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也說說金融民工的那些事

也說說金融民工的那些事

曾經緣起時以為可以搞出來個電台,後來明白我們都已非昨日少年。興起時寫的稿子棄之可惜,不妨放上來當個紀念。人之情感瞬息萬變,現在再讀又有全新的心境,此篇,就當做那時的印記吧。可能有些東西寫的還是有些暴露,希望不該看見的人不會看見。

那是一個聽起來很不錯的金融單位,嗯,俗稱銀行,編主在裡面坐台。從她坐台第一年起就在網路上看到各種關於三尺櫃檯的段子。煽情的、流水的、自嘲的、嘲諷的,還有試圖認真解釋到後來笑中帶淚的。她覺得這些人挺有勇氣的,畢竟這是個沒有隱私的時代,只要想,單位隨時可以知道你下了碗心靈毒湯。所以她忍,忍著忍著也就覺得沒什麼了,忍著忍著也就從經受者變成了旁觀者。但是當現在有了一個比較曲折的吐槽途徑時,她還是願意給大家講講從自己這個視角看出去的不一樣的坐台感受的。

第一話:不如先喝一碗溫情的雞湯。

就叫他金爺爺吧。這是一個整個網點都認識的客戶,很規律地來辦很常規的業務。編主記得他是因為他總是在辦完業務之後笑眯眯地拿出幾百塊錢讓櫃員幫他換零錢,然後感謝離去。編主曾經覺得他長得慈祥,是那種很完美的爺爺的長相,看到他就會覺得心裡暖暖的。後來有一次隔著幾個壁的櫃檯有客戶在吵鬧,編主好奇地用耳朵圍觀,竟然是金爺爺,吵鬧到主管親自出去解決。主管把人帶到了貴賓區的沙發上,讓爺爺傾訴。編主聽不清全部的話語,只是覺得那天的金爺爺神情很惶恐,整個人好像也縮水了好幾號,都不像證件照上那麼慈祥了,編主突然覺得很難過。

後來主管說,金爺爺的老伴去世了,剛料理完後事,來辦業務,精神有點恍惚,所以對單據上顯示的定期存款轉存方式有些理解不過來,就質疑了起來。結局當然是和平完美地解決了客戶吵鬧事件,可是那一天後來的時間編主的心都有些難受,她想,她可能不會再看到那個證件照上很完美的慈祥的爺爺了。她甚至在想,也許剛才吵起來以後,爺爺才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是原來的色彩。

這之後金爺爺還是照常很規律地來辦很常規的業務,有個女兒經常陪伴身邊。他的話變少了,一般都是女兒敘述他要辦理的業務,他只負責認真地簽字,零錢都不怎麼換了,可能家中已經不需要他去採買東西了吧。等到冬天的時候,爺爺裹在一層層厚重而老舊的衣服里,讓人看了愈發不好受。直到那天,一個節日前夕,爺爺和女兒辦完業務要起身離開,編主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內斂含蓄衝口說出祝您節日快樂,但是居然哽咽到沒有說完。那一刻,編主並沒有聯想到自己年邁的或者過世的親人,也不是心酸或者心痛,她想也許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種基於尊重源於友好互相交付多時的情感累積之後的突然迸發。望著大概並沒有聽到自己真情流露的金爺爺父女,和周圍一切如常的世界,編主覺得自己的心柔軟得像一團棉花,她甚至想跪下對著隨便什麼神佛祈求,至少在自己在這裡的每一天,金爺爺都要好好的。

後來編主如願了。沒過多久她就被調走,只要她不打聽,金爺爺就永遠是那個雖然老朽但一直存在的形象。她會記得這樣一份感情,在她乾涸的情感之海中不熄不滅。

第二話:想要毒雞湯肯定有。

說到坐台,你肯定不能指望你接的客都是大善人。窗口行業是各類人士發泄情感的好地方,其實我們是弱勢群體。在編主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一個客戶因為編主在她的存單上蓋的章色澤過於飽滿,其實也就是印台剛滴了油沒有掌握好力道,而對編主破口大罵。從祖宗八代到企業建設,從儀容儀錶到靈魂深處,揚言編主應該回爐重造,還要編主把身份證給她看。當時編主羞憤地直發抖,堅持到客戶轉身眼淚就再也止不住地嘩嘩流。這種事情還不好跟家人說,足足憂鬱了好幾天才算過去。當時同事們都安慰編主,說的都是什麼不要和這種人一般見識之類蒼白的話語,編主覺得怎麼可能不難過,她在污衊詆毀我啊,編主知道自己不能在言語上辯駁,所以才更難受。

