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過向宏:家庭家教家風對周恩來的影響

過向宏:家庭家教家風對周恩來的影響

原標題:過向宏:家庭家教家風對周恩來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接觸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第一所學校就是自己的家庭。對青少年兒童來說,家庭就像是土壤,土壤肥沃,禾苗就會茁壯;土壤瘠薄,禾苗就孱弱。假如父母沒有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道德之水,孩子的「根」就會出問題。即使以後讀的大學再好、得的學歷再高、賺的錢再多,也無法長成一棵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給芸芸眾生帶來綠蔭與清涼。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教育,而孩子從小面臨很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道德水準上,給人們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適應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要求,每個家庭應首先從建設優良家風做起。每個家庭的家風建設好了,每個家庭成員的道德素質提高了,整個社會就會越來越文明、健康,就越富有生機和朝氣。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專家、學者之所以能為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大都與他們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出生於江蘇淮安的一代偉人周恩來以其德高望重,為人民歷久彌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像豐碑一樣屹立在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的史冊上,也是留給我們的一份極其豐富和珍貴的精神財富。他之所以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及共產黨人為之景仰和自豪的典範,除了他後來投身革命奮發努力,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成就外,還有就是他在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正如他曾說過「一個人的幼年所受的影響,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風上長期存在。」

一、父母人格奠定了周恩來人格特徵之基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對個體人格的影響極深。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是個讀書人,年輕時考中秀才,他是「國學生」(清政府規定的最高學位)、「主事銜」(官階,正六品)。後因其父親去世,家道衰落,出於生計他多年漂泊在外,做過文書,當過收發。他秉性耿直,為人忠厚,雖然生活清苦,話語不多,但十分有主見。作為父親的慈祥、寬厚、誠實等性格和人品,對周恩來有著較大的影響。對父親,周恩來是既尊敬、同情,又理解、孝悌。父親去世後,周恩來、鄧穎超聯名為父親去世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布了訃告。周恩來深愛著自己的父親。1997年,周恩來的嫡長侄女周秉德曾在《百年恩來》電視的拍攝現場——淮安周恩來故居,當眾展示了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正是周恩來父親周貽能的慈祥形象。照片背面留有周恩來的生前親筆「爹爹遺像」。周秉德還介紹說:「伯伯(周恩來)生前一直把這張照片放在身邊。」 對童年和少年周恩來的教育和影響較大的當數其三位母親,即生母、嗣母和乳母。相同的是,她們都以純厚的母愛對周恩來傾注了全部心血,不同的是,她們在自覺和不自覺中以不同的方式和性格影響著他,而這些影響,對周恩來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刻骨銘心的。



周恩來生母萬氏,其父親萬青選是清河縣知縣,為官宦閨秀,生性豁達開朗,辦事精明幹練,能識大體、顧大局,善於調解矛盾糾紛,幼年周恩來經常置身其中,耳濡目染,看到並學到了許多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周恩來小叔叔周貽淦病危,為了沖喜消災,儘管萬氏自己當時只有一個兒子,還是遵照公婆的決定,將恩來過繼給貽淦和陳氏。另外生母萬氏和其弟合買彩票中獎後,萬氏從武漢領獎回來,即為親友們買禮品,並將駙馬巷一段不平的路鋪上磚石,生母用自己的錢為社會辦公益,也使周恩來深受感染。周恩來後來那超人的談判、應變能力和處理複雜的國際關係及繁重的黨務政務等本領,就有母親給他的最早影響。嗣母即小叔母陳氏出生於寶應縣的一個文人家庭,性情溫和,待人誠摯,在詩文書畫上都有較好的造詣。陳氏因年輕守寡,深居簡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傾注在對過繼並一起生活的周恩來的撫養和教育上,教他認方塊字,背唐詩宋詞,給他講故事,引導周恩來從梁紅玉、文天祥、關天培、岳飛等故事中受到愛國主義、品行操節等方面的教益和啟迪。而秦儈等反面人物的故事,則教育了周恩來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的樸素感情。嗣母陳氏經常教周恩來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等詩句,也使周恩來產生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嗣母的教育以及她身上體現出的中國婦女賢淑文靜的美德對幼年周恩來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養,其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周恩來的好學、仁慈、謙讓,可以說其源頭在嗣母的言傳身教。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寫的《射陽憶舊》一文中,記載了嗣母當年給他講了一個「忠僕」的故事,使他銘刻在心,並加了一段令人深思,令人感動,甚至令人震憾的議論:「某仆安在,吾將公之天下,使四萬萬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負所托也。」「因特書之,以風天下之公僕。」他認為國家的領導者應當是全國人民的公僕,並表明自己要追求這種高尚精神的志向。

