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松江傳奇(二)——蒓鱸之思

松江傳奇(二)——蒓鱸之思

「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存古以知往。」

《水經注》卷二十九:松江自湖東北流,徑七十里,江水歧分,謂之三江口。《吳越春秋》稱: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此亦別為三江五湖,雖名稱相亂,不與《職方》同。庾仲初《揚都賦注》曰:今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也。

(酈道元時期松江流域圖,實際湖泊水系有變化,

僅作參考,下同)

松江,

發源於太湖,

東流七十里,江水分散,

分散處被稱為三江口。

越國滅吳後,

范蠡由三江口入太湖,前往齊國。

支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分作三。

這就是南北朝時期酈道元作《水經注》時松江概況。

松江流域地質

古松江作為長江最後一條支流,又靠近海岸線,幾經變遷,主要因素有:

一:上海岡身

二:造陸運動

三:治水策略

(請留意,岡身地帶分布和文化遺址分布,以及松江與黃浦江的位置)

上海岡身與沙帶

岡身是上海區域形成陸地的先決條件

約6000年前,上海地區只有外岡,馬橋至金山一線西部是陸地,東部是一片汪洋,屬於海洋生物的世界,甚至有鯨魚出沒。

圖片來源於網路

鯨魚遺骸分布

「岡身的形成」

這一線存在有大量泥沙和貝殼殘骸,

形成高出周圍陸地的海岸遺迹。

呈南北分布,東西最寬處達10里,最窄為4里。

這就是「上海岡身」。

岡身分布

唐初,地下沙帶

月浦、江灣、北蔡、周浦、下沙一線,

在岡身以東地區,發現另一條海岸遺迹——地下沙帶。

在沙帶以西的嚴橋浦發現了唐代遺址。

結合史書上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始築捍海塘記載,

可以證明這條遺迹的形成不遲於唐初。

地下沙線分布

北宋,海岸線

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修建的海塘,

位於顧路、川沙、南匯、大團、奉城一線。

到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年—1487年)加固,沿稱「里護塘」。

在這一線西側,發現了許多五代、宋、元時代的遺迹和遺物,

由此,上海地區大部分在北宋以前已經成陸。

北宋海岸線

上海岡身的分布基本和古文化遺址分布

吻合

由此產生一個疑問:

在岡身的形成中,

人類扮演了什麼角色?

宋代紹熙《雲間志》(1193年)記載:「古岡身在縣東七十里,凡三所,南屬於海,北抵松江,長一百里,入土數尺,皆螺蚌殼,世傳海中涌三浪而成,其地高阜,宜種菽麥。」這是「岡身」的最早記載,也是後來學者引用的海浪沖積說的來源。

在距今7000~6000年,當西部淺岡—沙岡一線海岸形成之時,西部上海地區已擺脫海侵影響,普遍發育成濱海湖沼低地,高墩或低丘已有人類活動,其遺迹形成上海地區最早的文化遺存馬家濱文化。

其後至3000年前,湖沼逐漸排干,平原擴展,人類活動從低丘高墩移向平原,形成岡身地帶及其以西地區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留下大量遺址,遺址的年代與岡身地帶C14測年完全吻合。《上海通志》

造陸運動

有了岡身的基礎,長三角開始了快速的造陸運動。

上海地區造陸運動有兩個特點:

第一:基本和岡身平行

第二:有明顯的穩定期和快速增長期

由此看出:

距今2000多年前,長江口向海推進速度非常緩慢,仍然在江蘇鎮江-揚州之間。

最近2000年,海岸線推進速度迅速增加,一個世紀的增加量就大於原來一千年的變數。

那麼,

由穩定到快速推進的原因是什麼?

主流觀點是長江含沙量的變化。

而含沙量變化的背後則是人類活動

一:鐵器時代的來臨

二:水利工程的改造

中國鐵器時代開始普及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後期。長江流域的土地被大規模開發,這2000年比過去5000年沉積的還多。到了最近1000年,沉積速度越來越快。

「自漢唐以來,主要是構築長江中下游兩岸大堤,以御長江洪水泛濫。隨著長江中下游兩岸堤防體系的日趨完善,長江中下遊河段的主要功能,也由塑造兩岸泛濫平原,轉變為向河口輸水輸沙,導致長江河口出現大量泥沙淤積與快速向海推進。」

整個長江流域面積180.7萬平方公里,上圖黃色部分為沉積區,整條長江有三個沉積區,上游的川西平原,中下游的兩湖平原,以及長江下游平原,其它區域皆為侵蝕區。

從地質上說,長三角總體趨勢是下沉,如果不是上游來沙填補,上海將沉入海底。但由於上游不斷地水土流失,長江口的造陸效應壓倒了下沉,最終形成了富饒的長江三角洲。

松江流域開發

長江三角洲的造陸效應為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空間,而人類也不斷對這片土地進行改造,尤其是水利工程。

松江最早也最有爭議的水利工程是大禹治水。

《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彭蠡既瀦,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底定。草夭木喬,厥土途泥。」

大禹治水,導三江入海,太湖地區洪水疏解,土地重新得以開發利用,草木茂盛,人們開始安居。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震澤指太湖,而三江是否就是以松江為主,婁江,東江為輔的松江三江?

