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夜醒遭保姆用力搖晃,家長討說法,網友說沒看出什麼不妥?

寶寶夜醒遭保姆用力搖晃,家長討說法,網友說沒看出什麼不妥?

近日一則寶寶遭保姆搖晃,家長討說法的新聞被廣大網友熱議。

原來,南寧的呂女士請了一位保姆在家照顧八個月大的寶寶。但是她通過監控發現,寶寶在夜裡醒來之後,保姆可能覺得孩子哭得煩,竟先用力搖晃寶寶,再使勁拽過來抱。

這位保姆上班才不到四天,後來呂女士翻看了前幾天的視頻,也發現了粗暴對待寶寶的情況,呂女士一家人都覺得非常氣憤。

而保姆雷阿姨拒絕就此道歉,而是強調說這是她的育兒方式,沒有錯。

中介公司的經理也為保姆辯解,說以前的僱主都讓她按阿姨的版本找保姆。後來經過溝通,他們將中介費退回給了呂女士。

但呂阿姨仍未道歉並給僱主一個說法,呂女士表示將走法律程序。

視頻曝光之後,很多網友們認為保姆的行為並無不妥,搖晃又不會讓孩子受傷,反觀父母將孩子扔給保姆帶的育兒方式才不對。

bataO_o:阿姨的動作有明顯不耐煩,可是那點搖晃,一個小孩子別說落下什麼毛病,皮肉都不會受傷,也就是被晃的那一下難受。至於家長,夜裡不想帶孩子,全部扔給保姆,這種育兒方法不值得提倡吧。

浮誇啊小姐:視頻並沒看出什麼不妥。

會講法語舉止優雅的豬:孩子就要自己帶,別人怎麼會心疼你孩子呢!

搖晃寶寶,是咱們常見的一種哄娃方式。比如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需要哄睡的時候,很多家長會不自覺的將寶寶搖晃以圖安撫孩子。但是,搖晃嬰兒真的不會導致受傷?也不是虐待嗎?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曾指出:有一種虐待引起的頭部損傷叫:搖晃嬰兒綜合征!

大力搖晃嬰兒是一種嚴重虐待,最常見於嬰兒1歲以內。虐待引起的頭部損傷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傷害,包括失明或眼部損傷、腦損傷、脊柱損傷或耽誤正常發育。跡象或癥狀包括過度敏感、昏睡(難以清醒)、發抖(顫抖)、嘔吐、癲癇、呼吸困難、昏迷。

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反對大力搖晃嬰兒。如果你懷疑嬰兒的看護者曾搖晃或傷害嬰兒,應立刻帶嬰兒去看兒科醫生或去急診室。

然而,在我們國家搖晃綜合征並未得到大家的重視,如果我們還是覺得搖晃寶寶並沒什麼不妥,那麼請看一下以下新聞:

2018年1月,河北某醫院收治多起嬰兒腦出血的事件,均因父母或長輩搖晃嬰兒導致。

2017年10月,東莞市兒童醫院爆出一名剛出生3個月的女嬰出現了顱腦損傷,其原因竟是父母為了哄哭鬧的她安靜下來,過於用力搖晃所致。

2016年3月,台灣新北市一位新手父親,因為七個月大的女兒一直哭鬧不停,將其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致其死亡。

2015年6月,7個月大的嬰兒因在哄睡過程中被家長不斷「搖」,致使他成了「大頭娃」,檢查發現顱骨骨縫被血腫撐開約1厘米。

2014年7月香港屯門揭發懷疑虐嬰案,一名6個月大男嬰,前日飲奶時突嘔吐昏迷,送院搶救後證實腦溢血,命懸一線。警方經通宵調查拘捕涉案女保姆,或因男嬰曾遭人大力搖晃致腦部受創。

所以說,不僅僅是保姆,家長無意識的搖晃嬰兒也是一種「虐待「。


什麼是搖晃嬰兒綜合征?

搖晃綜合征,也叫搖籃綜合征。國際上,搖晃嬰兒綜合征的縮寫是SBS。這是因為嬰兒受到持續劇烈搖晃而對其腦部產生的損害。由於嬰幼兒頭部所佔比例較大,而頸部的發育又不太完全,所以當寶寶被劇烈搖晃時,懸浮在顱內的腦組織和與脊髓連接的神經會受到很嚴重的損傷,導致腦出血、腦水腫或視網膜出血。

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導致夭折。搖籃綜合征多發生在6個月到1歲的嬰兒,搖晃大一些的孩子有時也會發生,多在4歲以內。

所以,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在搖晃後出現精神不振、表情淡漠、眼神獃滯、食欲不振的情況,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患上「嬰兒搖晃綜合征」了。

在此也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新生兒是最經不起搖晃的,抱娃的時候要堅決改掉晃來晃去的壞習慣,並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不要在空中拋接寶寶。

3.不要將寶寶拋到床上。

4.不要抱著寶寶旋轉。

5.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

6.不要過度依賴搖籃,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7.不要用力拍打寶寶的背部,因為用力拍打寶寶(尤其是3個月以下)的背部也是一種搖晃,容易對引起內臟損傷和脊柱受傷,更嚴重的還可能損傷腦部。

更多育兒文章,可點擊閱覽:

春天裡狂躁的小動物惹不起!快教孩子安全親近寵物

孩子反覆咳嗽至肺炎,誘因竟是加濕器?春天保濕一定要注意這4點

孩子2大「黃金睡眠時間」別錯過!神「泌」生長激素最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為了寶寶更加健康發育,准媽媽在懷孕期間,這2件小事需要避免!
寶寶一哭就是餓了嗎?3個小妙招看寶寶是否餓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