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周恩來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甘為人民的公僕,一直保持著精忠報國、廉潔奉公的高風亮節,現在看來當年嗣母的教誨是多麼重要。陳氏還帶他到離鎮淮樓不遠的胯下橋去遊覽。此橋是淮安人為紀念鄉親韓信(前?一前 196)而修建的。陳氏就地講述了「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少時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說的是韓信當時雖有武功,但為了不傷害屠夫,竟然在屠夫的笑謔中從他雙腿間爬過去,當眾出醜。多少年後,韓信封侯榮歸故里,他不但不去為難那個屠夫,反而讓他當了掌管當地治安的小官。後人有感於韓信的氣度,深為敬佩,在此立碑紀念。嗣母最後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忍辱負重,能屈能伸,方可成為大丈夫;還說此事《史記》中有記述,日後自己可以去讀一讀。陳氏又在恩來的人品中注入了一個「忍」字。這個「忍」字,使周恩來一生受用不盡。不久,恩來又讀了《西遊記》。他最喜歡孫悟空。孫猴子的造反精神,愛憎分明和機智靈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乳母蔣江氏家境貧寒,為人正直,心地善良,在用乳汁哺育周恩來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教周恩來種瓜種菜,用自己的言行向他傳輸了勞動人民勤勞善良、誠實樸素的優秀品質,教會了他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農家知識,增加了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的感性認識。


周恩來在生母萬氏和養母陳氏相繼去世後,乳母蔣江氏儘管沒有了工錢,但仍留在周家無私的照料尚未成年的恩來。周恩來曾說過:「我從她(指乳母蔣江氏)那裡了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會我大公無私」。因此可以證明,周恩來大公無私的精神,最早是受到乳母的真傳。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淮安發生大旱,民不聊生。當權者還把那些無力繳租的農民誣為「惡佃」、「刁佃」,要「從重懲辦、絕不寬待」,並立碑警示。走投無路的農民實在忍無可忍,群起砸了「逼租牌」。乳母曾帶著周恩來在「逼租牌」前申訴講述農民的苦難,使周恩來初步了解到中國農民的艱辛生活,從而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同情受苦農民並想解救他們跳出苦海的種子。生母和嗣母相繼去世後,周恩來的實際撫養人和監護人八嬸母楊氏,一生恪守「積善積德」的理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少年周恩來。在旅歐期間,周恩來在一封表明自己「當信共產主義原理」志向的信中說:自己一來「天性富於調和性」,二來「求真的心極盛」,這兩大性格與早年受母親的熏陶有關。


抗日戰爭勝利後,周恩來在重慶與記者談個人與革命的歷史時說:「直到今天,我還要感謝母親(指嗣母陳氏)對我的啟發和教育,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沒有她的關心照顧,那我就不能夠在事業追求方面培養任何興趣」,「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 他12歲告別故鄉,先到奉天省銀州(今遼寧省鐵嶺市)銀岡書院讀書,不久又到奉天府(今瀋陽市)東關模範學校就讀,以及15歲考入天津南開學校,無論在哪所學校學習,周恩來的成績都非常優秀,品行修養皆出類拔萃,從中可以看出他所受到的家庭影響是多麼的重要,打下的基礎是多麼的厚實,同時這也是周恩來思想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礎。