(婁江與東江為松江支流,並非獨立成江。宋代山海經地圖三江為南京後長江一分為三入海,揚州位置相當於三江口。其餘三江的說法有岷江三江,江漢三江,洞庭湖三江等等)

大禹治水約在4000千年前,《尚書》成書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即2500年前。而松江三江最早出現於東晉顧夷《吳地記》(顧夷雖把松江三江和大禹治水聯繫起來,卻同時抱有存疑態度),距今約1600年。酈道元《水經注》成書於北魏時期,距今約1500年,可謂同時期,均未稱松江三江為禹貢三江。

《尚書?禹貢》釋文引顧夷《吳地記》以松江、婁江、東江(己堙塞)為三 江。《國語?越語》上「三江環之」注以吳江、錢塘江、浦陽江為三江。

東晉庚仲初在《揚都賦》注中說:「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也。」我認為此處應理解成分作三,不應理解成是三江,即婁江和東江是松江的支流,表示位置和主次關係。

真正把松江三江和禹貢三江等同起來是在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宋朝以後松江三江等同禹貢三江廣泛見於記載,見《從三江口到三江:婁江與東江的附會及其影響》。

儘管如此,歷史上關於三江的爭議卻一直持續。即使近代考據極為嚴謹的《水經註疏》也發出「此段紛紛之論,真燕說也」的感慨。

為何產生三江的爭議?

三江的爭議主要產生於唐宋以後,由於歷次人口南遷,太湖流域充分開發,南方政治經濟地位上升,需要文化背景的支撐,來源於西周分封的吳文化不足以與北方文化相抗衡,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支撐,而五帝之一的大禹就是最好的選擇。雖有爭議,客觀上促進了對文化的共同認知。

現在來看,

關於三江大致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松江三江不存在

二,松江三江就是禹貢三江

三,松江三江曾經存在,晚於禹貢三江

(我個人持第三種觀點,認為三江是三江口,但不否認婁江與東江的存在,這個存在時期應該在大禹治水後和唐宋前。)

儘管三江爭議不斷,

但是在治水上,

導三江入卻是松江治水的主旋律。

明白了這一點

也便理解後面的治水策略。

唐宋之前松江開發

綜觀松江治理,以唐宋時期為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唐宋之前,松江以太湖疏泄和吳地水利為主。

唐宋時期,松江流域形成,以開發利用為主。

唐宋之後,松江三江淤塞,以治理和規整為主。

《水經注》成書時期,上海的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春秋時期先屬吳,吳滅歸越,越滅屬楚。

春秋時期,伍子胥在金山附近鑿「胥浦」,匯納上游眾流,東泄出海。

西漢及以前,松江府地區「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

東漢末年,部分中原士族南遷,經濟發展。

三國時期,築金山咸潮塘,以御海潮。

東晉咸和年間,在吳淞江入海口築滬瀆壘,隆安五年(401年)後漸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上海地區海岸線離開岡身向東推進。大批中原人口避亂南遷,棲居地廣人稀的上海地區,充當世族豪強的佃客、部曲。陸氏等望門大族,「童僕成軍,閉門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富甲一地。

可見,在這一漫長的時期,上海地區依然處於不斷成陸的過程,一切才剛剛展開。

番外篇

蒓鱸之思&華亭鶴鳴

雖然上海地區尚未成形,許多人物與故事卻逐漸流傳下來,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莫過於蒓鱸之思。

西晉人張翰為人縱放不拘,齊王司馬冏執政時期,徵召他為大司馬東曹掾。張翰不願意虛與委蛇,一日見秋風起,想到故鄉吳郡的菰菜、蒓羹、鱸魚膾,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怎麼能夠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於是棄官還鄉。

《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松江四腮鱸魚

關於松江鱸魚的傳說,除了張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曹操。有兩種說法,一說模仿征吳戰書,今治水軍八十萬,方於將軍會獵於吳,一嘗松鱸。應為附會之說。

另一說則見於《三國演義》和《後漢書左慈傳》,曹操宴會賓客,左慈做法,由銅盤中釣出松江鱸魚供賓客使用,使得曹操動了殺心。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放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沉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余,生鮮可愛。操使目前?會之,周浹會者。《後漢書·左慈傳》

華亭鶴鳴

相比張翰的歸鄉,同時期的陸機則沒有那麼幸運。陸機是華亭侯陸遜之孫,少有才名,與弟弟陸雲合稱「二陸」。東吳被晉滅國後,陸機閉門研學,後去洛陽,先依附於趙王司馬倫,後委身於成都王司馬穎。太安二年(303年),率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大敗於七里澗,遭讒遇害,被夷三族。臨刑時,陸機感嘆:「華亭的鶴鳴聲,哪能再聽到呢?」

陸遜

如果說上海地區影響最大,傳承最遠的世家,非陸氏家族莫屬。陸氏承於陸賈,三國時期陸遜封華亭侯,此後以現在松江區為主要居住地,是這一地區最早也是最大的世家,其後代人才輩出,對松江流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陸氏家族的出現標誌著上海地區正式從吳地文化開始分離,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化特點。

這種文化特點的獨特性在於兼有陸地性和近海性,不同於純粹的成熟海岸地區,上海地區是在一片逐漸生長的陸地上開發出來的,背靠富饒的太湖,又是長江的出海口,所以既有地域性和依賴性,又兼具開放性。

水經傳奇,感謝關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卜居 的精彩文章:

TAG: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