繫辭》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劉氏這一論證看來是有道理的。

《繫辭》中天地之數出自何處?歷史的爭論並無結果。我認為天地之數,很可能是出自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其甲丙戊庚壬五陽數,正是天數二十有五;乙丁已辛癸是陰數,正是地數三十,兩數相合也是五十有五。天地之數五行,雖合出五行和方位,與天干化有出人,但化合的方法與天干相同。如天地數是一六合水,正是甲己合土;二七合火,是乙庚合金;三八合木,是丙辛合水;四九合金,是丁壬合木;五十合土,是戊癸合火。天地之數見於係繫辭》,而十天乾的出現,在時間上早於《繫辭》,這是無可置疑的。所以《繫辭》中的天地之數出自十天干可能性大。

至於宋人出的「洛書」,其「四十五個黑白圓的出處」,所謂洛書蓋取龜象」,無非是宋人按鄭玄的《乾鑿度》「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造出來的。「河圖」中的白點代表陽,黑點代表陰。即一、三、五、七、九是奇數為陽,稱天之象二、四、六、八、十是偶數為陰,稱地之象。此天地之數各自相合,正是五十有五。

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不僅是八卦的大衍之數,而且,也是合為五行之數。即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這就天地物分屬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就出來了。

「洛書中的白點為陽,黑點為陰。」一、三、七、九為奇數屬陽,二、四、六八為偶數屬陰。以上陰陽數也稱為天地之象。圖中之數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正好與後天八卦相符。

《易經》早於《易傳》七八百年時間,所以,八卦根本不是據「河圖」、「洛書」而畫,這一觀點,已是無可否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哥說發 的精彩文章:

TAG:發哥說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