二、家教篤學促進周恩來少時即博學立志


周家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因此,1903年,才5歲的周恩來就遵祖訓入家塾館讀書,老師是晚清的一名秀才,從老師給周恩來起的字「翔宇」二字來看,他是一名胸襟闊、眼界寬的老師。他勉勵周恩來:大鸞(周恩來的乳名)是吉祥之鳥,與鳳凰齊名,同大鵬為伴,翱翔天宇,前程無量。看來,周恩來早期的起步教育還是遇到一位比較好的老師。周恩來6歲那年,隨著萬氏、陳氏兩位母親住進清河(今淮安市清河區)縣清江浦的外公家,7歲又遷入「世德堂」即「陳家花園」。外公是清河縣知縣,是個讀書人,家裡藏書豐富,「在嗣母的引導下,開始閱讀小說,先後讀了外祖父家的藏書:《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紅樓夢》、《鏡花緣》等。」在陳家花園,周恩來遇到了表哥陳式周,他是一位努力吸收新事物的知識青年,曾出版過一本散文集《此登臨樓筆記》,把一腔愛國熱情傾注於這本書上。比周恩來大16歲的陳式周非常喜歡小表弟的機敏和聰慧,周恩來則非常佩服表哥很有學問,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陳式周書房,周恩來讀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譚嗣同的《仁學》,康有為的《大同書》、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以及大量的進步刊物和歷史書籍。陳式周經常給周恩來講諸子百家、名人故事以及時政新聞等等,這對周恩來思想的進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周恩來在南開學校《敬業》雜誌上發表的《飛飛漫墨》文章,回憶並記錄了他在城內岳飛廟中看到的詠懷民族英雄岳飛的《七律詩》,這印證了少年周恩來遠大抱負的形成和品德修養的提升是與他在淮安的所見所聞及所學所思是密不可分的。周恩來不到10歲時,先後失去了生母和嗣母,他帶著兩個弟弟遷回淮安駙馬巷老家居住,此時周家已經入不敷出,但好學上進的周恩來堅持到表舅龔家寄讀,表舅龔蔭蓀是位追隨孫中山的革新派人物,在龔表舅家他讀到了嚴復的《天演論》,鄒容的《革命軍》,還有當時的《中華時報》等進步報刊,使周恩來大開眼界。龔表舅喜歡和周恩來談古論今,談「戰國七雄」,講「貞觀之治」,解析清朝廷割地賠款的莫大恥辱,也向周恩來講述當時進步人士改造中國的決心。塾師鄒先生經常給他開小灶,勉勵周恩來要發憤苦讀,樹立壯志,將來致力強我中華。

周恩來從博覽群書、與表舅交談和塾師的教育中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樹立了可貴的正義感和愛國心。有一次在巷子里他遇到幾個惡少欺辱賣瓜子的小姑娘,他不顧安危,出面干預。在表舅龔家當過婢女的小翠被父親賣給地主老財,常遭毒打,他主張去找那傢伙評理、算賬。隨著年齡增加和知識積累,周恩來的思維中不僅出現了「國家」及「民族」的概念,而且還在歲月中逐步的強化和不斷地升華,以至於他離開家鄉淮安才1年,年僅13歲的周恩來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的課堂上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千秋流芳的響亮口號。1952年秋,周恩來在上海會見表姐龔志如時深情地說:「就童年所受教育而論,表舅可算是我政治上的啟蒙老師」、「有了愛國的思想、民族的思想,就可以從這個立場上前進。」



在那個國難深重的年代,周恩來的家境和境遇都成了教育、磨練小小少年周恩來的各種不同性質、不同方面的因素,不僅使他品德上受到了良好的塑造,而且產生了努力改變現狀和命運的強大動力。大軍事家韓信,曾為成就大事而甘受胯下之辱,周恩來那超人的相忍為黨、忍辱負重的精神,與韓信有相似的地方。英籍華人作家韓素音這樣寫道:「當周恩來在床上瀰漫之際,也許他還記得韓信的故事。因為他就像韓信,他拯救了國家,使之安定。」


三、優良家風滋養了周恩來的情懷與胸襟


家風對人生的影響,因人而異。從周恩來身上,卻顯示了家風的淵源痕迹。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曾制定了十條家規。這十條家規,從周恩來進北京城開始,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周恩來一生嚴於律己,品德高尚,為人所景仰,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養的結果。他在青少年讀書時代,就在家中大立鏡旁貼著他手書的警句:「面必凈、發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正;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每天早晚他都要走到大立鏡前照一照。之所以周恩來的品德會如此高尚,除了他從小立志高遠、立身嚴謹外,追根溯源,與周家的祖訓密不可分。周家先祖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周敦頤後裔目前已遍及湖南、浙江、江蘇、上海、北京、湖北、江西、福建、廣東等省市,以及港澳台及世界各國。歷經近千年,周氏後人繁衍生息,世代興旺,且將先祖創立的愛蓮美德這一民間信仰變成了一種優良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由周氏後人總結出治家報國的《周氏家訓》,雖各地字句長短不一,但其基本內容皆為尊先祖祖訓,「出污泥而不染」,其中的「規行矩步」「立身厚道」「尊老愛幼」以及「出仕為宦,官清吏瘦;攝職從政,報國為民」等體現了愛蓮文化的精髓並教化了歷代後人,使後人中為民者「積德、行善、慈愛」;為官者「興農事、重教化、救良民」。2010年1月8日,在周恩來逝世34周年之際,周恩來六伯父周嵩堯先生手寫本《周氏家訓》由文化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周嵩堯避居鄉間,將周家一些歷史情況寫出。這本家訓由周嵩堯的嫡孫周華凱捐贈給周恩來故居,與同時捐贈的周恩來祖先容像一起成為故居的鎮館之寶。《周氏家訓》是周氏從1017年始祖周敦頤至今近千年間,唯一留存於世的長篇著作,全書近8000字,11項,42頁。核心內容是教化後輩如何做人。

