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禪開城投降後,還有8大猛將為蜀漢血戰到底

劉禪開城投降後,還有8大猛將為蜀漢血戰到底

東漢末年分三國,在這三國中,蜀漢是滅亡最早的一方,其亡國之君劉禪,更是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被嘲諷、鄙夷了近一千八百年。可是國主樂不思蜀,不代表蜀漢沒有忠義之士,在滅蜀之戰中,有十大悍將,用生命和鮮血,詮釋了自己對蜀漢的忠義。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TOP 8:蔣斌

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聽說蔣斌的名字,他是蜀漢重臣蔣琬的兒子,在蔣琬去世之後,曾擔任綏武將軍一職,是漢城的守將。滅蜀之戰結束後,他與姜維一樣,被迫向鍾會投誠。當鍾會想要謀反,卻引發了兵變時,他則死在了亂軍之中。《三國志·蔣琬傳》記載:「(蔣斌)隨會至成都,為亂軍所殺。」

TOP 7:趙廣

趙廣和蔣斌一樣,不及自己的父親出名——他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趙雲。趙廣是趙雲的次子,在蜀漢擔任牙門將一職,屬姜維麾下。當初姜維種麥沓中時,他便是隨行的一員。後來滅蜀之戰爆發,他又隨姜維一起阻擊魏軍,最終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他雖不及趙雲勇武善戰,在忠義方面,卻沒有給趙雲拖後腿。

TOP 6:張遵

張遵是張苞之子,張飛之孫,在蜀漢官至尚書。滅蜀之戰的時候,他奉命與諸葛瞻一同出征,前去抵禦魏軍的進攻。雖然他不及張飛,有萬人敵之稱,但是作為張飛之孫,他的忠義卻不容置疑——他拚死力戰,為蜀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TOP 5:李球

李球的父祖沒有什麼名聲,但他卻也算是名將之後,因為他是安漢將軍李恢的侄子。他在蜀漢擔任的是羽林右部督一職,按理說不該上前線。可是鄧艾偷渡陰平之時,劉禪無奈,只能派出了一部分禁軍,李球就是被派去,跟隨諸葛瞻出戰,並戰死沙場的人之一。《三國志》記載:「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拒艾,臨陳授命,死於綿竹。」另外,此人不但忠勇,而且還有一定的謀略,據記載,他當初曾勸諸葛瞻分兵扼守險要隘口,只不過諸葛瞻沒有聽取他的建議。

TOP 4:諸葛尚

諸葛尚是諸葛瞻的長子,滅蜀之戰時,才剛剛十七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然而為了不負蜀漢,也為了不辱父祖的忠義之名,他與自己的父親諸葛瞻一樣,與敵軍血戰到底,最終以身殉國。

TOP 3:傅僉

傅僉,是蜀漢名將傅肜之子,當初夷陵之戰的時候,傅肜為給劉備斷後,拚死力戰,面對東吳軍的勸降,破口大罵,最終戰死沙場,令無數人動容,傅僉比起其父也不遑多讓。滅蜀之戰的時候,他駐守的是陽安關,當初另一守將蔣舒偷偷投降,敵軍湧入了關內,面對大勢已去,無力回天的狀況,傅僉也沒妥協,而是奮勇殺敵,直到身亡。他的忠義,不僅得到了陳壽的認可,甚至連晉武帝司馬炎都敬服不已。

TOP 2:張翼

張翼,字伯恭,是蜀漢的名將之一,終其一生,他為蜀漢平定過南蠻,也曾隨姜維數度北伐,一路官至左車騎將軍,可謂戰功赫赫。在滅蜀之戰的時候,他居於姜維麾下,隨姜維一起,在劍閣抵禦鍾會,後來蜀漢滅亡,他被迫與姜維一起向鍾會投誠。當鍾會引發了兵變之時,他則死在了亂軍之中。

TOP 1:姜維

姜維,字伯約,是天水人氏,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奔了蜀漢,並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為蜀漢效力期間,他一直致力於北伐,到了滅蜀之戰的時候,他更是拼盡了全力,先後擺脫鄧艾、諸葛緒,又在劍閣阻住了鍾會。可是,他還在堅持的時候,劉禪卻投降了,並令他向手下敗將鍾會投誠。他雖悲憤交加,卻也只能聽命,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接受了現實。他在投降鍾會之後,將其策反,不但讓曹魏損失了大將鄧艾,還坑死了鍾會,只不過,他自己最終也死在了亂軍之中,這一事件,被稱為「一計除三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是書香能致遠 的精彩文章:

「三顧茅廬」真的存在嗎?

TAG:最是書香能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