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商務部副研究員:關於中國關稅稅率問題的幾點澄清

商務部副研究員:關於中國關稅稅率問題的幾點澄清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彭波?】

北京時間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限制措施。這一舉動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反響,尤其在中美兩國國內引起了普遍的關注,社會各界對此議論紛紛。

在這些分析議論當中,有些具有極大的價值,但也有很多錯誤。例如在關稅稅率問題上,就存在一些重要的誤解是需要澄清的。

一、關稅跟一國發展程度緊密相關

特朗普指責中國關稅過高,這一指責也得到諸多國人的贊同,很多人直覺地認為關稅越低越好,最好是降到零,讓自己可以更加便宜地購買外國商品。但是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關稅並非越低越好!

關稅的高低跟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發展階段存在密切的關係。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李斯特就認為,在一國工業體系比較弱小的時候,應該實行高關稅,而當其工業體系已經發展強大之後,就應該降低關稅。對於本國產業的弱小部分應該實行高關稅,而對本國產業強大的部分則應該降低關稅。

很多貿易強國,如英國、德國和美國,在其發展的早期,都堅定地執行高關稅政策。在各大國當中,英國最早有意識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產業。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被認為是英國第一位有意致力於發展本國羊毛紡織業的君主,他只穿英國的紡織品,還禁止進口羊毛紡織品,建立了英國強大的羊毛紡織業。德國自1834年開始建立「關稅同盟」,保護本國的工業,在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推動德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轉變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國。

德國已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國(圖/視覺中國)

美國在高關稅方面表現最為突出。從建國到20世紀初,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堅定地執行了100多年,長期將關稅稅率保持在40%以上。1828年,國會通過的關稅法把平均關稅率提高到45%,《1890年麥金萊關稅法》進一步把平均進口稅率由38%提高到50%。

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執行高關稅政策,美國還堅定地打了一場被美國史學家稱之為史上最殘酷的內戰,在戰爭中傷亡的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5%,其中南方的青壯年男子傷亡高達三分之一。按人口比例,相當於中國在解放戰爭中傷亡2500萬,而實際上在解放戰爭中傷亡人數大約是380萬,遠低美國內戰中的傷亡比率。為了打擊南方的意志,北方軍隊在南方實行了「三光政策」,「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導致戰後美國南方几乎完被夷為平地。

正是通過這樣殘酷的內戰,保證了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執行,和美國工業體系的發展。1897-1901 年任美國總統的威廉·麥金利承認:「我們成了世界第一大農業國;我們成了世界第一大礦產國;我們也成了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這一切都緣於我們堅持了幾十年的關稅保護政策。」

很多中國人希望降低關稅,但是他們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收入來自於國內的工業,每個人都購買外國商品,自己生產的東西又賣給誰?假如中國的工業體系崩潰,自己收入從何而來?又拿什麼去購買外國商品呢?

二、中國的關稅水平總體上並不高

特朗普在講話中拿中美汽車進口關稅作比較。他說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是2%,而中國的汽車進口關稅是25%,成功地給世人傳遞出一種中國關稅高於美國10倍的印象。但是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是一種選擇性的表達,與事實相差很遠,具有極強的誤導性。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對世界承諾的約束關稅是10%,到2010年實際關稅已經降到9.8%,實現了我們對WTO所有成員的承諾。這個數據不但得到了WTO的承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指出存在錯誤不實之處。

這一水平不僅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金磚國家中也是比較低的。如果再考慮到貿易結構的因素,中國的實際貿易加權平均稅率只有4.4%,不僅低於其他金磚國家,也接近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的總體水平是2.4%,歐盟是3%,澳大利亞是4%。近幾年,中國政府為了進一步鼓勵進口,又先後四次對部分商品降低進口關稅,其中2015年涉及749項商品,2016年涉及787項商品。這些也是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

不同國家產業結構及資源稟賦不同,所以不同產品的進口關稅各有高低。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在其需要保護的產業領域,關稅比中國高得多。比如乳製品,日本的平均關稅是95%,歐盟是37%,美國是16%,而中國只有12%;另外,美國的卡車關稅是25%,中國則只有20%;美國的襯衫關稅平均30%左右,中國只有15%左右,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

根據上述分析,中國當前對進口汽車設定的關稅為25%,這是與中國當前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並無不妥。當然,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汽車的進口稅率也必然不斷下降。

因此,中國總體上的關稅稅率並不高,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中國工業實力的不斷提升還在不斷降低,特朗普指責中國關稅過高的說法是以偏概全的,是不準確的,是嚴重誤導大眾的。

三、關於貿易對等

特朗普反覆強調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當中處於不利的地位,說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是2%,而中國的是25%,這是對美國的不公平,要求中美之間實現貿易條件對等(reciprocal)。這個提法也迷惑了很多人。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貿易條件上的完全對等。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協議,無非是用自己之強,交換自己之不足。在優勢產業方面作出一定的讓步,同時在劣勢產業方面適當加以保護。

中國在加入WTO的時候,與美國進行了艱苦的談判,美國提出的交易是以工業換農業,允許中國工業製成品出口美國,同時進口美國的農產品。這個要求的背景是在當前世界各國,如歐洲、日本、韓國和美國,都是對農產品市場進行高度保護。美國在要求中國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的同時,並沒有對中國,也沒有對其他國家開放農產品市場。美國在指責中國搞補貼的時候,從來都不提美國自身對於農業的補貼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

美國農業資料圖(圖/視覺中國)

按照美國的如意算盤,中國加入WTO之後,工業不可能競爭得過美國,如果中國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市場,而工業又競爭不過美國,美國就可以兩頭受益。但是美國沒有想到,甚至中國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工業體系居然增長這麼快,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在總量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於是美國發現自己吃了虧。

現在,美國在指責中國,很多中國人也在跟隨指責中國。但是,他們有沒有考慮過,加入WTO,中國的農業和農民是受到了損害的?特朗普為什麼不要求與中國在農產品的貿易方面也實行對等呢?

特朗普還有一個故意不提的的是: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為2%,與此同時,日本的汽車關稅則為零,這是因為日本的汽車生產體系最有效率,他國無法競爭。甚至在日本把汽車進口關稅降到零的時候,美國的汽車工業還是無法競爭,不得不強行要求日本必須對汽車出口美國進行自動限制,不得超過一定數量。特朗普也故意不提的是:美國對卡車進口徵收的關稅是25%,也相當高。特朗普為什麼不跟日本在汽車貿易當中也實行對等呢?

因此,特朗普指責中美貿易不對等的說法,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四、總結

一國實現產業體系的升級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一定的貿易保護是必要的。當然,有貿易保護未必一定會成長,但是不保護必定不能成功。所以,在當前的發展階段,中國採取一定的關稅手段對自己的產業進行適當的保護,是理所當然的,也是非常合理的。

其實,當前世界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或多或少對自己的某些領域進行保護,他們採用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並不比中國少。因此,特朗普對中國的指責是沒有道理,也是應該澄清的。

當然,隨著一國產業的成長,的確需要逐漸降低關稅,促進國與國之間產業更加緊密的聯繫與合作。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加入世貿以來,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不斷提升,關稅稅率持續下降,也得到了世界普遍的認可。但是,這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對此,國人既需要有清醒的認識,更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與定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你遇到過什麼奇葩相親對象?來看看網友的相親車禍現場

TAG:觀察者網 |