從周敦頤的《愛蓮說》到周氏家訓,再到周恩來同志的十條家規,顯而易見,它們是一脈相承的。周敦頤在其千古名篇《愛蓮說》中以蓮喻「廉」,把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度概括為官之品與為人之德,使廉潔文化從此以一種獨立的文化形式得以發揚光大,並且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為官從政者。


在《周氏家訓》中,對於勤儉的論述雖言語不多,但道理頗深。「儉,美德也。儉可養德,可惜福,可無困窮之憂,可享溫飽之樂。故治家以省儉為第一義。治躬亦以儉樸為第一義,與其求人,不如求己。勤而能儉,自能興家,儉而益勤,自能持久。勤儉二字相需亦相成也。」周恩來的四伯父周貽賡家主堂屋當中掛著一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對聯,這是周敦頤「人極」的延續。周貽賡教育侄兒等晚輩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兒孫不知罵,曾子兒孫不曾怒,周家兒孫不知求(求名求利)。要求晚輩們勤儉、奮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刻苦學習、助人為樂,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給少年周恩來乃至周家後代帶來了深刻影響。周恩來繼承祖訓,不僅將勤儉視為「治躬」(自省)第一要義,治家第一要義,更重要的是將勤儉作為治國的法寶,他的一生可說是執行「勤儉治家,勤儉建國」的楷模。他對親屬,特別是晚輩要求甚嚴,幾乎每次會見親屬都要反覆強調勤儉節約。為此,他給家人制定了十條家規,就是希望家人及後人一定要把握好勤儉這個法寶,即使將來以強國站立於世界之林,也不能丟棄勤儉這個法寶。《周氏家訓》教導子孫,人要行善,不貪不義之財。周嵩堯一生見過「貨悖而入,貨悖而出」的事太多,錢從不正當處來,自然也花在不正當之處。周嵩堯認為,克己延至「忍」,周嵩堯認為,「相忍」為第一要訣,「和睦」為最大喜氣。忍一忍可以減少許多禍事,那些傷人性命、讓人家產破敗的事,千萬不能去做。人必須有學問技藝,才能隨時等待好的機遇。


許多學者對周恩來人生軌跡沒有大起大落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研究,事實上從周氏家訓中對忍的記述就可探究出其中的緣由。抗戰時期的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在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館工作時,周恩來接觸較多,他這樣描述:「我未見過周恩來發怒、發火、或心煩意亂,他總是那麼平靜、鎮定,我沒有見過他剋制不住自己的時候。」的確,忍辱負重,忍中求進,是周恩來作為一個政治家顯著的特徵之一。周恩來在中共最高權力位置上生存達半個世紀之久,他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共領導集體中少有的職位曾高於毛澤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為了民族的利益,他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忍。這就是周恩來的「忍」,也是《周氏家訓》立「忍」字為修身之德、為處家之宜的意義所在。


「誠」、「儉」、「忍」三字,是《周氏家訓》最有意義的地方,也是傳承周氏愛蓮家風的三要訣,更是周恩來嚴肅家風的淵源所在。發人深思的是,1949年後,北京中南海西花廳成為周恩來的辦公室和住所。廳前有水榭,三面臨水,夏季池中蓮花盛開,水榭東側為不染亭,亭榭之間以短廊相接。周恩來進出西花廳,都要穿過不染亭,彷彿天天都在凈化自己,品格隨之而升華!今天,我們研究周恩來早期發展的歷史,學習借鑒其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就是要啟發大家充分認識到家庭和睦、家教得法、家風優良對兒童的成長是何等重要。要尊重人的成長規律,克服早期教育「神秘化、簡單化」的模糊認識,切實重視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早期教育,讓孩子在各個方面都獲得健康與和諧的發展,尤其是在早期人格發展方面,家庭教育肩負著立人之重任。中華正在崛起,亟需人才輩出。兒童的成長只有一次,願科學的家庭教育之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主要參考文獻:


1.英籍華人韓素音著,《周恩來和他的世紀》,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3.革命文物編輯委員會編,《南開學校同學錄中的周恩來小傳》,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期。


4.明.姚廣孝《淮安覽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嚴昌洪 陶季邑:辛亥革命時期的黃興與胡漢民
民間藏品勝國寶——記古籍收藏家晁會元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