時過境遷,幾年之後,編主又以旁觀者的角度圍觀了一個暴躁的客戶。由於對國家外匯匯款政策的不理解不認同,客戶大發雷霆。一直以暴躁的語氣辱罵銀行及監管當局,說的最多的依然是諸如銀行里的人都是混吃等死的、你們都是花錢進來的、你們就知道自己不犯錯誤完全不知道為客戶著想、都是一群狗腿子、制定政策的都是腦袋進水的,完全沒有邏輯性可言等等。還鄙夷地喊出不服來辯這種非常降低語言嚴肅性的話。說實話,這位客戶話語的辱人程度放到當年編主肯定就淚奔了,可是經過幾年的戲劇生活顯然編主已經刀槍不入。努力控制的只有笑意,尤其是在客戶同意匯款金額控制在政策內然後扣款的時候卻發現餘額不足以後,編主內心的小人狂笑到跺腳,面部還要保持優雅的平靜。你覺得這是個喜劇嗎?面對極端情況還能含笑以對,看似成功,但是用幸災樂禍來形容也不為過,編主的心理大概已經有了扭曲。總結下來,這些年編主的成長用一句話來概括是哀莫大於心死。面對各種合理的無理的責罵,完全不能還口,就算是最徹底的污衊也沒有人會為你伸張正義,客戶說銀行完全不為客戶著想,可是編主想說銀行也完全沒有為他的員工著想過啊。張嘴即是錯,沒有一點自己的尊嚴,坐在客戶的椅子上,他天生就擁有了豁免權。也許你正在就某一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原則問題苦口婆心地勸慰客戶,這個時候領導過來野蠻粗暴地帶著張牙舞爪的客戶繞過了敏感點,那一刻你會發現,自己對於工作上的堅持是多麼的可笑。生活在這樣一個不能擁有自我原則人性被深度剖析的世界裡,你能更清晰地看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規則,什麼是不辨是非,而如自己這般凡夫俗子只能每天經受著三觀被凌遲的痛楚,卻完全無能為力。可能是潛意識裡為了逃避被傷害,編主無意中練就了一身各種刺激點與常人完美避開完全不同的絕技,所以現在很多時候編主可以做到面對客戶憤怒的咆哮很真誠地展現出一臉茫然。感官遲鈍了以後,除了不屑就是無視,就會覺得這世上再沒什麼承受不了的,所以感動才來得更加珍貴。所以說,編主會感動於自己對金爺爺的情感,會珍惜自己在這世上每一次心靈的觸動。她看見一棵樹的生長,看見一條河的流淌,看見一滴甘露的凝結,或者看見清晨早點攤前的忙碌,看見與她擦肩而過步履匆匆的行人,看見相牽的手,看見相偎的肩,感受微風,感受驕陽,人世間所有經歷,無關你我,只有最純粹的,公正的存在,才能喚出編主那顆其實敏感又細膩的心。

第三話:每天喝的最多的就是煲過了火候的怪味雞湯。

其實不管是不是毒雞湯,你還是能夠理解客戶如此爆發的點在哪裡,然而實際上真正讓你每天都懷疑人生的還是那些怪味雞湯。

比如櫃檯十大未解之謎之一的父母給孩子取款問題。每一天,銀行里都有無數的父母拿著孩子的公積金卡工資卡醫保卡等等來取款,一般還都是全部取出。據編主觀察這裡的孩子一般以70後80初為主,根據詢問一般取出來的錢大多數都是再替孩子存到別的銀行。編主不能理解為什麼你不能來簽約一個電子渠道自己愛怎麼轉怎麼轉啊,天天麻煩老父老母干這種侮辱你收入的事情你真的好意思么。再比如櫃檯十大未解之謎之一的密碼掛失。那種剛開了卡眨了個眼就把密碼忘了或者因為幾個月沒用卡就忘了密碼的人編主除了真心建議開卡需要智商准入之外也就不說什麼了,其實編主最不能理解的是公積金卡的密碼掛失。從07,08年開始大多數單位開始給員工辦理公積金卡,卡制好以後大多數卡隨同密碼信封一起裝在一個信封里一同發給員工,大多數的員工經過漫長的工作年限之後準備買房或者退休,這個時候大多數的員工發現自己的密碼信封在漫長的歲月里被自己隨意地遺棄了,而且大部分人的理由是覺得密碼信封沒用就扔了,無辜而理直氣壯。編主就想問問你怎麼就不覺得卡沒用呢,你怎麼就不覺得取錢需要密碼呢,你怎麼就不覺得自己不知道密碼呢。當然也有把公積金卡當過期的購物卡扔了的,可這畢竟是少數。編主就想問一般人看到卡和密碼信封在一起真的不覺得他們之間存在對應關係,就算不趕緊去銀行改個密碼也要把無碳列印的密碼用筆在哪裡記錄一下才安心嗎,要知道拿著里三層外三層看上去保存完好但內里一片模糊的密碼信封想要來取錢的人也不在少數。除此之外像什麼雖然你一無所知其實你名下有公積金卡並且已經被你們單位領走了只是你們單位懶得給你找或者給你扔了啊,沒卡沒密碼無卡想銷卡啊,非本人給老公老婆親朋好友改電話啊密碼啊甚至姓名證件號啊,路過這裡一時興起要死要活要取個百八十萬啊,為了給你湊個整數好像很貼心地為你設計了空存空取的業務流程啊什麼的,還是可以試著稍微交流一下的。每當這個時候,費勁唇舌扭轉了一個客戶的錯誤思維以後心裡滿滿的都是普渡眾生的光榮與自豪,感覺自己在發光。

銀行是座圍城,人入其間,冷暖自知。正如旁人以為的坐在那裡數數錢,其實是不掙錢甚至辦一筆虧一筆的業務;旁人以為他的想法很合理動動嘴櫃員就能通融的業務,其實是制度上決不能逾越的紅線,儘管我們也不一定都能說清楚為什麼;旁人以為的銀行員工就是營業網點裡能看到的客戶經理和櫃員,其實這只是銀行里最底層的崗位甚至有的已經外包出去了;旁人以為至少一個銀行里各部門都是可以互相溝通一起解決問題的,其實很多真正處理問題的部門都是只接受系統提交而拒絕接聽的;旁人可能還以為銀行壟斷高福利,其實壟斷早已明日黃花福利可能也只有一些商業銀行保留;旁人以為你辦事利落善解客意人很好,其實領導喜歡的可能是說話含糊善度君意能為組織者掙到錢的人;旁人口口聲聲說銀行太強勢,其實你高興了不高興了無聊了一個投訴我們就能給你跪在地上裝孫子所有不涉及到原則性甚至只是系統強制性的問題都可以你怎麼高興我們怎麼辦。。所以編主珍惜每一位對自己說謝謝的客戶、編主珍惜每一位說話輕聲細語辦事乾淨利落能夠接下自己的營銷的客戶、編主珍惜每一刻窗戶內外的和諧、編主珍惜每一個安靜結束的日子。誠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鬥角,人與人之間總是有點彎彎繞繞,可是編主喜歡甚至迷戀那種為人民服務的感覺。拋開效益、AUM值、股東權益最大化,編主喜歡看客戶達成目的後的輕鬆,解決問題後的欣喜,編主甚至喜歡看客戶破口大罵,驚慌失態,最後還不得不臣服於各種規章制度之下的不忿。人性百態,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東西。每一天,各種各樣的人性在這裡碰撞,結出各種各樣的火花,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斑斕的痕迹。不要嘲笑我為什麼不離開、不要鄙視我如螻蟻一般的人生、不要訝異這日趨機械化的工作,糾纏於制度和規則中的坐台女只是一個符號,實際上這裡有一枚人性的放大鏡,這裡也有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樂趣,我還是捨不得這實際上有趣的工作,有趣的世界。我會坐在這裡,繼續觀察這個世界的樣貌。我會利用這裡的淬鍊,放開全部的自己去體會這豐富的世界。

名為介紹實為吐槽最後非要強行升華的本文聊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感謝各位耐心的閱讀,我們下次爭取多點正能量。

少年中國說

 經典詠流傳 第7期

張傑 

00:00/03: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